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180)
期刊(354)
学位论文(46)
视频(20)
会议论文(7)
按栏目分组
报纸 (1180)
期刊 (354)
学位论文 (46)
视频 (20)
会议论文 (7)
按年份分组
2015(20)
2014(479)
2013(218)
2012(237)
2011(212)
2010(148)
2008(98)
2007(56)
2004(7)
按来源分组
南方都市报(103)
闽西日报(96)
惠州日报(90)
东江时报(86)
赣南日报(85)
其它(66)
消费(2)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
青年文摘·下半月(1)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1)
陶晓俊和客家服饰“大观园”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记者谢东琳 10月13日,撩开密密如织的雨帘,记者踏进赣南师院客家文物博物馆的大门,不禁惊呆了。虽然,在2004年第十九届世客会时就对陶晓俊馆长收藏大量客家文物已有耳闻,但没想到他的藏品竟然如此之丰、之精,七大系列品种如此齐全,令人目不暇接。行走其间,如同穿越时空走进了客家人文精粹的“大观园”。
八旬翁出书魏巍题书名 志愿军战士徐平自编客家山歌集《徐平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徐平老人欣然在《徐平民歌集》上题字赠记者。本报记者黄尉宏 摄 已故作家巍巍为徐平老人题写的书名。本报记者黄尉宏 摄 徐平老人说:他的嗓子一直没有闲过,每天都要拿着快板和老伴一起唱上几首自编的客家山歌。 郑飞写道:“我想徐平同志是很幸运的,在千千万万的老志愿军战士中,他的作品竟能得到魏巍
滚石歌手从小爱唱客家山歌 本报记者专访签约滚石并推出首支个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李佳晋(左)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本报记者张艺明 摄 “我特别喜欢客家话淳朴的乡音、婉转悠扬的音调,也正因为这份喜欢,我从小便开始从同学口中、电视上学习客家话。在学习客家话的过程中,我也渐渐地爱上了客家山歌。” ——— 李佳晋 ■ 本报记者林 旭 在2007年《非常6+1》惠州选秀的舞台上,自
“客家”提法最早出自惠州惠州市首届客家文化论坛近日举行,1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8月26日上午,惠州市首届客家文化论坛在市区金华悦国际酒店举办,来自市内外的11位客家文化专家、学者登台演讲。演讲观点鲜明,内容丰富,既有对客家文化、东江文化发展的探讨,也有对惠州客家文化源流与特色、惠州客家山歌、惠州客家民居、惠州客家书画艺术等惠州本土客家文化多角度的阐述。 客家文化兼具中原
客家基本法通过 拍偶像剧推客家文化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侨报讯】 台当局22日通过“客家基本法草案”,客委会主委黄玉振表示,将推动拍摄偶像剧推广客家文化。 台北中央社报道,草案规定,制定政策及区域发展规划时,应考虑客家族群的权益与发展。客家人口达1
客家美味 开车来吃
作者:暂无 来源:海峡导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客味轩是一家客家餐馆,新开张,位于福津大街之筼筜湖畔。 “轩”字的本意是指一种前顶较高而又有帷幕的车子。也许因为这个原因,后人见到这个字,往往联想到“高大宽敞”之意境。食客如果也这样联想,那么,这一次真的应该说“恭喜你,答对了”。没错,客味轩就给人这种感觉。 这家店不难找,开车从湖滨南路或从湖畔
古城迟暮 三户留守惠东多祝镇田坑古城融广府、潮汕、客家建筑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古巷深深。 古城大门上没有牌匾或对联,偌大的城堡显得随意自然。 陈氏宗祠里,七对功名牌匾展示着陈氏先祖的荣耀。 这样的望楼曾有七座,寓意“七星伴月”,如今仅存两座。 红砂岩、古城墙,占地12000多平方米惠东县多祝镇长坑村的田坑古城有着明显的明代建筑印记,它的建筑风格同
“草根老板”的“客家品牌”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李胜雄特约记者傅亮 今年2月,龙南县奇旺保健鞋厂招收了近百名返乡农民工,使他们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就业。但是,可能很少人知道,这个厂的创办者曾经也是一名返乡农民工,他就是被工人们称为“草根老板”的陈胜佳。 木屐变身保健鞋 2005年春,陈胜佳来到广东一家木屐鞋厂打工。他凭着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不到半个月
客家族谱 连根连心
作者:邓招福 丘德全 李纪涛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10月19日,“海峡两岸客家族谱论坛”在上杭县举行。来自海内外的100多名客家族谱研究专家、学者以论坛发言的形式,展开两岸客家文化的学习交流。 论坛期间,两岸的专家、学者们就客家族谱的收藏与利用,如何进一步研究族谱、促进海峡两岸在族谱对接上的交流与 合作等方面展开了热烈的研讨。 福建省客家研究
客家小伙为澳洲华侨找哥哥
作者:暂无 来源:海峡导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热心的厦门小伙子詹仙友,从三年前开始,帮助一位华侨寻找失去联系的“哥哥”,并当起了免费的翻译和传话人。小詹的热心,促成了华侨李先生的寻亲认祖梦圆,自己也感受到践行客家人互助精神的快乐。 18日,李先生在小詹的陪同下,游览了厦门风景。记者也在酒店采访了李先生和小詹。 网上看到寻亲帖 小詹祖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