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遵宪的“我手写我口”与客家文化
-
作者:周晓平
期号:第2期
来源:武陵学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我手写我口 ” 黄遵宪
-
描述:作为“诗界革命”宣言的诗歌理论“我手写我口”,深刻地彰显了中国诗歌发展的最基本方向,是黄遵宪“言文一致”与书面语改革的最早诉求.客家民间文学的特质、客家先贤诗歌创作的传统,是黄遵宪“我手写我口”文学思想背后隐藏的客家文化背景.
-
2013美加客家艺文巡演8月温哥华开演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四海客凤]
由加拿大温哥华台湾客家会承办的“2013美加客家艺文巡演”,8月在加美五大城市展开巡回演出。8月15日晚在温哥华首站上演的,是由台湾的荣兴客家采茶剧团带来的经典客家大戏《鸳鸯榜》。据了解,该客家采茶剧团多次前往世界各国巡回公演,将传统客家采茶戏推向世界舞台。另据客家风情网报道,8月12
-
壮区里的客家:以广西上林为个案:壮族与客家关系研究之三
-
作者:袁丽红
期号:第4期
来源:广西民族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壮区 客家 文化认同 互动
-
描述:在壮族人口占大多数,客家人口较少的壮客杂居地区,客家人入乡随俗,较多地受到壮族文化的影响,他们在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都吸收了很多壮文化的因素.同时,由于客家有较强的自我文化认同,加上他们在经济发展上的优势,又使得客家文化能较好的得到保存,并且以他们的生产模式带动着当地经济的发展.
-
钟理和创作中的客家书写--以《笠山农场》为例
-
作者:申亚楠
期号:第1期
来源: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笠山农场》 生活景象 客家女性 客家风俗 文化特征
-
描述:钟理和作为客籍作家,始终把客语作为其思考语言进行写作,在其长篇小说《笠山农场》中,描绘出了客家人的生活环境,塑造了传统客家人的典型形象,呈现了客家民系独具特色的民俗。这不仅呈现出客家文学内容的丰富多彩,同时有助于我们更加贴切、深入地了解客家人的真实生活景象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
“双音现象”与外语教学
-
作者:杨伟钧
期号:第6期
来源: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双音 汉语普通话 外语教学 英语元音 声调 入声 收尾 闽方言 北方方言 英语语音
-
描述:,其中尤以语音为甚。据统计,语
-
广东 海峡两岸三地音乐人交流客家流行音乐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四海客风]
8月25日晚,海峡两岸客家流行音乐交流演唱会在美丽的世界客都——梅州举行。大家共同交流客家流行音乐,切磋技艺,共叙两岸情谊。来自台湾客家情歌王子、金曲音乐人游兆棋,台湾金曲歌手萧宝环,台湾金曲音乐人、2011年获第22届金曲奖最佳客语专辑奖、最佳客语演唱人奖提名戴士尧,广西客家音乐茶
-
洛带 西部客家第一镇
-
作者:东方晓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被誉为“中国西部第一镇”的洛带镇,地处成都东郊的龙泉山脉西麓,一面靠山,三面临川,素有“东山重镇”之称。明清以来,这里成为外省移民的主要入籍地,特别是清初“湖广填四川”,相继迁入的有广东、湖北、江西、陕西和山西等省的移民。由此使得这里南北移民杂处,南腔北调共存。现存于街上的“广东会馆”、“川北会馆”
-
广东梅州客方言词汇内部差异比较研究
-
作者:李玉娇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梅州客方言 词汇 差异 一致
-
描述:其内部差异的成因。特别是对与外省市接壤的周边各县的词汇进行考察和分析,因为这些县市或是交通阻塞,与外界交流接触少;或是与外界经济文化交流较多,受到强势方言粤语的影响;或是与潮语区的县市比邻,受潮
-
“客家之歌”桃园举办
-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台北2月23日电(记者连锦添)“客家之歌·桃园春风”大型电视综艺晚会22日在台湾桃园县成功举行。
晚会由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福建省龙岩市政府、桃园县政府等主办。桃园县是台湾客家第一大县,客家人口超过百万人。演出当晚桃园县体育馆内涌进近万名热心观众。演出节目有龙岩汉剧团和台湾煌乐舞蹈团共同演绎的
-
莫让客家文化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消亡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笔谈】
陈季冰
作者陈季冰,上海市徐汇区人。著名媒体人,《上海商报》评论版主编。本文选自其“乡野文化记忆碎片·之三”《 系客家人》。
提示:客家文化它不像书法、昆剧或徽派建筑、杨柳青年画那样,属于一种单一的文化艺术门类;它实际上是一种“活”的生活方式,它的保护和传承也只可能融会于日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