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安:闽中古村的客家密码
-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王长达 罗鸣灶 杨开长 王伟来 文/图
秋日午后,驱车过三元莘,沿薯沙溪进山,山路蜿蜒,从水泥路拐上一条土路,盘山而上,一排排古民居鳞次栉比错落在大山肩上。
这就是三元莘龙安李氏古民居。李氏先人为何来到这个高山村?这些古宅里藏着多少历史
-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曹保明谈梅州古村落的保护发展——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曹保明在讲述对梅州古村落的看法。
●本报记者李莹古礼贤
人物简介:曹保明,著名文化学者、民俗学专家,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吉林省文联副主席、吉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在参加全国古村落工作经验交流会暨第二届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研讨会之前,曹保明已经在梅州呆
-
邵逸夫在赣州捐建28个教育项目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2004年9月22日晚,邵逸夫在重庆。(资料图)
如今,坐落在赣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校内的“逸夫楼”,仍旧担当重任。记者赖天然 摄
邵逸夫三兄弟在一起,右起为邵逸夫、邵仁枚、邵邨人。(资料图)
2011年8月7日,2011香港小姐庆功宴上,邵逸夫与冠军朱晨丽、亚军朱希敏、季军许亦妮以及国际亲善
-
客家姓氏与河洛文化割不断的渊源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在洛阳周王城遗址,由台湾客家同胞树立的“根系河洛”碑。
海外客家人都要喝一杯来自黄帝故里的水。
客家后裔在炎黄二帝像合影留念。
客家民居旧址。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即有客家人”,这是流传海内外炎黄子孙的话语常谈。
然而
-
品茶赏石逛客家民居看明清家具 龙岗街道文化旅游产业让你过足瘾
-
作者:王剑锋 张奕雄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龙园
新疆哈密市的观赏石厅。 程海昆 摄
多变的U--此石恰如其分地表现了2011深圳大运会会徽的寓意。
难得“葫”图。
东方国际茶都的特色商铺。
东方国际茶都已拥有国内外知名茶商300余户。
鹤湖新居祠堂。
在东方国际茶都的茶文化体验馆品一杯香茶,听听茶道,看看茶艺
-
融汇世界的客家 展示客家的世界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梅州市发展战略顾问杨宏海
□本报记者张文梅
万众期待的首届客家文化艺术节今天隆重开幕。日前,记者就梅州客家文化艺术发展情况、首届客家文化艺术节的策划思路等,采访了首届客家文化艺术节总策划、梅州市发展战略顾问杨宏海。
1.推动客属地区共赢发展
记者:梅州承办这次客家文化艺术节,是基于哪
-
客家文化的写意之旅
-
作者:暂无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选用十八个客家文化符号,前后修改十六稿,从两千多首山歌中精选出二十多首,十大卡车装载舞美、道具,大型民系风情歌舞《客家意象》借助现代先进的舞台表现手段诠释了客家先民丰富多彩的世俗生活及精神世界。2009年5月首演至今,《客家意象》已经在“世界客都”梅州市亮胜客家艺术中心剧院上演四十余场。今年3月19
-
绚丽多彩的赣南客家文化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围屋里的迎春魏玉敏摄
于都唢呐“公婆吹”特约记者康育生摄
客家文化是客家话的历史和现实的文化。客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广义来说,是指客家人在征服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自身中,在客家人求生存、争发展奋斗过程中,长期创造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被客家人认同和接受的精神成果的总和。客家
-
客家骄子成中国葡萄酒之父
-
作者:暂无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张弼士像。
西樵陈启沅纪念馆。
冯如制造的飞机,打破了西方的航空封锁。他也被美国人称为“东方莱特”。
冯如像。
容闳像。
辛亥革命初兴 张弼士即鼓励儿子加入同盟会 随后又助革命人37万两白银
【人物简介】
张弼士(1841年~1916年),广东潮州府大埔县人(现属梅州市大埔县
-
看福建土楼 到客家永定
-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福建土楼王”承启楼内景
振成楼外景
土楼公主永定振福楼
永定岩太土楼群
碧波荡漾的龙湖
被中外专家称为最集中、最美丽、最完整的土楼群——初溪土楼群。
老外游土楼
赖初源摄
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永定客家土楼,是客家先民在漫长的迁徙、艰辛的创业、流动的生活过程中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