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报纸>南方日报>  通过创新和招商把客家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 梅州:打造

通过创新和招商把客家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 梅州:打造

作者: 出版日期:暂无 点击数:24

【地址】 地址1 地址2

【版次】A12版:专题

【入库时间】20110308

【全文挂接】

【全文】

坐落在世界客都梅州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第四届中国梅州(国际)客家山歌文化节将于12月17日至19日在梅城举行,与此同时,中国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也将正式在梅州挂牌,这是广东第一个、全国第五个国家级的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对于“世界客都”梅州来说,这也是继中国客家博物馆落户之后的又一块国字号的“金字招牌”。

这是一个崭新的开始。如何把这块金字招牌擦亮,让梅州的客家文化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推手?在广东建设文化强省的背景下,梅州即将出台的《梅州市建设文化强市规划纲要(2011-2020年)》中,对梅州客家文化保护和利用的思路已经明晰:对各种文化遗产进行整体性保护,培育发展特色客家文化产业……

在今年11月中旬举行的梅州市文化建设工作会议上,梅州市委书记李嘉强调,要突出打造文化产业,通过创新和招商,把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通过扶持优化重点文化企业、规划兴建重点文化园区,盘活世界客都这一系统性的文化资源,培育壮大重点文化产业,使之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增长极,努力把梅州建设成为“客家文化产业城”。

精神溯源

客家话、围龙屋,客家文化的“根”

“筚路桃弧辗转迁,南来远过一千年;方言足证中原韵,礼俗犹存五代前。”这是黄遵宪对于客家民系的诗意描述。历经五次大迁徙,客家话始终是维系客家人文化认同感的纽带,被客家人亲切地称为“阿姆(母亲)话”。

梅州是客家方言最纯正、也是我国唯一全境使用客家话的地级市,生长在这里的人们从小就对客家话有着浓厚的感情。“客家人有一句话,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所以在国外那么多年,客家话不敢忘。”年过花甲的张先生已侨居美国多年,但每次回梅州,一口纯正流利的客家话还是让在场的年轻人惊讶。

据悉,目前全球大约有1亿多客家人分布在世界各个角落,有人说,“有阳光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客家人无论身居何处,始终心怀故土,恋祖爱乡。据统计,梅州旅外华侨和港澳台同胞达330多万人,他们不仅在世界各地奋勇开拓,锐意进取,创办实业,而且始终爱国爱乡、造福桑梓,其中的典范如曾宪梓、田家炳等,他们为祖国和家乡的公益事业捐资均超过10亿元。

著名民族学家吴永章认为,客家人的传统宗族社会牢固,宗族观念较强烈,这与客家人南迁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迁徙途中颠沛流离的生活需要以家族为单位互相照应,要应付定居下来的种种“欺生”现象,一个家族必须是一个坚强的保卫自己的堡垒。如此种种,造就了客家人血液中与生俱来的“宗族情结”。

事实上,这种数世同堂、大家庭式的生活模式仍在梅州延续。在梅县南口镇侨乡村,31座清末民初兴建的百年围龙屋散落各处。记者来到建于1904年的“南华又庐”,这座“十厅九井”的围龙屋是目前梅州保存最完好的古民居之一,状似盘龙,前面是半月形池塘,后面是形如雀屏的半月形,游龙团裹的是殿堂式堂屋,由于建造者是南洋华侨,雕梁画栋装饰之间又有着一丝西洋味道。“世界著名量子化学家潘毓刚也是潘氏的子孙,他还专程回这儿祭祖。”“南华又庐”主人潘伦启指着墙上他与潘毓刚的合影说道。“每到春节这些传统节日时,很多族裔会回来看看。”潘伦启说,无论走到哪里,围龙屋始终是客家人的根。

无论是客家话还是围龙屋,对于故土和宗族的眷恋构成了客家文化最重要的文化符号。正是因为这种文化上强烈的归属感,举办了二十三届的世界客属恳亲大会才能吸引众多客家人参与,成为国际上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华人盛会之一,而去年梅州举办的首届世界客商大会就吸引了1000多名来自全球各地的客商参加。

