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歌交响化赋予客家山歌新魅力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核心提示 客家山歌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也是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项目。如何才能让这颗明珠更加璀璨、耀眼?在罗湖区委宣传部和罗湖区文联26日联合承办的“客家山歌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上,海峡两岸专家就客家山歌的传承与发展进行了深入研讨,大家一致认为,客家山歌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必须让其得
-
通过创新和招商把客家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 梅州:打造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坐落在世界客都梅州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第四届中国梅州(国际)客家山歌文化节将于12月17日至19日在梅城举行,与此同时,中国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也将正式在梅州挂牌,这是广东第一个、全国第五个国家级的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对于“世界客都”梅州来说,这也是继中国客家博物馆落户之后的又一块国字号的“金字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梅州客家山歌 山歌一声山水绿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客家山歌远传扬,
条条唱出情意长;
条条唱出郎心事,
声声唱出妹衷肠。
越过岭表的绵延丘陵,我们来到梅州。在此地寻找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山歌。不必翻山越岭到丛林深处祈求巧合机缘,更不必花百多大洋专门去听表演专场,就在梅江边上,几个老人随便一聚,唱了千年的调子夜
-
高屋建瓴的精辟著论——读《论汉族客家民系》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 林仁芳
参与客家工作多年,我得以经常阅读客家研究方面的各种文集。最近,新读林开钦会长的《论汉族客家民系》一书,深深地为之所吸引。
《论汉族客家民系》是一部在新的历史进程和背景下,全面系统论述客家的重要著作。作者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对客家的基本问题和客家研究的重大问题进行了科学的论述。
-
以客家饮食文化为纽带架好宁台交流合作之桥
-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连允东
宁化客家祖地饮食文化,据笔者近年的调查研究表明具有创造性、丰富性、山野性、实在性、民俗性等五种特性。尤其是丰富性较为突出,大致有五大类百余种美食。但宁化客家美食目前还存在:名气不广,挖掘不深,品牌不足,规模不大,品质不高的现状。追根溯源,宁化与台湾在历史上就有“血缘”和“文缘”相连的资源
-
结合客家与东南亚风格,东莞凤岗现存最好排屋楼侨屋观合楼交政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观合楼是现存最坚固的排屋楼。
凤岗排屋是当地客家文化的典型代表。
观合楼上的青绿色琉璃柱。
墙上的雕花
6月16日,东莞凤岗镇观合楼楼主的后人正式将祖居交由政府管理,成为凤岗接管的第一座私人产权排屋楼。凤岗是广东著名的侨乡,现存华侨出资建造的排屋楼1
-
白蕉镇的客家咸茶摈弃了传统擂茶中的荤食,只保留了素食部分,
-
作者:刘京名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平日里乡邻小聚,也都是煮上一锅咸茶,大家一起分享。
客家咸茶用茶叶、花生、黄豆、芝麻和蔬菜制成。
(六)斗门客家咸茶
发掘地:
斗门区白蕉镇
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咸茶(2010年6月被列入珠海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茶文化,在广东最风行是广
-
梅州着力打造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2008年3月24日,在解放思想大潮中,梅州成功召开了一场让全广东感到震撼的“绿色崛起”高峰论坛,在专家、学者、传媒的共同努力之下,绿色的经济生态,绿色的政治生态,绿色的文化生态,绿色的社会生态成为论坛最热议的话题,一时间,梅州山区被浓郁的绿色崛起氛围沾染得春意盎然。广东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了这次高
-
客家文化资源与大学生诚信、成才、成功特色教育
-
作者:李俊夫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实效性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思想教育过程的生命力和战斗力所在。当前,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就要努力拓展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式,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近年来,嘉应学院坚持结合学校实际、立足梅州当地、弘扬客家文化,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客家优秀传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