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报纸>深圳侨报>  见证客家历史的围屋典范

见证客家历史的围屋典范

作者:肖永革李秀娴 出版日期:暂无 点击数:21

【地址】 地址1 地址2

【版次】第C04版:社区文化

【入库时间】20140120

【全文挂接】

【全文】

鹤湖新居全貌。本报通讯员 陈武远 摄

鹤湖新居中堂。本报通讯员 陈武远 摄

日前,“‘龙岗客家人,我从哪里来’——龙岗客家之由来、发展与文化特色”主题活动在龙岗街道鹤湖新居下天街举行。

位于龙岗街道罗瑞合小区的鹤湖新居,占地面积21000平方米,是全国占地面积最大的客家民居建筑。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鹤湖新居为罗氏家族所建,成于清嘉庆二十二年(即1817年),历三代,数十年时间建成。

客家人说,一副堂联反映的是一部家族史。鹤湖新居内有一副罗氏祠堂的堂联:“瑞徵罗国派衍豫章湘水展模历代英雄昭史册,凤止龙岗谋成东莞鹤湖兴厦宇千秋功业冠人寰”,反映的就是罗氏家族的变迁史。

上下联的词头“瑞”、“凤”指的是鹤湖新居创建人叫瑞凤。“派衍豫章湘水”指的是罗瑞凤的祖辈在江西、湖南一带居住,“历代英雄昭史册”形容这个宗支孕育出许多英雄人物,其光辉事迹足以载入史册,昭示后人。下联“凤止龙岗谋成东莞鹤湖兴厦宇,千秋功业冠人寰”,指的是罗瑞凤千里迢迢来到龙岗谋生,往返于东莞与鹤湖新居之间做生意,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建成这一名扬天下的客家围屋。

作为龙岗区“品谈客家风俗,弘扬客家文化”系列活动之一,本次活动还邀请了对龙岗客家文化有着近30年研究的深圳大学刘丽川、张卫东教授来到现场,讲述“龙岗客家之由来、发展与文化特色”。刘丽川、张卫东两位教授表示,客家人的六次大迁徙,跨越千年,是一部亘古庞大的客家迁徙史。客家人以其独特的生存方式与顽强的生命力,创造了灿烂的客家文化,开拓了广阔的生存空间,成为汉民族中一支人口众多、分布甚广、英才辈出的民系。 艰苦创业、吃苦耐劳、开拓创新、好学上进、爱国爱家的客家精神,丰富着客家文化的内涵。而闪烁着客家精神的鹤湖新居,也成为了解客家人及客家文化的一个窗口。

相关

链接

客家人六次大迁徙

据介绍,通常意义上的客家人,是由6次大规模迁徙后形成的。

第一次迁徙潮发生在2000多年前,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防止南方百越的侵扰,派50万大军驻扎五岭。50万大军从咸阳出发,一路向南推进,最后在南越(粤)五岭(越城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等)一带落脚。

第二次迁徙潮起始于东晋时期,持续到唐末(公元317—879年)。受五胡乱华影响,大量人口由中原迁至河南、湖北南部,及安徽、江西境内的长江流域,有些人还到达江西境内的赣江流域。

第三次迁徙潮从唐末直到宋初(公元880—1126年)。受黄巢起义影响,客家人从第一次迁徙时居住的安徽、河南、湖北、江西等地,向安徽南部、江西东南、福建西南,以及广东东北扩散。

第四次迁徙潮从宋高宗南渡至明末(公元1127—1644年)。受金人南下、元人入主影响,一部分客家先民,由第二次迁徙时的江西东南、广东东北、福建西南等地向广东北部、东部,以及广西南部推进。

第五次迁徙潮自明末清初至清末(公元1645—1867年)。受满族人南下及入主中原的影响,一部分客家人由江西、福建、广东等地向广东中部及沿海地区,以及广西、四川、湖南、台湾等地扩散,还有一部分人迁到贵州南部及西康的会理地区。

第六次迁徙潮从清朝同治年间(公元1867年以后)开始。受广东西路事件及太平天国运动影响,一部分客家人陆续分迁到广东南部、海南岛及广西南部等地。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