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169)
期刊(606)
图书(113)
视频(93)
学位论文(47)
会议论文(13)
人物(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2169)
期刊 (606)
图书 (113)
视频 (93)
学位论文 (47)
会议论文 (13)
人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5(94)
2014(894)
2013(430)
2012(467)
2011(420)
2009(169)
2008(153)
2006(35)
2003(8)
1996(1)
按来源分组
梅州日报(630)
其它(191)
漳州客家(9)
客家文博(9)
漳州客家会讯(4)
梅州侨乡月报(1)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1)
荆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上海集邮(1)
前进论坛(健康中华)(1)
美丽大埔争创客家文化生态示范区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美丽的大埔青山碧水彩云飞。林江声 摄 张弼士故居吸引游人纷至沓来。 大埔特色民居海源楼。 “客家水立方”——泰安楼。 陶艺之花。蓝巧 摄 大埔,客家香格里拉。素有“文化之乡、华侨之乡、陶瓷之乡、名茶之乡”之誉。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大埔过程中,大埔
一村散落五“珠玑”清代地图留盛名
作者:万明 陈伟斌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惠阳良井霞角村的大福地围屋有150多个房间,在历史上颇有名气。南都记者陈伟斌摄 清代乾隆年间,客家人杨凤山携家带口从梅州五华县平南镇西迁到了惠阳县良井镇,在霞角这个靠近西枝江支流的平原地带修造围屋,繁衍生息。杨凤山的两个儿子陆续诞下13个孙子,人称“十三兄弟”。从此,霞角人丁兴旺,重“清白”崇
一村散落五“珠玑”清代地图留盛名
作者:万明 陈伟斌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大福地围屋属于四进堂屋,有四进两横、九厅十八井、150多个房间。 水尾仔围屋坐北向南,南面的大门却常年不开,进出只能走东门。 霞角村围屋的古朴门窗散发着古老的味道。 清代乾隆年间,客家人杨凤山携家带口从梅州五华县平南镇西迁到了惠阳县良井镇,在霞角这个靠近西枝江支流的平原地带修造围屋
一村散落五“珠玑”清代地图留盛名
作者:万明 陈伟斌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忠心屋围屋现在是村里的祠堂,墙壁上写着寿字,木门上印着福字。 忠心屋残旧的门窗仍能看出当时的精雕细琢。 除了木雕灰雕外,围屋门口的石刻门墩也保存完好。 清代乾隆年间,客家人杨凤山携家带口从梅州五华县平南镇西迁到了惠阳县良井镇,在霞角这个靠近西枝江支流的平原地带修造围屋,繁衍生息
客家葛藤坑传说的生命意象和史诗意蕴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廖开顺 每一个古老的民族都有自己的史诗,或者具有史诗性的神话、古歌和传说,叙说民族的起源、生存和想象。客家不是一个民族,它只是汉民族所衍生的一个支系,形成于汉文化发达时代,因而客家没有史诗。但是,客家又是汉民族一个极其特殊的民系,辗转迁徙,历史悠久,因此,它有集体创作的反映自身历史的民间传说。
中央苏区的客家文化背景——在“客家精神与赣南苏区革命运动”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在“客家精神与赣南苏区革命运动”论坛上,罗勇在发表演讲。记者刘念海 摄 ○主讲人 罗勇 3月28日,由赣州客家联谊主办的“客家精神与赣南苏区革命运动”高峰论坛在赣州举行。来自全市文化领域和学术界的100多位专家学者聚集一起,围绕主题进行交流研讨。 在论坛上,赣南师范学院客家研究
汤明哲:客家山歌的传承要把大学生拉进来
作者:颜亮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汤明哲即兴表演客家山歌,图中乐器为秦琴。 汤明哲表演客家山歌剧照。 汤明哲在嘉应学院音乐学院为该院师生教唱客家山歌。(资料图) 梅州客家山歌 本期传人 汤明哲: 广东梅州蕉岭县人,1934年出生,从事山歌创作和演唱50多年,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