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869)
期刊(1703)
图书(248)
学位论文(229)
视频(110)
会议论文(34)
图片(4)
按栏目分组
报纸 (2869)
期刊 (1703)
图书 (248)
学位论文 (229)
视频 (110)
会议论文 (34)
图片 (4)
按年份分组
2015(115)
2014(2181)
2012(579)
2011(555)
2010(528)
2009(192)
2008(196)
2007(103)
2005(19)
1988(1)
按来源分组
梅州日报(1083)
其它(424)
闽西日报(224)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
八桂侨刊(3)
时代文学(2)
科学时代(2)
银行周报(1)
广东党风(1)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台湾客家动趋结构中与体貌有关的成分
作者:江敏华  期号:第5期 来源:语言暨语言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台湾客家  动趋结构  体标记  动相补语  持续体  紧密先前貌 
描述:)语法性质介於动相补语标记与体标记之间的「忒(thet7)/□(phet7)」;以及(四)与尝试或短时有关的紧密先前貌「啊(a5)」。藉由讨論台湾客家中插在动、趋之间類似体貌标记的成分,本文探讨了客家动词与趋向词的句法关系,中插成分的语法、语义性质,以及几个相关结构的语法化演变途径。
增城程乡腔客家话语气助词研究
作者:蒋玉婷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语气助词  程乡腔客家话  增城  语法化 
描述:事实,这是这门方言独特的价值,希望引起学界的注意。 论文共分四章。 第一章绪论部分介绍了增城和增城程乡腔客家的基本情况,概述了共同语和汉语方言中语气助词研究的历史、现状和新研究的可能,对“语气助词
■海西万象 梅州“80”后音乐人的 客家流行音乐梦
作者:暂无 来源:福建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据梅州日报报道 “一栋围龙屋呀,一首歌,一首歌,唱计系涯客家祖先的奋斗史;一栋围龙屋呀,一段情,一段情,讲唔完涯客家,生生不息, 生生不息,一代又一代人……”一首用客家演唱的充满动感、“客味”十足的流行歌曲,在客家地区广为传唱。这是来自广东梅州的“80”后新锐客家原创音乐人曾辉彬所创作的。 曾辉
东江中上游本地特征词
作者:侯小英  来源:第九届客家方言研讨会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东江中上游本地存在一批内部大体一致而周边方言少见的方言词语,这些特征词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该片方言的个性特征,并有助于把握其与周边方言的关系,为更全面深入地理解客方言的特征及内外关系提供新的材料和视角。本文将对其中部分特征词语进行描写分析。
西昌方言语法对学习普通话的干扰
作者:巫江  期号:第20期 来源:大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普通话  西昌方言  方言语法  吴方言区  方言语调  北方方言  汉语方言  客家方言  干扰  赣方言区 
描述:一、引言汉语方言众多,从全国范围来看,就有北方方言区、湘方言区、吴方言区、闽方言区、赣方言区、粤方言区和客家方言等七大方言区,另外还有尚存争议的晋语区、徽语区和平话区。每个方言区都包含若干个方言片,汉语共有近百个方言片。方言片下,又有方言小片;方言小片下还可再分出方言点。
宁都客家的四声别义现象
作者:黄小平  期号:第3期 来源:龙岩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宁都  客家话  四声别义 
描述:宁都客家存在四声别义现象,主要通过声调变读来表达新的意义.有些变读的声调与连读变调无关,有任意性.有些变读的声调调值是连读变调产生的,并且它们固定化后重新归入各调类.有些变读的声调是该字的白读层,但因该白读层很罕见,故也算入四声别义.这种四声别义现象有些在闽西、粤东、粤北等地也存在.
客家梅州地区书院发展研究
作者:李惠芳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文化  广东省  梅州市  书院 
描述:分,对梅州文化教育发展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但是目前对于梅州教育的研究,尤其是梅州书院教育的研究方面,依然十分欠缺。本文对梅州市区域内书院进行了全面调查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加以必要的梳理,力求从宏观考察角度系统、整体地研究梅州市书院情况,反映其全貌和特点,探求书院教育对今天梅州文化教育事业的启示和影响,以科学的态度取其精华,为今天的教育改革服务。 @@ 本文以梅州市区域内的书院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上限不限,下限截止至2007年底,但网络资源和数据库在时间上有所突破,空间上以梅州市现在管辖的地区为界。 @@ 本文首先介绍了当前学术界对客家源流的三种看法和客家民系的形成、分布;接着简要介绍了梅州市的建制沿革和历史、文化状况;然后着重介绍了梅州市区域内书院的概况,勾画出梅州市书院发展的简要轮廓;分析了各时期梅州地区书院的演变发展过程,说明其产生、发展和兴盛的社会政治经济原因;介绍了梅州地区书院的变革及留存情况;总结了梅州地区书院的类型和教学内容,经费来源及管理;分析客家梅州地区教育发达的原因,并对书院教育对今天客家地区教育事业的影响与启示作了论述。
百年南社与客家梅州
作者:刘奕宏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图为南社广东分社第一次雅集合影 南社刊物保存了大量梅州籍成员的诗文作品 ■附录:梅州籍南社成员名录  【钩沉】 提要:2012年4月底,上百名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和南社成员后裔,齐聚苏州周庄,研讨南社的人文精神遗产,了解周庄挖掘保护南社人文
海西客家与汀州
作者:吴福文 张树廷  期号:第3期 来源: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海峡西岸经济区  客家  汀州 
描述:在海峡西岸经济区这一特定区域,根据考察和研究,客家与这一区域的渊源和关系极为密切和突出,而自古以来汀州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及影响又十分重大和明显。
梅州佛教香花的結構、文本與變體
作者:王馗  期号:第158期 来源:民俗曲藝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梅州客家  佛教  儀式  香花  結構 
描述:應用於不同場合下呈現的儀式結構;現存的香花科儀本的基本內容,及其與實際演出中出現的差別:香花文本中的勸善文學所用的文體格式;香花儀式的文詞創編規則,以及在文本之外由師傅口傳心授的音樂、唱腔、舞蹈、技藝等內容,都應該是嘉應建州之後統一的喪葬禮俗對於宗教性的佛事進行不斷整合的結果。同時,論文記錄了曾經在梅州佛教史上一度盛行的「普庵教」法的遺存:豐順做燈,及梅州下水地區的佛事形態,這些佛事活動在當代梅州已經逐漸衰落,但是其附帶的歷史底蘊、地域文化特徵卻顯然不同於梅州佛教香花的通常體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