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小伙为澳洲华侨找哥哥
-
作者:暂无
来源:海峡导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热心的厦门小伙子詹仙友,从三年前开始,帮助一位华侨寻找失去联系的“哥哥”,并当起了免费的翻译和传话人。小詹的热心,促成了华侨李先生的寻亲认祖梦圆,自己也感受到践行客家人互助精神的快乐。
18日,李先生在小詹的陪同下,游览了厦门风景。记者也在酒店采访了李先生和小詹。
网上看到寻亲帖
小詹祖籍
-
创作客家山歌传唱党务公开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以前是公开什么我们就看什么,现在是我们关注什么就公开什么,干部提拔、党费收缴、财务支出、种粮直补等镇村大小事务,我们一看就知道。”在龙门县永汉镇油田村党务公开栏前,几名村民边看边议论该镇党务公开的内容。
龙门县结合本地实际,把推进党务公开工作作为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促进民主进程、推动地区发
-
叶帅故乡美 客家风情浓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桥溪古韵
雁南飞旅游度假村:远处满山苍翠,近处繁花似锦,雁南飞围龙大酒店掩映其中
叶剑英纪念园:集展现伟人风范、弘扬客家文化、推进生态旅游于一体的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灵光寺:香火鼎盛,每年均吸引无数海内外游客前来礼佛。
雁鸣湖旅游度假村: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参照道家“天、地、人和合”
-
客家妇女往昔所受到的歧视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旧时客家妇女在祭祀扫墓时往往靠边站,只能做后勤工作。
【忆昔】
客家妇女虽以罕见的勤劳、刻苦、俭朴和善良著称于世,但在新中国成立前的很长一段岁月里,甚至新中国成立后的二三十年间,仍然挑着中原古代文化沉重的“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传统枷锁。这种封建的思想意识和伦理道德顽固地支配着人们的行为。
客
-
流行于赣南客家的禁忌
-
作者:黄卫国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赣南客家民系因长期生活在山区,与外界交往有限等,故中原地区原有的传统信仰、伦理道德、语言习俗依然保留在他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客家先民与当地土著的经济文化、生产技术发生了必然的交流及相互影响、相互融合,随之形成了一种较为独特的客家禁忌习俗。
岁时禁忌
正月初一不向屋外倒垃圾
-
永定:客家土楼里的“土导游”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新华社福州9月14日专电(记者 孟昭丽 巫奕龙)在世界文化遗产福建永定客家土楼里,活跃着一群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导游”。他们孜孜不倦地讲解自己熟悉、挚爱的土楼,乐在其中,感染了游客,也装饰了土楼的风景。
“我们这里有186名讲解员,90%都是当地村民。”福建省客家土楼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游海
-
春蔼园,客家山歌回荡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通讯员 吴育卿 卢基莹
也许你不了解客家山歌,但可能听过那首著名的《十送红军》。《十送红军》就是根据客家山歌改编的,其曲调取自赣南客家民歌《送郎调》的曲调。3日我们在永定见识了群众对山歌的热爱。
“距(站)个距来坐个坐,大家听我唱山歌,改革开放农村变,农民生活步步高。”3日下午4时许,寻
-
为办好“客家人的奥运会”建言献策
-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 日前,市政协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先后到梅列区、宁化县、清流县,就第二十五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筹备工作情况进行视察。
市政协主席程立双,副主席张来水、吕凯明、林传衍、许清华、曾明生、李宝兰,秘书长董明参加视察活动。视察前,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世客会组委会常务副主任曾祥辉通报了第二十五届世客会
-
广东新客家过年回家置业
-
作者:暂无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一小时内便遇到将近20拨人看楼,其中超过1/3是从外地回来的本地人。 徐志强在广东已经打拼七年,怀揣着这些
-
打“客家牌”发展乡村游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市旅游考察团在漳州、潮州等厦深铁路沿线城市考察。本报记者魏怡兰 通讯员惠旅宣 摄
乘坐厦深铁路动车,到沿线探访乡村旅游。随着厦深铁路的开通,沿线颇具客家乡村旅游特色的城市被贯穿起来。为推动惠州与厦深铁路沿线城市进一步交流合作,4月22~25日,市旅游局组团前往福建省龙岩市、漳州市和广东省潮州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