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赣南客家文化旅游的SWOT分析
-
作者:周思超
期号:第3期
来源:三江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化旅游 客家文化 SWOT分析 对策
-
描述:依据文献、网络、报纸等资料,通过SWOT分析法对赣南客家文化旅游进行了优势、弱势、机遇以及威胁四个方面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鼓励建立旅游微型企业、完善税收机制、全民营销、全力申遗的可行性建议。
-
梅州山区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
作者:周英华 刘聪英 李小琴 袁凌芳
期号:第2期
来源:临床护理杂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急诊室 医院 护士/心理学
-
描述:目的了解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为寻求提高护士心理健康水平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梅州山区4所医院共88名急诊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梅州山区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水平明显高于全国常模。结论护理管理者应在继续发扬客家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要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促进护士的心理健康。
-
广西象州县壮族语言使用状况与民族心理分析
-
作者:李文波 刘静
期号:第4期
来源:经济与社会发展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壮族 语言 使用特点 心理分析
-
描述:广西象州县以壮族为主 ,区域通用语言为壮话和桂柳话以及客家粤北话 (又称麻界话 )。文章通过分析语言使用状况的调查结果 ,总结出象州壮族在语言使用上具有以下民族心理 :(一 )开放性 ;(二 )自觉的本民族语言传承意识 ;(三 )具有本民族的“语言情感” ;(四 )在双语使用中具有语言自卑心理。
-
广东汉乐的传承与传承人的研究分析
-
作者:张利珍
期号:第6期
来源:音乐创作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广东汉乐 传承 传承人
-
描述:广东汉乐是广东客家民间器乐乐种系列的统称,它与广东音乐、潮州音乐并列称为广东三大民间乐种,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音乐的代表性乐种。千百年来,广东汉乐的传承都是以人为载体,由传承人的口头传授而得以代代传递、延续和发展的,本文通过广东汉乐传承人的历史与现状,对广东汉乐的传承方式和传承途径作研究分析。
-
客家民俗艺术符号产生的条件分析
-
作者:罗力生
期号:第10期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俗 艺术符号 产生条件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
描述:客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客家民俗艺术符号更是客家文化的重要体现。客家民俗艺术符号积淀了勤劳的客家人的生活感情和对生命的体验,其产生有必然的条件。本文在阐述客家民俗艺术符号特点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客家民俗艺术符号产生的内外部条件。
-
叹客家人文源远盼坪山奋发向前——《客行天下》文艺演出侧记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侨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记者 郑俊生
《客行天下》演出精彩绝伦。
这是一个思绪飞扬的夜晚,这是一个心灵震撼的夜晚,这是一个激情澎湃的夜晚。和着悠扬的音乐,伴着不停转换的灯光,艺术家们的深情演出动人心魄,全场观众的情感、思绪一次次被激活。昨晚,一个多小时的《客行天下》文艺演出环环相扣、高潮迭起
-
周章新在调研国有文艺院团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时强调 促进客家文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李少凤)8月21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周章新先后深入到市山歌剧团、广东汉剧院调研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随后召开座谈会,听取两家院团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情况汇报,并就改革后如何更好发展进行探讨座谈。著名艺术家、广东汉剧传承人梁素珍和部分文艺界专家参加了座谈会。
据了解,按照中央和省的部署,我市不
-
台湾客家运动之政策分析
-
作者:宋学文 黎宝文
期号:第3期
来源:人文及社会科学集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政策 客家 治理
-
描述:」(governance)之探討,對於客家運動由社會運動演變為客家政策其背後的決策過程,作相關分析,為客家研究提供一個與政策制訂相關之研究途徑。為達到此研究目的,本研究主要透過政策科學中的「治理」概念與3i模型,建構一套動態的分析架構,來說明目前1988年迄今的客家政策形成過程。
-
美浓纸伞彩绘文化元素之分析及其应用
-
作者:欧纯纯 何明颖
期号:第14期
来源:兴国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 文化元素 文化意涵 客家文化 美浓纸伞
-
描述:纸伞彩绘时,这些文化元素的图象類型及其意涵。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将透过次级资料分析法、歷史分析法、田野调查法來进行处理。一方面针对过去研究美浓纸伞之相关文献进行探讨,一方面直接到美浓纸伞厂进行观察
-
从还我客家母语运动论母语受教权之宪法保障
-
作者:范梦婷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运动 母语受教权 母语教育 语言权 客语 加拿大 新加坡
-
描述:策、法律、教育等方面落實。
其實這一切的發展緣由,可說與台灣歷史演進息息相關。本文第二章認為,由於台灣歷經百年「國語運動」的影響,造成閩南語、客語、原住民語不小的傷害,以致台灣各族群無法順利傳承自己族群的母語,而期望能依靠政策和教育的協助。終在80年代,政治民主化、台灣解嚴之際,社會運動崛起,各團體紛紛走上街頭發聲;終於客家人也在做「社會隱形人」多年後,亦開始走上街頭爭取自身族群的利益,提出「母語教育、客語在媒體發聲、刪除廣電法第20條對方言的限制」等主張。自此,「客家運動」主導了台灣客家發展的路線。
雖然該三大主張終於被政府逐步地實現了,但是針對母語傳承最重要的「教育」卻發生了在國中小客語「開課不佳」的現象,讓客家人非常擔憂客語的流失,頻頻要求希望能透過法律來保障。然而,在各方紛紛提出相關語言立法草案之際,筆者以為應該先回到基本面來討論。在制定法令之前,應先討論我國憲法有無針對母語受教權明訂保障規範?其次,現行母語教育所依據的法令是否有所缺失?乃本文第三章要討論的範圍。
第三章中,吾人肯認母語受教權即使不能明列憲法第21條「國民受教權」的保障範圍,也應該肯認為我國憲法第22條「其他自由權利」的保障規範內。再就母語教育的現行法令而言,吾人認為有規範不足、配套不全,甚至恐有違憲的問題,實有待相關單位重新檢討修正的必要。至於修正的方向,本文第四章介紹了「加拿大」與「新加坡」在憲法上關於語言權的規範,以及兩國值得我國學習的母語教育制度。
第五章呼應前文,認同母語受教權乃人類個體發展與族群認同建立的重要人權,有必要在憲法上受到保障,更應該以法制加以落實,惟需注意該權利與其他人權的扞格,以及國家行政資源分配的合理性。另外,針對現有的法令與教育制度仍有必要盡速修正檢討,可多參考新加兩國值得效法之處。最後,提出個人感想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