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名客家保姆抵深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培训老师向新来的保姆传授客家菜厨艺。【本报讯】(记者 姜志强)由于优质保姆供不应求情况进一步加剧,深圳部分家政公司加紧与附近地区劳动部门联系,以输入家政服务人员。昨天,首批69名“客家大嫂”抵达深圳,接受为期十天的综合培训后服务深圳市民。引进“客家大嫂”的深圳市中家家政公司董事长朱凤莲介绍,“预计这
-
诗情依样竞须眉:十九世纪三位著名客籍女诗人及其诗作述评
-
作者:吴福文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十九世纪 女诗人 述评 诗作 诗情 客家妇女 受教育机会 纯文学
-
描述:旧时客家妇女以持家勤劳贤慧而获得普遍好评,在山歌创作方面的天赋也让文人学士大为折服,但她们在纯文学上的建树和成就,却以受教育机会不多和早婚及婚后持家劳顿而无力学业,因而与别的族群妇女一样,历来远不及男子。然而,若以本不甚风光的客家诗坛景象观照,文祚闲
-
客家的由来及其对历史文化的贡献
-
作者:余柯
期号:第3期
来源:广州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客家话 广东 客家妇女 贡献 汉族 客家先民 语言 台湾 家务事
-
描述: 一客家是汉族的一支由于客家人有特殊的语言、风俗、习惯、衣饰及与任何地方都不门的屋邨形式,其妇女也几乎“与众不同”,——在清代之前,不论东北、华北、华东、华中乃至华南广东,妇女缠足是普遍现象,唯独客家妇女不缠足,不限于干“女红”之类的家务事,而是干种田、搬
-
画家熊启雄
-
作者:本刊编辑部
期号:第2期
来源: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雄速写》。主要作品有《中国客家村居图》巨幅长卷山水画、《客家墟日图》《我骑着马儿过草原》《家务事》等。
-
客家妇女往昔所受到的歧视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旧时客家妇女在祭祀扫墓时往往靠边站,只能做后勤工作。
【忆昔】
客家妇女虽以罕见的勤劳、刻苦、俭朴和善良著称于世,但在新中国成立前的很长一段岁月里,甚至新中国成立后的二三十年间,仍然挑着中原古代文化沉重的“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传统枷锁。这种封建的思想意识和伦理道德顽固地支配着人们的行为。
客
-
从饮食谚语看客家精神的特质
-
作者:温珍琴
期号:第1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饮食 谚语 客家精神
-
描述:谚语是民间集体创作、广为口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型的艺术语句,是民众集体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客家饮食谚语是流传在客家地区的一种文化。本文从大量第一手饮食谚语资料来探讨客家精神的特质:生存忧患、务实敬业、勤劳持家、敬祖尊宗、乐天知命等。
-
石壁客家年俗
-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宋经文
宁化石壁客家人过年习俗保留了不少周礼古风,较之海内、闽中的汉族年俗,各有异同。一些源自古代的客家年俗,随着石壁族人外迁的足迹,远播闽粤赣乃至海外,这就是现今港台、东南亚许多客籍后裔过年,仍然通用石壁年俗的历史原因。
我们且按时间顺序,看一看石壁客家人的年俗。正月初一,全家早起,穿
-
从民歌看川藏康巴人和粤东北客家人的族群性格
-
作者:何国强
期号:第3期
来源:中国藏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巴人 朝廷 元初 赵尔丰 吐蕃 赏赐 地方政权 地区 土地 经营
-
描述:了朝廷赏赐给达赖的宁静山以西的大片土地,由代理边务大臣傅嵩炑主持在丹达山(今嘉黎附近)与西藏划界,山以东之地建川边特别区,以西仍为西藏。民国初年置为特别行政区,1928年建省,1955年撤西康省。
-
赣南客家婚俗——送灯打甑盖
-
作者:赖德劭 黄运兴
期号:第1期
来源:东南文化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客家 新媳妇 瓶盖 客家先民 客家婚俗 娘家人 道具 丝瓜 族亲 参加者
-
描述:须举行讚唱玩闹“打甑盖”的活动。 “送灯打甑盖”的活动,礼仪也十分讲究,仪式的主持者和主要参加者的身份、地位都有严格的要求和规矩,同时还必须有三种主要的道具。
-
客家传统祖牌的女性祖先崇拜
-
作者:曾纯纯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祖先崇拜 客家传统 女性 祭祖活动 祭拜 祭祀 男性
-
描述:本文试图探讨祖牌的祭拜者与被祭拜者,以何种方式被纳入祭祀、被祭祀的关系之中,这些祭祖活动由男性主持,已婚的妇女可由男性支持以祭拜祠堂里的宗族和家族祖先,也可以参加祖坟的祭祀活动,她们去世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