文化传承

唱山歌、观汉剧,客家文化看得见听得到

梅州客家文化源远流长,渗入这座城市的砖墙瓦隙中,经千年风云变幻,遂积淀成梅州厚重的文化底蕴。对于每个生长于斯的客家人来说,这种文化的力量是不言而喻的,似早已融入他们的血液之中,与衣食住行息息相关。但对于梅州而言,如何让这笔丰富的文化财富在现代社会中永不褪色,如何将“文化名城”“世界客都”的风韵直观展示给南来北往的人们,却又是更高层次的命题。

近年来,梅州投入近15亿元,建成中国客家博物馆、叶剑英纪念园、客家艺术中心、市山歌剧团、广东汉剧院等一批标志性文化工程,对客家围龙屋和古村落进行重点保护;连续举办三届中国客家山歌旅游节;成立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建成广东省客家文化研究基地……这些项目都成为梅州文化对外展示的窗口。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梅州客家文化的传播平台已经搭建,然而,要擦亮“世界客都”的金字招牌,更重要的是给整座城市注入“活的灵魂”。梅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梅州客家山歌、广东汉乐、火龙舞、席狮舞、广东汉剧、五华提线木偶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更是客家文化的杰出代表。让这些古老的传统艺术不仅存在于博物馆的史料记录和老一辈人的儿时记忆中,更成为这个城市生活的一部分,让它能看得见摸得着,焕发新的生机,才是“文化名城”题中之义。

“我们正准备从1000多台传统汉剧中进行筛选后复拍,每年复拍5台,免费给市民观看,送进校园、社区和园区,希望能培植年轻的观众群。”广东汉剧院副院长徐青说,他们希望通过免费的方式唤起人们对这门古老剧种的兴趣。梅州市山歌剧团则用另一种方式诠释着传统,虽然剧团演的大多是现代戏,但剧团有意识地将客家文化的符号,如语言、服饰、民居等元素融入作品中,用“新瓶”装“旧酒”。

梅州市山歌剧团团长丘胜发认为,山歌剧如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人才是先决条件。在这一点上,梅州走在了前列,从政府层面给予了规划和保障。在即将出台的《梅州市建设文化强市规划纲要(2011-2020)》中,明确提出实施客家山歌手和客家山歌创作培训“双工程”,培育客家山歌演唱和创作人才,并从2010年起,市财政每年安排200万元,用于人才培养、戏剧研究、艺术创作等支出。

文化开发

雁南飞、客天下,文化优势化为经济优势

一望无际的茶田,浓郁客家风情的建筑,精致的客家菜……这是多数游客对于梅州雁南飞茶田度假村的第一印象。“我去过的名山大川不少,但雁南飞有种独特的闲散恬淡的气质。”在潮州工作的李先生几乎每到周末就去雁南飞度假。

短短十几年间,雁南飞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变成了人头攒动的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惊艳行业内,被称为“雁南飞现象”。论风光旖旎,雁南飞或许比不上云南的山清水秀;论奇绝险峻,雁南飞或许比不上黄山的刺激惊险,但为何雁南飞能够成为一种现象?

答案藏在那些摇曳生姿的客家服饰中,藏在那些古朴大气的围龙屋建筑中,藏在那些高亢清亮的客家山歌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人们对于世外桃源的想象不仅源于秀丽的风光,更来源于一种心灵的荡涤。于是,雁南飞以其悠远深长的文化意味吸引了来自各地的游客。

如今,似雁南飞一般打造“文化+旅游”的模式已在梅州推广开,30亿打造的“客天下”更是以全国首个旅游产业园的姿态亮相。其中,洋洋万言的《客家赋》、反映昔日客家墟日民俗风情的《客家墟日图》从历史层面描绘出客家文化的流变,带领游客感受岭南千年的时光交错,岁月变迁。这些将文化与旅游结合起来的新景点,在为梅州增添亮丽文化名片的同时,也实现了梅州从文化优势到经济优势的转化,最明显的变化是,2009年,全市实现旅游接待总人数55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4.5亿元,比2003年分别增长了176%和177%。

