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报纸>赣南日报>  绚丽多彩的赣南客家文化

绚丽多彩的赣南客家文化

作者: 出版日期:暂无 点击数:36

【地址】 地址1 地址2

【版次】第A05版(弘扬客家文化深化赣台合作讲座(渊源篇))

【入库时间】20130830

【全文挂接】

【全文】

围屋里的迎春魏玉敏摄

于都唢呐“公婆吹”特约记者康育生摄

客家文化是客家话的历史和现实的文化。客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广义来说,是指客家人在征服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自身中,在客家人求生存、争发展奋斗过程中,长期创造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被客家人认同和接受的精神成果的总和。客家语言、习俗、性格、气质、心态、思想、观念、意识及其载体;客家人物、建筑、服饰、艺术品、文艺及文献资料等,都是其具体体现。

■作者简介

周红兵,作家,常年研究客家文化,曾获全国省市优秀著作和论文奖。合编《赣州地区志》,参与《中国市县大辞典》等10余部书籍的撰稿。主编主撰《赣南概况》《赣南历代名人传》《名城赣州》《赣南正气歌》《南国风华——赣南人物传》。专著《客家风情》《赣南客家民俗风情》《客家姓氏渊源》《赣州经济地理》《虔城风流》《客家大观》《客家摇篮赣州》《客家饮食文化大观》等。

客家文化生成时空

客家是汉族一支重要而特殊的民系。其根在中原,之所以分布于今中国各省区以至世界各地,成为一个人口超亿、个性鲜明并举世瞩目的族群,主因其特殊的历史命运和生存空间所造就。客家文化的生成和发展,与这种独特的时空背景息息相关。

赣南自古至近代五口通商和粤汉铁路通车之前,一直是沟通中原与闽粤及延伸至海外的主要孔道,素称“五岭之要会,闽粤之咽喉”。客家主源7个时期的南迁和回迁汉族人:

汉人南迁始于先秦,客家先民及其文化发端于秦汉。二期始于东晋,因五胡乱华影响,中原大地狼烟四起,兵荒马乱,致使大批中原汉人纷纷南迁长江中下游一带,有部分入九江至鄱阳湖或溯赣江而至赣南。赣南是客家最早聚居地和发祥地即客家摇篮。三期肇于唐末,主因黄巢农民运动横扫河南至华南一线以东地区。四期起于宋高宗南渡,赣南增设6县,客家两宋于赣闽粤发展壮大。五期自明末清初,赣南又增设崇义、定南、长宁等16县。六期从清同治年间起,不少客家分迁于广东南路和海南等地,而参与太平天国运动者在天京陷落后多逃匿边远山区甚至远走异国他乡。七期是抗日时期,广东大批难民涌入赣州城及南片诸县定居,成为加入客家阵营“新群体”。

上述移民浪潮是客家与客家文化生成和发展之源。早期客家先民迁离中原之际,正值中原文化经历过汉唐盛世而达到高度成熟和灿烂辉煌阶段。汉人徙居前,赣南是林荫深郁、瘴气弥漫、猛兽肆行的蛮荒地,时居少量的古越畲瑶等土著族。客家在这相对封闭的空间生存和发展,其文化活动表现,除因顺应和改造移垦环境而须吸纳土著族文化之长外,更多的是客观上促使了对中原文化传统的固守与承袭。

客家文化特征

客家文化事象类举客家文化内涵

隋唐后随着客家民系的发展壮大,客家文化意识也同步凸现。

崇文重教是客家文化意识主要表现,其核心精神是儒家的“人文精神”。晋道教领袖葛洪在赣南开坛布道并著成千古奇书《抱朴子》,说明赣南时已汉化。唐赣州已有蜚声海内外的文化标志——郁孤台;马祖长期驻锡赣南弘法创丛林,成佛教中国化开山祖师;杨筠松南徙并定居赣南创传赣派风水文化,而成赣派风水祖师。重教兴学渐成风气,耕读并举为客家基本生活模式。宋孔宗翰创建八境与苏东坡创作八境诗使赣南成八景文化发祥地。时创建南安府学、赣州府学和9所县学,还建有石城琴江书院、南安道源书院和赣州濂溪书院。理学开山祖周敦颐号濂溪,讲学于南安道源书院和虔州玉虚观,传播理学使教育蓬勃发展。周敦颐写下了脍炙人口的《爱莲说》,并勒石刻碑,至今赣州尚存濂溪书院并有濂溪路。其学生理学代表人物程颢和程颐,声名与尊师齐并称“周程学派”。赣南成理学发祥地。理学、心学哲思的参天大树,庇护着客家文化的发展。

重教兴学以赣县为例,宋有濂溪书院,明有阳明书院,清有爱莲书院、先贤书院、义泉书院等。这种承传自古代文化思想,主导于客家文化意识的“人文精神”,并没有由于时空的变迁有所削弱,而是因客家在千百年来所经历的民族苦难和流移转徙的艰辛磨难,更加强化了。

