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通过创新和招商把客家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 梅州:打造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坐落在世界客都梅州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第四届中国梅州(国际)客家山歌文化节将于12月17日至19日在梅城举行,与此同时,中国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也将正式在梅州挂牌,这是广东第一个、全国第五个国家级的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对于“世界客都”梅州来说,这也是继中国客家博物馆落户之后的又一块国字号的“金字
梅县俊诚客家迎战梅州客家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讯 (记者张少邦)中乙联赛客家德比的赛事明日下午4时在梅县曾宪梓体育场举行,梅县俊诚客家队坐镇主场迎战冲甲大热门梅州客家队。 在去年的联赛中,两队曾两次交锋,结果梅州客家一胜一平,占据上风。今年联赛扩军,两队所在的南区既有冲击力强的青年军,也有贵州智诚这样的中甲降级队,竞争非常激烈。为提升
客家凉帽曾远销东南亚
作者:刘颖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凉帽村到了,请下车。”如果你乘车到布吉街道甘坑社区,以上这一幕真有可能出现。凉帽村就位于甘坑社区,村里的居民曾经依靠编织凉帽为生,并且以此致富,只是随着社会发展,如今凉帽市场不再,年轻人们已经开始寻找其他的生计。 凉帽是深圳客家独有的民俗品,至今已有240多年的历史,凉帽制作工艺是客家独有的
客家文学院首聘10名作家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记者刘世锦)在昨日上午举行的全市文联工作会议上,10名作家从市委宣传部、市文联有关负责人手中接过聘书,成为中国客家文学院首批签约作家。 据了解,中国客家文学院是中国作协在地级市设立的第一个以族群为特征的文学院,也是全国首个打破地域概念、用文化形态命名的文学院。中国客家文学院已确定了“五个一”
林学进委员:申报设立“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作者:曾志明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林学进委员认为,文化软实力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以及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因此,他提出了申报设立“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建议。 林学进委员建议:一是成立机构,加强领导。市政 府牵头成立“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领导小组”及“客家文
下市话融客家方言而衍生发展,独具梅州古城区域文化特色 双声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壳格嘀咕美改挤姑溪小”……这一连串基于客家方言说出的话语是什么意思?经过梅江区下市话代表性传承人杨伟煊的一番解释,记者才明白,原来这是下市话,讲的是“客都梅州好”的意思。为什么简单的5个字用下市话表述要10个字?下市话是如何演变而来的?它在历史上发挥过怎样的作用?随着他的介绍,我们走进了下市话的
马来西亚芙蓉与知知港客家方言词汇研究
作者:锺慧雯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方言  词汇  马来西亚 
描述:港的客家方言已经被其他强势语言如英语、马来语、华语以及汉语方言渗透,尤以词汇最为明显。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了两地三代所出现一致性的词汇概率为30%,三代之间的客家方言词汇消亡率则分别为3%和10%。两地
传承创新客家文化,着力建设文化强市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廖思恭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而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文化体制改革放在经济社会改革全局中统筹谋划,有助于我们跳出文化看文化,增强大局观念和战
连岳专栏 最标准的口音
作者:暂无 期号:第15期 来源:城市画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的客家话,听得懂从客家话向闽南话过渡的龙岩话,听得懂闽南话,在广州两年听懂了基本的粤语,任何一种方言,都有其不可替代的美妙之处,而方言消失就不会凭空再现了。我没有语言天赋,有的人愿意学,可能一辈子能学许多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