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蛙声一片啖土鸡香飘陋巷十八载
-
作者:符芳晓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咸菜猪血煲。
清炖土鸡,鲜香。
客家焖猪肉,吃起来口感好又不油腻。
有那么一种餐馆,门面不显露,食客们需打听“你推荐的馆子开车怎么走”,并通过G P S定位才能找到。虽不好找,但好吃的食客仍乐此不疲地转动方向盘,朝着美味奔去。标记饭店,就是这一种。它位于城中村,从市区三环出发,经老
-
“客家之歌”乘“台”风传遍世界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图为龙岩汉剧团参演的客家婚庆民俗舞蹈《客家喜事》
何 吟 文/图
8月20日,当飞机降落在台湾桃园国际机场,我们心头的一块石头才落了地——我们终于抢在台风“谭美”登岛前顺利登岛了!龙岩市汉剧团一行39人,赴台参加由龙岩市人民政府、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台湾新竹县政府、台湾中华海峡两岸
-
深圳“非遗”客家凉帽濒临失传
-
作者:马璇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张航燕现场编织客家凉帽。
深圳特区报记者 马璇 文/图
“深圳哪里能买到客家凉帽?”最近,一位从马来西亚归来的老华侨陈立明致电本报询问此事。他说大约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时,母亲曾在马来西亚买到过深圳生产的客家凉帽,此次来深圳他很想买几顶带回去送朋友,结果走了许多商场超市都没有找到,他还上网查到了
-
留住时间的味道构筑城市的脊梁
-
作者:张尉心 虞宵 李昌战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甘坑生态文化创意村保留客家文化,成为市民找寻都市田园梦的新去处。
▲南岭村社区组织摄影家到求水山客家民俗园开展“拯救本土客家文化大行动”,对2000多张珍贵老照片进行翻拍保存。
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尉心
通讯员 虞宵 李昌战/文 冼余汉/图
根植南粤大地,传承千年客家文明。
龙岗,
-
客家文化游吸引外地游客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客天下客家祠,一位游客在拍摄展出的百家姓介绍。
昨日,虽然有点阴冷,但我市各个文化旅游景区依然吸引了众多外地游客。来自广州、深圳、东莞、中山等珠三角地区以及潮州、汕头、揭阳的游客,除了欣赏梅州美丽的自然山水,感受生态之美外,更为客家独特的文化生态所陶醉,感受着梅州人文之美。
历史文化名城醉游人
梅
-
放飞客家梦放歌客都美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到过客天下,才发现客天下犹如一部鸿篇巨著:既有厚重的乡土,又有浪漫的爱情,更不乏穿越的神话。文化是这部宏伟著作的主线,将生活、浪漫、穿越串联起来,字斟句酌地向世界客家人讲述着属于客天下无与伦比的美丽。
清晨,客天下还浸润在烟雾缭绕中,安静的客天下广场似乎睡眼惺忪,几只鸟儿在偌大的广场一侧时飞时落,欢
-
《客家意象》轰动台湾“桃竹苗”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表演现场。
观众与演员合影留念。
本报记者曾秋玲
3月7日至14日,梅州大型民系风情歌舞《客家意象》首次离开大陆,在台湾“桃竹苗”地区共作3场交流演出,受到当地尤其是客家乡亲的热烈欢迎。观众一场比一场多,场面一场比一场火爆,在“桃竹苗”地区掀起一股“梅州热”、“客家热”和“交流热”——
—从马来
-
铁笔如椽绘客家生活
-
作者:田泳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中国美术馆收藏的罗映球创作于1939年的作品《革命军校》。
罗映球版画作品《精心操作》,创作于1937年。
中国美术馆举办“罗映球版画艺术展”,图为罗映球创作于1962年的作品《能挑重担》。 (图片均由中国美术馆提供)
深圳商报驻京记者 田泳
“铁笔如椽——罗映球版画艺术展”近日
-
十月朝客家糍粑碌碌烧
-
作者:曾海城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社区“巧手妈妈”们在做糍粑。
“十月朝,糍粑碌碌烧。”这是一句客家俗语,说的是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家家户户都会制作糍粑。日前,沙田社区一帮“巧手妈妈”聚在一起,做客家糍粑送给社区孤寡老人。
糯米粉、花生、芝麻……在沙田社区居委会的饭堂,“巧手妈妈”已经把做客家糍粑的原料准备就绪,正准备“大干一
-
见证客家历史的围屋典范
-
作者:肖永革 李秀娴
来源:深圳侨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鹤湖新居全貌。本报通讯员 陈武远 摄
鹤湖新居中堂。本报通讯员 陈武远 摄
日前,“‘龙岗客家人,我从哪里来’——龙岗客家之由来、发展与文化特色”主题活动在龙岗街道鹤湖新居下天街举行。
位于龙岗街道罗瑞合小区的鹤湖新居,占地面积21000平方米,是全国占地面积最大的客家民居建筑。规模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