客家文化堪称中华正宗传统文化,因为源自赣南的“程朱学派”理学在明清两代被提到儒学正宗的地位。后世客家人将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而同时期的中原地区,由于受蒙古文化、伊斯兰文化、满文化等草原文化的冲击,中华传统文化发生变异。所以,客家文化是正宗的、没有断层的中华传统文化。

客家文化事象类举

客家方言

汉语可分普通话、粤、客家、吴、闽南、闽北、湘、赣语八大方言。语言学大师王力认同客家话是周朝官话,以《诗经》音韵为证。著名学者郭沫若更肯定客家话是保留古汉语最多的方言。客家话分广东梅县话、福建长汀话、江西赣县蟠龙话和广西桂南话四大支系。

赣南城乡居民虽同说客家话,各地口音却是有差别的。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先辈来自不同的祖籍地和在迁徙的途中曾有过不同地点的滞留,因而各自承袭各自先辈不同的口音。据口音类型赣南分3个语区:(1)赣县、南康、大余、信丰、上犹、崇义、于都、兴国为一语区。这语区人数最多,约占赣南总人口70%。赣南客家话,是指这赣县蟠龙方言为代表的客家话。(2)龙南、全南、定南为受粤东方言影响语区。(3)瑞金、会昌、石城、寻乌、安远、宁都为受闽西方言影响语区。

客家话与别的汉语语种相比,有明显特点——其保留的古汉语的成分特别重。如,把“穿衣”叫“着衫”,“吃饭”叫“食饭”,“回家”叫“归”。“食”“归”“着”“衫”等在古汉语是日常用词,普通话只用于书面语。

客家俗文学与亚文化

客家文明程度素来较高,俗文学与亚文化渗透于日常生活里。劳作之余,数人相聚,便谈天说地、讲古论今,传说、故事、笑话很多。各村皆有善于讲故事、说笑话,擅长吹拉弹唱,精于红白喜事的人。

客家俗文学,可分为:歌舞类,包括山歌、儿歌、小调、彩词、酒令、说唱、音乐、舞蹈、灯彩、戏曲、礼仪程式等;说话类,包括传说、故事、笑话、祝词、谜语、谚语、歇后语等口头文学;文书类,包括对联、书法、绘画、柬贴、契约、祭文、碑文及民间应用文。

客家亚文化,可分为:饮食类,包括菜肴、茶点、小吃、酿酒等;服饰类,包括刺绣、印染、缝纫、首饰打造等;器具类,包括竹木工艺、陶瓷、彩绘、纸扎剪贴、各种编织等;建筑类,包括设计建造、雕刻、装饰等;园林类,包括花木培植、装点布置等。

譬如山歌是客家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俗文学形式。其有独特的旋律、调式和歌词格律。又如采茶灯发源于信丰、安远等地,流布四方。每逢新春佳节、庙会、修谱、打蘸等民俗活动时节,舞灯、唱戏、跳觋、舞狮等诸多俗文学、亚文化形式纷纷“登台表演”。

明朝中叶,赣南茶区采茶女边采茶边唱山歌以鼓舞劳动热情,茶区流传山歌称为“采茶歌”。由采茶歌和采茶灯演唱发展成为赣南采茶戏。其表演欢快,诙谐风趣,载歌载舞,喜剧性强,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客家婚嫁,就是以一对男女结合为载体的俗文学与亚文化的一场集中演示。

饮食文化方面,南安板鸭、赣南脐橙、南康甜柚、会昌米粉等已成为驰名中外的名优食品。赣南美食容南北珠联璧合的因素,而彰显出独特风味:一是取料广泛,博采众长。除常用原料外,喜爱择用鱼类、家禽及山区山珍和土特产品。二是味感丰厚,辣中见特。除香辣鲜咸,原汁原味外,集南北风味之大成,融入了脆、嫩、酸、甜的质感和味觉元素。三是厨艺精湛,刀工细腻。在烹技上考究又注重刀工,形态多样。四是美食多样,面对百客。既有筵席菜,喜庆团聚菜,也有普通家常菜,以及各具特色的传统茶点、风味小吃。而四星望月等几十道名菜佳肴典故更是文化品位甚高。

客家堪舆文化即风水文化亦是源发赣南。风水文化自唐末杨筠松南迁随客家先民带到赣南,创传成镀上了浓郁的客家文化色彩的赣派风水术。客家风水文化在全国独树一帜,成为一个影响全国的流派。时常有众多风水爱好者来赣州祭祖朝圣。

由上可见,客家文化是客家以儒家、宗教、古越等多种文化成分相结合培育出来的独特文化。现有赣南采茶戏、兴国山歌、于都唢呐“公婆吹”、石城灯彩、信丰古陂“蓆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项,首创革命现代戏的东河戏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7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32项。