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挂牌对于梅州来说,无疑是一个崭新的开始。文化资源更加丰富,如何有效利用这些文化资源拉动经济发展,实现“绿色经济崛起”的目标?对此,嘉应学院客家研究所副所长肖文评认为,目前梅州最薄弱的是文化创意产业。他在考察台湾的客家文化创意产业后发现,台湾将客家文化产品化、商品化的程度远远高于梅州,如客家的擂茶,因其制作工艺复杂,通常只有做客时才能喝到。但台湾人却把擂茶做成了小袋包装的纪念品,让游客可以带回家。这样一个小小的改变,就让台湾擂茶的名号打响了,“现在在网上搜索,很多关于擂茶的介绍都会写源自台湾。”

在最近召开的梅州市文化工作会议上,梅州市委书记李嘉强调,“要依托客家文化资源,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科学规划文化产业发展,突出客家文化元素发展文化创意业,培育新一代网络游戏、数字电视、新型媒体终端等高增长性战略产业。”同时,李嘉认为,“梅州要打造文化产业,一是要创新,二是要招商,要招有创意的人才,招市场运作的高手团队,招文化产业做得好的实力派。”

记者观察

文化软实力

提升经济竞争力

地处粤东北山区的梅州,是全球客家人最大的聚集地和衍播海外的出发地,千百年来成就了具有深刻历史内涵又富有时代元素的客家文化,是世界客都、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在岭南文化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如何依托富有底蕴的客家文化支撑梅州绿色的经济崛起,是人们关注的一个问题。

近年来,梅州坚持弘扬客家文化为重点,致力打造世界客都品牌。投入近15亿元,建成中国客家博物馆、叶剑英纪念园、客家艺术中心、广东汉剧院等一批标志性文化工程。着力创建中国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对10大类196个“非遗”项目进行整体性保护,启动客家围龙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今年5月,国家文化部批准设立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连续举办三届中国客家山歌旅游节,展示客家文化艺术。与省旅游局共建“客家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区”,依托古镇、古村、古建筑和历史名人、华侨名人、文化名人故居开发旅游,建成三河镇、百侯镇、茶山村等乡村旅游新热点,以及黄遵宪纪念馆、丘逢甲故居、张弼士故居等旅游景区。同时,将客家文化元素注入旅游项目建设,获得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广东最受欢迎自驾游目的地、“选美广东我最喜爱的城市”等荣誉,来梅州旅游观光的海内外游客每年递增50万人以上,全市去年旅游总收入54.5亿元,比2003年分别增长了177%,实现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软实力”与“硬实力”同步提升。

今年7月,省委十届七次全会吹响了建设文化强省的号角。在这一大背景之下,梅州专题召开全市文化工作会议,审议《梅州市建设文化强市规划纲要(2011-2020年)》、《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提出要从更高的层次谋划文化梅州发展战略,以更大的力度推动文化名城建设,进一步推进梅州文化建设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尤其是乘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落户的东风,梅州采取保护、建设、展示、创新并举的措施,启动“客家山歌手培养战略工程、客家山歌创作战略工程”,建立“双工程”培训基地,突出打造文化产业,扶持文化重点企业,规划兴建重点文化园区,大力扶持发展梅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客天下旅游产业园、林风眠文化艺术产业园、千佛塔文化旅游产业园、麓湖山国家级文化产业园等重点文化产业园区。目标就是要培育和发展一批文化优势产业集群,加快实现文化产业的集约化发展,努力把梅州建设成为客家文化产业城、全球客家人的心灵家园。

可以说,加快推进文化建设,促进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为梅州绿色的经济崛起注入了新的活力。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