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祭祖吉祥物“葛藤娃”亮相宁化 伊仕鹏 罗旺水
-
作者:暂无
来源:福建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伊仕鹏 罗旺水) 1日,八款客家祭祖吉祥物“葛藤娃”在宁化本网亮相,并在中国宁化在线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网络投票,征求广大网民意见。
今年年初,宁化县开始了与三明学院海峡动漫游研发制作中心的协作,并达成开发意向。近日,经过近四个月的酝酿,八款形态各异、活泼大方的吉祥物“葛藤娃”终于面世。
-
严修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客家文化研究所所长): 《客人对》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严修鸿
清朝中期以来,粤中、粤西的“土客之争”日趋激烈,客家人不仅一度受到客居地原住民的经济抵制,而且受到他们的文化拒斥,被视为“苗蛮之种”。岭南“土客之争”本质上是族属之争,也即客家人的文化身份之争。
中山大学教授古直先生1928年著《客人对》,力说客家“诗书礼乐”文化之盛,讲述客家
-
守护好传承好运用好客家土楼 永定县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通讯员 刘永良)日前,永定县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学习传达胡锦涛总书记在福建和我市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号召全县上下广泛深入地把总书记对客家土楼的高度赞誉和守护好、传承好、运用好世界文化遗产的谆谆教诲宣传好,不断提高客家土楼的知名度,让世界了解客家土楼,让客家 土楼走向世界。
会议要求全
-
丘洪松叶小华(市方志办): 古直对客家学的贡献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20世纪初至30年代,中国社会对客家问题的看法上曾引起三次较大的风波。这三次风波是社会上一些人对客家的错误认识而来,因为关系到客家渊源、地位问题,因而引起客家人的抗争和批判,直到取得胜利。在第二、第三次风波期间,对梅州历史与客家发展史有深厚造诣的古直坚定地走在抗争前列,著作发表《客人对》,为客家人正
-
通过创新和招商把客家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 梅州:打造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坐落在世界客都梅州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第四届中国梅州(国际)客家山歌文化节将于12月17日至19日在梅城举行,与此同时,中国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也将正式在梅州挂牌,这是广东第一个、全国第五个国家级的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对于“世界客都”梅州来说,这也是继中国客家博物馆落户之后的又一块国字号的“金字
-
宁化石壁客家祭祖习俗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遗
-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记者从省委宣传部获悉,我省有16个项目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宁化县石壁客家祭祖习俗榜上有名,成为三明市唯一入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客家人素有爱国爱乡、敬祖穆宗之传统美德。千百年来,石壁客家人按照传统的祭祀习俗,祭拜祖先。早期由个体家庭在每年清明节和农历八月初一祭拜
-
客家竹筒茶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近日,笔者到连城县姑田镇林区下余村采访时,看见一些竹农,携带着竹筒茶到竹山去砍毛竹。于是好奇地问:“用饮料瓶装茶水不更方便么?”这位老农意味深长地说:“还是竹筒茶好喝呀!有顺口溜为证:一节毛竹制成壶,装入茶水带着游。渴了咕嘟喝一口,提神醒脑不糊涂。” 竹筒茶是客家人在野外作业时,为了解渴,需要携带
-
客家祠堂文化研究:以陆川祠堂为例
-
作者:潘瑜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祠堂 文化 符号 功能 和谐社会
-
描述:系着本族群的生存发展。客家祠堂是一种中原文明的文化观念构造,是迁徙异地的中原汉民族保持原有文化传统并同时具有迁徙特点的文化符号表征系统,是传统文化的发展形态之一,其强大凝聚力和巨大包容力正是基于
-
《客家文化大典》春节后公开发行该书获广东财政支持,由省长黄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南都讯 记者李晓瑛客家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个特殊民系,是中原古文化的延伸和扩展,有着辉煌的历史。然而一直以来,客家文化都未有得到全面系统的记载。近日,由著名学者谭元亨、詹天庠等主编的《客家文化大典》出版,弥补了这一缺憾。
据悉,广东省财政专项安排了160万元补助资金,用于支持广东省老作家协会编撰《客家
-
我国文博界首个客家匾额专题馆昨日在梅城开馆 免费展出107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了独具特色的客家风情。这是全省首个匾额专题馆,也是全国文博界首个集中展示和系统研究客家匾额的专题馆。
据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