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报纸>侨报>  客家姓氏与河洛文化割不断的渊源

客家姓氏与河洛文化割不断的渊源

作者: 出版日期:暂无 点击数:27

【地址】 地址1 地址2

【版次】第D09版:中华文化

【入库时间】20120110

【全文挂接】

【全文】

在洛阳周王城遗址,由台湾客家同胞树立的“根系河洛”碑。

海外客家人都要喝一杯来自黄帝故里的水。

客家后裔在炎黄二帝像合影留念。

客家民居旧址。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即有客家人”,这是流传海内外炎黄子孙的话语常谈。

然而,客家人作为历史上形成的独特群体,“客”从何来?“根”在哪里? 

近年来,“河洛文化”国际学术研讨活动风靡海内外华人社会,从研究资料中表明:以黄河中游、洛河流域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文化为中华文明之源。这一地区最早出现城址,青铜器最发达,最早建立国家,旱地农业最先发展。与其它区域文化相比较,较早地完成了历史的进化,从而形成早熟而强大的文化。客家人“根”在河洛,其原因也正于此。 

随着近年海内外寻根热潮的兴起,河洛文化中所产生的客家姓氏研究也成为探寻的重要内容,研究者们从客家民系形成、发展、演变的漫长历史过程,尽可能地解析出客家姓氏起源的密码。

客家人迁徙之路

中原,古称“河洛”地区。“河”,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洛”,即今黄河中段南面之支流——洛水;“河洛”泛指黄河与洛水交汇之流域。

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河洛先民或逃灾荒,或避战乱,或因戍边,不断南迁,人迹遍及四面八方。其中有几次规模较大的迁徙:

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八王之乱”使河洛及中原人民饱尝战祸之苦,出现了北方人南迁的大潮。据《书·康祖传》记载:“晋永嘉二年,中原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所谓林、黄、陈、郑、詹、丘、何、胡是也。”这也是客家历史上大规模南迁的第一次。

唐高宗总章二年(公元669年),福建南部蛮獠叛乱,闽南行军总管河南人陈政率兵镇压,失利后退守九龙山。其母魏氏率河南58姓军校入闽救援,并在平叛获胜后留驻漳州,繁衍子孙。

安史之乱也导致许多中原人南迁赣、闽和岭南等地。

唐末至五代,北方动乱不安,再次出现人口南迁的高潮。河南人王潮、王审知兄弟趁时起义,率中原数万人南迁,经安徽、浙江进入福建。据罗香林《客家史料汇编》记载,孙、邹、罗、刘、廖、温、薛、李等家族,都是在这一时期由北方迁至福建的。

宋元时期,有两次人口南迁高潮。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攻破开封,北宋灭亡。不久高宗赵构定都杭州,中原人大批随宋室南迁至江浙,也有一部分进入福建及岭南。 

明末清初,国势日弱,战乱和灾荒促使无数河洛移民的后裔继续逃往更偏远的南方,如海南岛、台湾,甚至漂洋过海,流落泰国、越南、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毛里求斯等地。

当代世界著名华人作家韩素音在《客家人的起源及迁徙经过》一文中写道:“客家人的起源是在黄土平原的河南省,在公元五世纪伟大的哲学家辈出的年代,这里是汉文化的中心。鞑靼人和蒙古人从西伯利亚草原奔驰南来,北方平原的汉族人不断受到侵扰,他们便实行了大迁徒,直到把空旷而富饶的华东和华南都住满为止。作客的人民,即客家人的迁徙,就是在各个世纪中间,由于频繁的战祸或水旱灾害造成饥荒,而发生一次又一次农民大迁徙的一部分。”

1700多年前,随着河洛先民的不断南迁、远走他乡和陆续定居闽、粤、赣等地区,尤其是经过宋元时期的大迁徙,中华汉民族中的一大支系——客家民系终于形成。即使在今天客家人的生活里,依然保存着许多中原地区的风俗习惯,而且客家话里还保留着不少河洛的音韵。

客家姓氏之源

位于黄河中游的河洛一带是华夏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也是客家姓氏及客家文化的主要渊源之地。

近年来,许多中外史学家、社会学家对客家姓氏渊源开展了大量探索和研究。

据初步调查统计,约有近百个姓氏的客家人都编有族谱和家谱,无论繁衍国内各省,或播迁海外,历代子孙都继续编撰,为探索客家之“根”提供了第一手材料。

客家堂号、堂联对于研究客家迁徙史、发展史、社会心理与文化传统,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也为姓氏学和谱牒学提供了难得的宝贵资料。有如:

郑氏,堂号荥阳。堂联:荥阳世泽;诗礼家声。

潘氏,堂号荥阳。堂联:瓜山世泽;花县家声。

赖氏,堂号颍川、松阳、西川、南康、河南、积善。堂联:松阳世德;颍水家声。秘书世第;积善家声。

陈氏,堂号颍川、汝南、敦睦。堂联:东山世德;颍水家声。汝南世德;御史家声。柳溪源远;循铎声宏。

钟氏,堂号颍川。堂联:颍川世泽;太傅家声。荥阳世泽,花县家声。晋阳世泽;长史家声。

萧氏,堂号河南、蓝陵。堂联:文选南朝;勋隆两汉。

廖氏祖堂联:祖德溯三洲源远流长看此日人文蔚起;宗功承万石根深叶茂喜今朝景远维新。

广东花县《洪秀全族谱》所录宗祠对联:由嘉应徙杨梅,祖德宗功,经之营之,力图官禄之基础;籍花峰贯花邑,光前裕后,耕也学也,恢复敦煌之遗风。由嘉应居石坑,尊祖敬宗,长念馨香俎豆;迁花峰住官禄,光前裕后,宏开礼乐冠裳。(花县官禄土布洪氏宗祠壁联)作为维护世家大族特权和封建宗法家族统治工具的族谱家乘、堂号堂联,其可信程度是比较高的。

