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443)
期刊(159)
学位论文(82)
图书(7)
视频(6)
会议论文(4)
图片(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443)
期刊 (159)
学位论文 (82)
图书 (7)
视频 (6)
会议论文 (4)
图片 (1)
按年份分组
2015(6)
2014(237)
2013(95)
2012(88)
2011(87)
2010(64)
2009(40)
2006(10)
2004(7)
2000(2)
按来源分组
梅州日报(96)
客家研究辑刊(5)
歌曲(2)
南方文坛(2)
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1)
小学生天地(高年级版)(1)
上海调味品(1)
旅游时代(1)
闽台文化交流(1)
当代文坛(1)
客家农耕礼俗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谢文娟 客家农耕礼俗起源甚早,它形成于客家地区贫穷落后的生产、生活条件,它是客家人的一种精神追求和心理愿望,同时也体现了客家人勤劳、善良、虔诚、朴实的民风民俗。随着人们对传统农耕文化的不断尝试和创新,客家地区形成了以下各种形式的农耕文化礼俗。 打禾秧礼俗 在客家农村,每年清明前就会进行早
客家菜的特性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品食论道】 说到客家菜,虽然算不上中国八大菜系,但源于客家人遍布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客家菜,也随着客家游子的脚步,传遍大江南北,以其特有的质朴气息,丰富了人们的味蕾,为中国味道添加了一剂并不浓烈却又耐人寻味的作料。 常言道,饮食文化承载着民族文化。客家菜的特点恰恰暗含了客家人的几大特性。 第一,质朴
水墨客家
作者:廖君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我的客家 我朴素的客家 是一件华夏子孙从中原背到南粤的传家宝—— 一幅气韵极致、境界超然的水墨国画 墨即是色,水晕墨章 安静的山水 却听得见怦然心跳 是的 我们客家的史诗中 离不开两个字——“迁徙” 然而在这看似颠沛的画卷背后 隐藏着客家人低调的骄傲 骄傲我们跋涉的脚步是如此的淡定 披荆斩棘,欢歌笑
央视客家足迹行 拍摄非洲客家人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中央电视台摄制组在留尼旺圣丹尼市拍摄。 本报讯1月17日至2月5日,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客家足迹行”非洲摄制组一行7人,在梅州市侨联相关负责人的带领下出访南非、毛里求斯、留尼旺寻访拍摄客家迁徙历史,并通过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向全球连续播出。 为彰显客家人开拓创新、勇于进取的精
客家服饰装束
作者:方芳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各种花帽,女人戴满额、绉纱。 清以后,青年男人改穿对襟便衣,老年男人仍穿大襟衣。以棉布居多,夏布亦不
客家小点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味酵粄 笋粄 发粄 发粄是梅州地区特有的一种节庆小吃,是用米粉浆掺入红色酒糟等佐料,充分发酵倒入小陶钵蒸熟而成。蒸好的发粄,颜色呈喜庆的红色,且粄面有笑脸般的裂缝,所以,客家人也称发粄为“笑粄”。在梅州地区,过年过节吃发粄,有喜事降临、发财等寓意。 味酵粄 把大米磨成浆后拌适量碱水,再用开水冲
客家人的“进火簿”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探幽] “进火簿”是何物?现在一般人不清楚,即使是多年来比较注意客家民俗的笔者,也不甚了了。只是在前些年的一个偶然机会,才知其真面目。为了查清本族氏源流,笔者听老人们说祖宗神牌后面写有源流,后来在“张氏始历代高曾祖考妣神位”后面,果然见到了本族氏简要源流,以让后裔不忘“水源木本”。神牌是由前后两块
客家米酒
作者:李慧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焙酒是客家米酒制作的独特工艺,酿制出来的米酒入口甘甜、清醇可口。 客家人的米酒醇厚为底,清香扑鼻,甜腻入口,龙南米酒就是其中的代表。龙南县里仁镇渔仔潭围是当地有名的“客家酒堡”,有着“藏酒最多的围屋”的美誉。 徐全珍是当地将米酒带上产业之路的领头人,她介绍,酿米酒技艺并不复杂,把稻谷砻好再用
龙乡贡牌客家黄酒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厂商:广东三友酿酒 产地:广东河源 香型:甜型客家黄酒 酒精度:15度 广东三友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以振兴客家黄酒产业、弘扬客家文化为己任,积极推动河源创建“客家黄酒之都”和“中国客家黄酒生产基地”,生产的“龙乡贡”、“金河源”等系列品牌产品成为代表河源地方知名特产之一。正在规
乐观客家女的移民生活
作者:郑直 思远  来源:侨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郑丽如和丈夫以及儿子一起幸福合照,虽然经历过一次婚姻失败,但是重新振作的她,再一次寻得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郑丽如同班里正在上中文写作的不同族裔学生一起,孩子们在中文学习上的显著进步让她很是高兴。思远拍摄 今年40多岁的郑丽如,甫一见到她,很难让人相信她已经是一个13岁男孩的母亲。与许多早年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