客家建筑

赣南客家古民居有两种主要类型:“厅屋组合式”民居,“围屋”。

“九井十八厅”是厅屋组合式民居代表。其房间多则近百间,少的有二三十间,横屋还有厨房、厕所、猪牛鸡圈等。双合最高大厅门上匾额书“清河世泽”“江夏渊源”等,称门榜或门匾,昭示郡望或门等。其整座建筑群中,栋栋相通,房房相连,居民晴天可晒日,雨天不湿鞋,具有冬暖夏凉,通风遮光,舒适安全的特点。

在世界建筑史上堪称一绝,以体量巨大、防卫功能完备,集家、堡、祠于一体的客家民居中,世人公认的赣南方形围屋,是有形客家文化中的代表与象征之一。围屋是东汉中后期中原庄园主的典型住宅形式——坞堡。至宋代以后已甚少。然而南迁的客家把中原渐消亡的这种建筑于赣南复制,故学术界称围屋是“汉代坞堡的活化石”。曾遍布赣南的围屋是客家长期生息繁衍、耕战结合的聚居城堡,多于战争年代被拆毁。尚存600多座,龙南就有375座。

围屋颇具深厚的文化内涵,使历史学家、民俗学家、诗人、艺术家们乃至游客为之陶醉。这些古围屋,作为中原汉代坞堡建筑的传承,亦被学界称为“东方的古罗马”,走进围屋就如走进古城堡,走进了客家文化的中心。

客家文化内涵

客家文化为延续和光大中华传统文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中华文化百花园中,其独具特色,令人瞩目,主因是其很大程度上延续和承袭了古中原文化的传统。诸如方言保留许多古汉语成份、习俗类同中原古风,民居布局讲求次序等儒家伦理的现象。然而,客家文化的地位和影响远不仅此,更主要的还在于其从中原文化演变而来的漫长历程中,能够不断随客家经常改变的徙居环境而调整,甚至吸收其他族群文化之所长,既传承、光大和发展了传统文化,又充实和丰富了客家文化的内涵,使得客家文化更加博大精深,光彩夺目。

客家文化意识既带有浓厚的人文理想色彩,又富于求实的精神。

重名节,薄功利。客家视个人名节比钱财更重要。对个人的不仁不义,对祖先、父母的不敬不孝,对夫妻之间的不忠不节,对国家民族的背叛,及男盗女娼、懒惰、赌博等行为都被认为是不道德的、有辱祖先、有损人格和气节的。客家常言:“人带面目树带皮”“莫做亏心事,莫贪不义财”“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重孝悌,薄强权。流迁的苦难,外出谋生的冒险犯难,使客家强烈企盼和衷共济、平等友爱,使客家强烈愤恨为富不仁、待人不平等。

重信义,薄小人。客家把信义视为社会交往中为人处事的基本品德,并作为判别朋友或“小人”的价值标准。流落他乡谋生,为求生存立足,客家首先是以信义取信于人。客家把一切损人利己、欺诈、蒙骗、陷害、背信弃义的行为看作是“小人”之举。

重文教,薄无知。客家认为读书才能识理、明志,才能有出息。客家人口膨胀,山多田少,生产落后,人们大量外出谋生,文化知识成为谋生的主要手段。客家有口头禅“有子不读书,不如养头猪”。

质朴无华的风格。客家大本营地区简单小规模的农耕生活处于简单的、粗放的状态。客家从日常饮食起居,到年节岁时;大到民居建筑,小到衣着物用,无不体现出崇拙尚简的风骨。

务实避虚的精神。客家常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切实反映了求真务实的精神。这种根植于农耕文明基础上的务实精神,不仅体现在客家的现实生活中,而且还牢固地植根于客家的深层意识之内。

反本追远的气质。客家强烈的祖先崇拜意识,使客家各种文化事象,无不带有古韵。比起吴越文化的新潮、中原文化的沉勇、荆湘文化的神秘来,客家文化执著的是一种民族历史的深沉和凝重。其没有吴越的灵秀,没有中原的雄浑,也没有荆楚的浪漫,但却熔铸了民族文化的历史纵深感,凝炼了民族历史遗产的博大气派和精深气质。

浓厚乡土的情结。“乡土情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特征之一,更是客家传统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人们生于斯长于斯,对乡土有无限的眷恋之情。千年流迁客家,对故土的思念又是那么甜蜜、深沉。乡土情结,灌注在中华传统文化之中,渗透在客家文化之中。

客家以悠久而光荣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即客家精神立世,更以近现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引起全世界的注目和赞叹,被海内外权威高度的赞誉。美国著名教授韩廷敦氏说:“客家人的历史,很值得研究,许多有眼力的人,不说过么,他们是今日中华民族里的精华。”客家,无论遭遇千难万险,总是那么昂扬奋发,那么坚忍不拔,客家无论走到什么地方,都能以其灿烂的客家文化、开辟出崭新的春天。

赣南这块浸透千年客家文化的神奇之地,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的发祥地,红色文化及苏区精神的主要发源地。加上如前所说的,客家与客家精神发祥地——客家摇篮、佛教中国化发祥地、赣派风水文化发祥地、八景文化发祥地、理学文化发祥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中国围屋之乡、中国根艺之乡等,赣南客家文化确是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灿烂辉煌。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