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成立“中国民族学与人类学委员会客家学专业
-
作者:嘉客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学研究 专业委员会 中国民族学 中国人类学 研究院 学院 研究团体 学科建设
-
描述:2012年12月7日,我国首个全国性客家学研究团体一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客家学专业委员会在我校揭牌成立,这标志着客家学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对促进客家学研究和学科建设将产生深远影响。
-
台湾客家汉族手肤纹学研究
-
作者:陈尧峰 张海国
期号:第5期
来源:解剖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肤纹 体质人类学 客家人
-
描述:结论建立台湾客家人的手纹数据库,对台湾客家汉族手肤纹作详尽的调查,为医学、遗传学和人类学等提供了较完整的肤纹数据。
-
“美浓学”的研究基础
-
作者:萧盛和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口密度 国内外 学者
-
描述:由于美浓镇是南台湾客家人口密度最高的区域,因而吸引不少国内外学者对其作深入的研究。近年来甚至有学者提议建立“美浓学”,使之成为学术上探讨的一个课题。兹将有关美浓研究的论文整理简介如下:[第一段]
-
以粤东客家文化为题材的陶瓷艺术品的设计与创作
-
作者:熊青珍
期号:第6期
来源:江苏陶瓷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陶瓷艺术品 客家民居 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文明 地方文化 世界文明 艺术作品 粤东 客家人
-
描述:学专业的角度
-
中国客家学专业委员会成立简况
-
作者:暂无
期号:第2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专业委员会 客家 中国 学科建设 民族学 人类学
-
描述:2012年12月7日,我国首个全国性客家学研究团体——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客家学专业委员会在我校揭牌成立,这标志着客家学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对促进客家学研究和学科建设将产生深远影响.
-
学做客家擂茶
-
作者:张弛
期号:第11期
来源:小学生作文辅导(作文与阅读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擂茶 客家 花生米 体验 青草 特色 暑假 身体健康 味道 清热解毒
-
描述:今年暑假里的一天,我在外婆家里学习做客家擂茶。擂茶是我们客家流传千古的特色小吃,大家都喜欢吃。可是,你别以为它的做法简单,其实学了才觉得做这种小吃也很不容易。我在今年的暑假里,就有这样一次学做擂茶的既辛苦又快乐的体验。那是一个闷热的下午,我和
-
海洋社会学与岭南文化:兼评张开城先生《海洋社会学概论》
-
作者:戢斗勇
期号:第6期
来源: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岭南文化 社会学概论 海洋文化 文化研究 珠江三角洲 客家文化 潮汕文化 中原文化 珠三角 沿海地区
-
描述:海洋文化与社会书系”的一部主要著作,由海洋出版社出版了。这是国内第一部海洋社会学专著,构建了一个全新的海洋社会学体系,是海洋社会与海洋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书中的一系列见解,对岭南文化的研究具有启发性的意义。因此,为了弥补岭南文化研究存在的缺陷,本文参考《海洋社会学概论》一书,从海洋社会和海洋文化的角度
-
台湾客家学初探
-
作者:刘焕云
期号:第2期
来源:汉学论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客家人 客家文化 客家学 客家 客家人 客家文化 客家学
-
描述:政府重视台湾多元文化之现况,落实宪法尊重多元文化的政策,於行政院成立『客家事务委员会』,专责推动客家相关事务。台湾的客家学日渐受到重视,成为爱好客家文化人士所关注之显学。本文即对台湾客家人、客家文化发展史及台湾客家学之发展,做一现象学之分析,并指出台湾客家学未来发展之方向与前景。
-
人类学与客家研究的对接与深化
-
作者:周建新
期号:第1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研究 人类学 客家文化 历史学 客家人 地域文化 田野调查 理论与方法 族群文化 生态学
-
描述:客家文化既是一种地域文化,又是一种族群文化。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意味着客家研究需要多学科知识诸如历史学、人类学、艺术学、语言学、建筑学、经济学、生态学等的整合与补充。历史学与人类学对客家研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比而言,人类学对于客家研究的意义更没有受到重视,实际上,客家的族群属
-
客家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
作者:李逢蕊
期号:第5期
来源:龙岩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学研究 回顾 论析 前瞻
-
描述:回顾改革开放30年客家学研究的历程与成果,宏观地论析了客家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客家文化的社会功能、客家民系交融以及客家学学科建设等问题,展望客家学研究的前景,强调应加速构建客家学理论体系,把握科学的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