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4667)
期刊(3671)
学位论文(1054)
图书(779)
会议论文(213)
视频(210)
图片(5)
按栏目分组
报纸 (4667)
期刊 (3671)
学位论文 (1054)
图书 (779)
会议论文 (213)
视频 (210)
图片 (5)
按年份分组
2014(4991)
2013(971)
2012(1035)
2011(1002)
2010(815)
2009(455)
2007(235)
2004(74)
2003(50)
2002(27)
按来源分组
其它(1531)
梅州日报(1305)
三明日报(247)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3)
中华民居(9)
广东史志(8)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6)
艺术探索(3)
风景名胜(2)
新湘评论(1)
打造客家族群的精神原乡:永定县加快推进对台交流合作典型县建设
作者:丘发添  期号:第2期 来源:中国统一战线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交流合作  永定县  客家风情  客家土楼  客家族群  精神原乡  世界文化遗产  台湾当局  客家文化 
描述:家人的主要祖地和聚集地之一.坐拥世界文化遗产"永定客家土楼"的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就是著名的"客家故里",是台湾客家人祖籍在闽西人口最多的一个县.
清代御史郑士超事略
作者:罗天木 黄远奇  期号:第4期 来源:广东史志.视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御史  清代  进士  科举 
描述:中二凤”。典型朝野,古今传颂。
“西晋洛京:客闽台根亲文化圣地”说略
作者:徐金星  期号:第1期 来源: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西晋洛京  客闽台  根亲文化  圣地 
描述:闽南人、台湾人既有血脉传承渊源关系,又有文脉渊源传承关系。至今尚存的京城遗址、太学遗址、辟雍碑等,都是西晋洛京难得的实物遗存。河洛文化是典型的根亲文化,西晋洛京是客、闽、台人最理想、最具代表性的“根亲文化圣地”。
从广西陆川客家方言词汇看客家文化
作者:徐雨娴  期号:第8期 来源: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广西陆川乌石镇  方言词汇  客家文化 
描述: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忠实地反映着使用该语言的社会群体的民俗文化。广西陆川乌石镇客家方言词汇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样式,典型地反映了客家迁徙历史、山居生活、客家信仰和避讳心理等重要文化现象。
手工造纸与客家族群文化研究―以“连城宣纸”为例
作者:许婧  期号:第4期 来源: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手工宣纸  客家族群  发展和传承 
描述:闽西山区的客家人。这种状况使手工造纸在闽西山区的发展过程中是重要的推动力量,给当地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连城宣纸”是其中的典型个案。
马来西亚沙巴州的客家人:关于移民、认同感、文化标志的初步报告
作者:河合洋尚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马来西亚  中国移民  客家人  文化标志  巴州  认同感  东南亚地区  中国大陆 
描述:他们是在什么时候、为什么要从中国移民,他们的主要祖籍地在中国哪里,他们是否有强烈的客家意识,或者沙巴典型的客家文化是什么等。
定光佛信仰的民间文化基础及其现实意义
作者:林清书  期号:第1期 来源:武夷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定光佛  郑自严  民间信仰  人性反思 
描述:定光佛信仰是佛教与道教、民间信仰融合的典型个案;是客家文化形成和传播研究的重要内容。研究定光佛信仰在提炼传统文化精华、促进现代人性反思和人文科学建设等方面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搬运工的群体特征研究——中国东南沿海散工典型个案研究之二
作者:周建新 周大鸣  期号:第4期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搬运工  男性  “自由”  群体特征 
描述:在散工群体中,搬运工可以说是最为活跃、最有意思也是最为“自由”的一类。搬运工的这种“自由”是相对的,是他们不愿安于现状却又不得不安于现状的现实写照。搬运工另一个突出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他们工作相对自由,生活来源并不稳固,但同自己的老乡和朋友关系密切,有一定的势力范围和工作原则,具有一定的组织性。
东莞清厦客家围村文化探究
作者:姜磊  期号:第8期 来源:兰台世界(上旬)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先民  文化探究  建筑形式  东莞  文化内涵  历史信息  广府文化  中西结合 
描述:清厦客家围村是粤中地区客家建筑的典型,文化内涵深厚,历史信息丰富;它脱胎于粤东北、赣南的客家建筑,又与其有明显的区别;它既带有客家先民原住地和途经迁徙地的文化烙印,又吸收了岭南广府文化极强的建筑形式,进而受客侨文化影响,中西结合,在客家建筑中独树一帜。
从祠堂看潮汕文化和广府文化
作者:陈雪峰  期号:第2期 来源:潮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祠堂  中国传统建筑  民俗文化  潮汕人  重要组成部分  潮汕地区  宗祠  饶平县  潮安县  大系统 
描述:祠堂,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省民俗文化可分为潮汕、广府、客家三大系统,三大民俗文化中,祠堂都占据重要位置。潮汕人集中居住的地区,祠堂密布,饶平县黄冈镇霞绕乡的奉先堂、潮安县彩塘镇的丛熙公祠是典型代表。原先的广府地区以广州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