在有关客家姓氏的研究中,南迁的70多姓中有李、王、张、刘、陈、黄、胡、林、吴、沈、何、叶、杨、谢、魏、邓、钟、范、郑、宋、江、袁、冯、高、唐、韩、刁、蓝、丁、卜、庄、文、池、练、温、赖、廖、曾、汤、洪、侯、戴共40多姓为中原姓氏。丘、刘、练、鲍等姓氏以“河南堂”为堂号,邓、叶、曹等姓氏以“南阳堂”为堂号,周、范、沙、蓝、廖、尤等姓氏以“汝南堂”为堂号,赖、冯、陈、钟、韩等姓氏以“颍川堂”为堂号,均反映了客家姓氏与中原“河洛”的亲缘关系。

由于受中原传统文化的熏陶和不断颠沛流离,客家人最重家世谱牒,所谓“崇本报先,启裕后昆”,皆以谱牒为寄托依据。数次迁移的始因和路线都十分详尽地记述在他们的族谱中。

宋明以来,修谱风气盛行,这些延绵不断的姓氏族谱,不仅是各族氏源流、人物、经济、文化等的重要史籍,更是海外赤子寻根问祖的最有价值的依据。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福建省上杭县就开始了以闽西为主,涉及闽、粤、赣、台、川及海外客家人的散见于民间的客家族谱文献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在图书馆客家族谱有112个姓氏1400多种版本1万多册,成为闽粤赣三省乃至全国收藏客家族谱最多的公共图书馆,也是目前国内外唯一的客族史料馆。

河洛文化植根于海峡两岸同胞心中

2007年4月,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在参加新郑举行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时称自己是“河洛郎”。据专家研究考证,连氏同台湾的许多姓氏一样“根在河洛”。福建安溪人连良是大陆连氏迁台的开基始祖,康熙年间定居在郑成功驻兵故地台湾府城(现在的台南市宁马坊),一直延续至今,成为台湾一大名姓。

明清时期,郑成功收复台湾时带去大批中原士兵。清朝统一台湾后,由大陆渡海入台垦殖的百姓不绝于道,形成大陆向台湾移民的高潮。因此,台湾现有县志和谱牒中也不断出现台闽祖根在河洛的论述。

1988年,台湾出版了世著《台湾族谱目录》,收录多姓万余谱牒,这些家族开基祖,大部分来自中原河洛。台湾曾有一句俗话“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而福建则有“陈林满天下,黄郑排满山”之誉。其中,陈、林、黄、郑的根源均在中原河洛——陈姓源于河南淮阳;林姓源于河南卫辉;黄姓源于河南潢川;郑姓源于河南荥阳。 

近年来,许多台湾同胞已不满足于到广东、福建寻根,他们不远万里漂洋过海来到中原河洛寻根。有的是为寻觅中华民族之根到龙都淮阳伏羲太昊陵、黄帝故里新郑朝拜;有的为寻找林姓祖根到黄河北岸拜谒比干庙,有的到叶县祭扫叶姓得姓始祖——叶公,还有的为纪念大义赴国难,视死 如归,使江南人民免受战乱之苦的民族英雄张巡,到豫东重镇商丘“六忠祠”,到南阳朝“二忠祠”等等。某种巨大的亲和力和凝聚力,促使他们产生亲如一家的感觉。

台湾89岁高龄的星云法师是两岸及世界知名的佛学大师。他说:“我们都是河洛郎, 河南可以说是炎黄子孙的共同故乡,我60多年前到台湾时,就被人称为河洛郎。台湾在文化与佛教传承上与河南有着深厚的渊源,龙门石窟庄严无比,白马寺、少林寺、大相国寺、中原大佛闻名于世。”

如今,耸立在洛阳周王城遗址上的“根在河洛”大碑,是台湾同胞捐资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而耸立起来的。每年牡丹花会期间,凡是海外游子、台湾同胞,都会在五颜六色的牡丹花丛中流连忘返,并纷纷在“根在河洛”大碑前深情地合影留念。

据专家考证:在现代社会中,中国客家人是世界上分布地区最广的民系之一,也是人口最多的民系之一。据统计,在中国国内有客家聚居的地区,共19个省区,265个县市,其中纯客或基本纯客县市共41个,总人数约5500万。香港约有125万,澳门约有10万,台湾约有420万,约占台湾地区总人口的18.1%。国外的客家人遍布五大洲六大洋,分布在80多个国家和地区,总人口也应该超过了5000万。

历史已证明,无论是台湾同胞,还是在居住在海外的华人、华侨,虽然他们在世界上不同的地方,生活在不同的国度中,但是在中华民族姓氏的族谱上大都被记载着是河洛人。这种文化的认同感是挥之不去、永远保留在记忆深处的,是一种华夏文明的母体文化。应该说中原河洛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因,中原河洛文化是客家人的“根”。

侨报特约记者陈晓平 文/图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