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31)
期刊(27)
学位论文(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131)
期刊 (27)
学位论文 (1)
按年份分组
2014(37)
2013(35)
2012(20)
2011(19)
2010(18)
2009(10)
2008(10)
2007(4)
2006(5)
2005(1)
按来源分组
赣南日报(32)
梅州日报(18)
闽西日报(13)
惠州日报(5)
深圳侨报(3)
Cheers(1)
实践设计学报(1)
广州文艺(1)
美术界(1)
西部皮革(1)
客家哭嫁礼俗
作者:谢文娟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迎接新人(客家方言:即将出嫁的闺女叫新人)的大红花轿抬到女方家后,表示新人即将离开自己的亲人和邻居,特别是要离开生她养她宠她的父母,而出嫁踏入男方陌生之地,顿觉亲情惜别,难分难舍。于是母女俩开始放声痛哭,客家人称之为“哭嫁”。 客家哭嫁之俗从宋代开始,凡闺女出嫁,女家一定要大哭一场,有句俗话叫
民俗活动好玩市区景点免票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正月初三,罗浮山朱明洞景区鼓声震天热闹非凡。当日,来自罗浮山景区周边的横河、长宁等乡镇的千余名男女老少,推着6只大鼓走进景区进行大鼓表演,为喜庆的春节增添了浓浓的节日氛围。 本报记者李松权 摄 昨日,市区挂榜阁游人络绎不绝。本报记者李松权 摄 2月12日,在大亚湾区澳头岩前村的灯光球
客家婚嫁“四部曲”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家族祖祠婚礼喜宴 哭嫁 客家花轿 ○阳春 尚守庆 赣南客家族群的婚嫁习俗,有保留中原汉人古风《六礼》的一面,又有演变的一面。俗随时变,随着社会的发展,时至今日,客家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其婚礼虽然繁简不尽相同,但一般都要经过四个郑重的仪式。 传庚——相亲 男方托媒人到女方家说媒
客家媳妇山东女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勤劳的客家妇女。蓝巧摄于大埔(图文无关) 【家事春秋】 吴松山 我的母亲孙翠香,山东人氏,今年七十有五,养育了二子一女。母亲有其平凡的一面,也有其不平凡的一面,一个土生土长的北方女人,为了照顾远在千里从未谋面的家婆,毅然告别婚后不久的丈夫,只身一人千里迢迢来到南方,在丈夫长年不在身边的日子,带着三
客家清明习俗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宁江炳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继春节之后又一重大节日,较之于独特的春节习俗文化,清明节也传承下一套完满的习俗文化,它负载着包括族群、伦理、美学、民俗等丰富的内容。 清明扫墓,是纪念先人的一种形式,早在黄帝时期就已有之,《礼记·祭法》中就有记载。而作为一个节日的形成在唐代,盛行于宋代,并一直传承至今,它
加尔各答:客家人的求存与融合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郑渝川 在海外华人之中,海外客家人尤其值得关注。相比来源或祖籍地为国内其他省市、广东省其他地区的华人而言,海外客家人群体表现出更强的组织性,社区秩序井然,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十分明显。而与之同时,海外许多国家也形成了相当悠久、拥有丰富实证和理论传统的客家学研究学科。将海外客家学的研究成果介绍到国
客家人的门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门林荣哲文/摄 宁江炳 在客家人的眼里,门管着一家人的出入平安,福禄寿喜。客家人认为门有神,称之为门神。特别是对大厅门、厨房门,客家人很崇敬。客家人外出时,都会说一句:“我出门了。”外出回家,到了门,也会说一声:“我回来了。”如此这般,是以求得门神的保佑。此外,客家人的“门崇拜”还有一些有
客家妇女的精神品质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周建新/文阳春/图 在客家文化里,客家妇女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客家妇女身上闪耀着吃苦耐劳、聪慧勇敢、贤惠忠贞等人性的光辉,她们最完整、最充分地体现出客家人的优秀品质和精神,成为客家文化中一道最为靓丽的风景。 吃苦耐劳 “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客家人大多居住于山区,山多田少、人多地少,
千件古董串起客家“千年古忆”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朱伟明向记者介绍古时用过的轿子 【社会一角】 特约记者朱双玲 在平远县东石镇双石村石寨下,有一位85岁高龄的台湾退休老兵朱伟明,怀着对家乡故土的无限热爱与眷恋,从2006年起行走世界各地,用心收集客家先辈使用过的生产生活用具,日积月累竟成了一家像模像样的私人客家博物馆,串起了散落的客家“千年古忆”
广州白云区:太和第一小学打“客家文化”牌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采风】 课外辅导员给学生讲解客家美食的制作和品尝。 学习刺绣。 这哪里是一所小学?这明明是一座客家风情园!走进白云区太和第一小学的校门,你会欣赏到绣在竹簸箕上的花朵,听到余韵悠长的客家山歌。如果来得巧、碰上“客家美食课”开课,还能大饱口福,吃到原汁原味的客家菜!白云区太和一小有一半以上的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