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文学的张力一旦拉开…… ――读钟俊昆《客
-
作者:宋客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按约定俗成的理解,客家文学只能是客家文化这一源头的支流。近年来在学术界,对于客家文学的命题颇有争议。何谓客家文学?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宽泛的,认为凡是客家人写的文学作品都应算是客家文学;另一种是狭小的,认为只有客家人在客家地域写的文学作品才算得上是客家文学。 台湾诗人黄恒秋先生、广东学者
-
客家名楼存耕堂掠影
-
作者:邱德昌 刘少雄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存耕堂全景。
用鱼鳞片做成的屏风。
清代书法家宋湘书写的对联牌匾。
“九厅十八井”是客家建筑的自豪,这源于建筑的恢弘与精美,更源于对家族繁衍的自信。眼前的存耕堂,便是客家建筑文化和客家移民史的微雕。
有200多年历史的存耕堂坐落于上杭县中都镇罗溪村,占地面积达4938平方
-
谈谈闽西客家端午节习俗
-
作者:张佑周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农历四月底开始,闽西客家人就开始筹划过端午节了。首先,人们要抽空上山采摘包粽子的竹叶,还要采集葛藤、菖蒲、艾叶等晾干备用,经济稍好的人家要为孩子们添置夏衣。五月初三开始,人们就忙于包粽子、熬粽子,杀猪、宰羊、捕鱼、宰杀鸡鸭鹅兔等。五月初四之前,男人尤其是男童要剃头;初四日 下午全家人都要以艾叶、菖
-
连城被命名为“中国客家美食名城”
-
作者:邹善水 余生辉 吴振彪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继获得中国白鸭之乡、中国红心地瓜干之乡等“中国牌”之后,近日,连城县又经国家相关专业评委会审批,被命名为“中国客家美食名城”。
近几年,连城县从加快发展海峡西岸区域经济入手,通过成立客家美食协会、厨师协会,建立客家美食城、培训厨师;成功举办了四 届“中国?冠豸山客家美食文化节”,先后4次组团参
-
我的灵魂在客家围屋
-
作者:叶志卫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76岁的程贤章被誉为“客家文学的一面旗帜”,他是一个地道的客家人,演讲的时候带着浓重的客家腔,客家俚语、客家山歌、客家风俗故事不时从他的嘴里蹦出来。昨日,在市民文化大讲堂,他用这些俚语、风俗生动地解释了客家文化,他说,“我的文化之根在客家,我的灵魂在客家围屋,是厚重的客家文化积淀激发了我的创作欲望和
-
永定客家山歌
-
作者:王寿仁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永定是盛产山歌的地方,人称“歌谣之乡”。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将中原文化与闽越文化互为交融,为传递心声,抒发情感,创作出许多极富特色的客家山歌。
永定客家山歌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有如姹紫嫣红的百花园,各种类型的山歌异彩纷呈,争奇斗艳,如“劳动 歌”、“情歌”、“生活歌”、“时政歌”等等,从不
-
客家竹板歌
-
作者:江舟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竹板歌,是客家山歌的一种,也是颇受欢迎的民间口头文学。这种歌过去经常由游方歌人(俗称“乞食”)演唱,所以群众也管它叫“乞食歌”。
小时候,记得那是解放前,家乡永定经济不发达,农民文化生活十分
-
明清粤东石窟河流域的社会变迁与对台湾的移民垦殖
-
作者:夏水平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粤东 石窟河 客家 移民 台湾 原乡
-
描述:区,属于纯正的客家地区,处于广东省的东北部地区,故常常被称为“粤东”。从明末清初开始,这一区域的开始有人移民台湾,到乾隆、嘉庆时期,达到高峰。清代之所以有如此多的人移民台湾,除了当地的农业生产
-
趣谈客家妇女的“银簪”(民俗之旅)
-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客家人,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江西、广西、台湾以及东南亚地区。居住在以上诸地区的客家人,又多数来自于远古时代北方民族人的繁衍与生息。古时候,由于战乱频繁,为求生存,不少北方的各姓族人纷纷辗转迁移到南方避难。据有关史料记载:自唐朝末年至五代十国,中原大地战乱连年,民不聊生,先后出现了两次大批移民南迁高
-
客家舞蹈的特色
-
作者:黄慧君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客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客家民系不断迁徙,与当地人民和当地文化互相影响、渗透、吸收融合形成的,体现了中华民族不断繁衍融合的发展轨迹和中华文化不断丰富的历史进程。客家舞蹈则是以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以人体的舞蹈动作作为传达人的情感信息符号的载体,向观众传达客家 文化中的风俗人情。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