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客家山歌的和谐之美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廖小凤
客家山歌,被称为有《诗经》遗风的天籁之音,自唐代起,唱出了一千多年的历史,闽粤台湾,湘赣川滇,都可以听到耳熟能详的客家山歌的旋律。它以那难以名状的奥妙留给人们一种特殊的美感享受。
客家山歌作为客家人表达自我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反映了普通的客家人对自然环境以及人自身的一些认识和看法
-
中村傩戏:客家民俗“活化石”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朱新民 具有悠久历史的宁都县黄石镇中村,至今还保留着一项在赣南独一无二的民间习俗,这就是被史学界称为“古老民俗文化活化石”,被艺术界称为“戏曲活化石”的中村傩戏。为揭开它的神秘面纱,日前,笔者与钟情于民俗摄影的宁都县供电公司党委书记张志勇结伴,走进中村。 走进中村 赣南傩舞的发祥地中村,位于琴江、
-
“客家城堡”现身河源古村落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近日,位于粤东九连山区内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古村落,引发了国家文物局有关方面的重视。记者获悉,这个古村落位于河源市和平县兴井村,在不足两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一个聚集了清代至民国时期罕见的古建筑群落。近日,受国家文物局委托,广东省文物局由局长龙家有带队,专门派出一支专家考察队,近日完成了对这处
-
客家山歌演绎民间情与爱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客家山歌,便是坪地民间文艺重要而有特点的组成部分。日常生活中,坪地客家人特爱以各种歌谣抒发感情。坪地客家山歌的内容十分丰富,有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情歌等等。人们用山歌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对人生对世事的感慨。也有针砭时弊的,更多的是对爱情的歌唱。$$月光光,月光光,船来等,轿来扛,扛得姐姐扛姐丈。月
-
梅州着力打造客家文化旅游特色区
-
作者:胡亚柱 柯鸿海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秋日的梅州,晴空万里,生机勃勃。
走马梅州,无论城市还是乡村,都让人感受到世界客都悄然在变!城市如同大公园,乡村恍若桃花源;城乡处处告别脏乱差,干部群众共创整洁美;特别是老城历史文化街区的维修保护,到新建街区、楼宇、场馆和各种标志性建筑,公共服务设施,展现出独特的客家风韵,在城市风貌趋于千
-
大埔:“客家香格里拉”美如画卷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丰富的民间活动。
茶阳镇有保存完好的骑楼街。
大埔有美好的自然风光,坪乡的千亩梯田在晨雾中如梦似如幻。
大埔,被誉为“客家的香格里拉”。没有来过这里之前,总觉得这样的评价肯定有些夸大。然而来这里游历之后,你就会发现如此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大埔的美,是绿色山水的灵动与秀美,是古老的围龙
-
对客家先民、先祖、祖先与石壁的概念阐析
-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廖开顺
“石壁”地区(指以宁化县石壁镇为中心的闽赣交界地区)既为“客家祖地”,就必然与“客家先民”、“客家先祖”、“客家祖先”有关。然而,这几个概念因其具有相当的模糊性而往往被混用。诚然,由于血缘与历史的不可割断性,很难对它们作出精确的区别,但是,进行一些大致的辨析,可以加深对石壁客家祖地的
-
叶挺将军纪念园9月对外开放惠阳每年投入千万元修缮和保护客家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叶挺纪念馆鸟瞰。 本版图片均为本报采集
崇雅书院、挺秀书院、会水楼、育英楼、叶挺故居、高恬波故居遗迹……红色史迹遍布惠阳各地,蕴含革命历史内容,涵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各个时期。这块红色的土地上遍布了革命者的足迹,洒满了仁人志士的热血。一批批来自惠阳和全国各地与海外的共产党
-
惠州东江戏承袭紫金花朝戏神韵 两剧种同为客家唱腔 花朝戏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1963年,周总理(右一)在广州接见《苏丹》剧组人员。左一为剧中杨桂嫂的扮演者严银香(现居惠州)。
花朝戏剧目题材多取自民间传说。
惩恶扬善、忠贞爱国是花朝戏宣传的主题之一。
2008年对张向阳来说是值得期待的一年。这位有着20多年戏龄的“老花朝”、紫金县花朝戏剧团团长日前从一则消
-
客家活化石(名家走笔)
-
作者:肖复兴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沿闽粤赣当年客家迁徙之路,一路逶迤看到的客家各式民居,让我格外惊叹不已。客家人虽都是从中原漂泊而来的汉族人,但在这里的民居,即便仍然可以看到某些汉族建筑的基因,顽强地勾连着与遥远中原千丝万缕的联系,却在整体形态与布局上已和中原汉族人的民居太不相同。除惊叹之外,我非常好奇,为什么会有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