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的客家妇女就是勤劳能干”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1980年5月14日,叶剑英回母校三堡学堂(现丙村中学)视察,对小校友风趣地说:"你要多吃两碗饭!"
1980年5月,叶帅与内所厨师、服务员合照。(前排右一)为李月华。
1971年春,叶帅视察梅县梅西上官塘水库。
李月华(原市委招待所所长):
我1990年退休,今年79岁,住在梅城。每天,在家
-
彰化:客家信仰见证移民史
-
作者:墨存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学者走笔]
彰化县客家信仰最突出者,首推三十余处的三山国王庙,数量虽不是最多,但是各个庙宇或者以其历史之悠久、神威之远播,或者以殿堂之宏伟、辖境之广大而声著遐迩。若说三山国王是客家的特有信仰,还不如说是粤籍福佬客的主要信仰来得确实。从大陆原乡的角度来看,三山国王祖庙在今揭西地区,信仰广泛分
-
记者亲历:客家小镇故事多
-
作者:赵新兵 陈键兴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坐落在美浓镇的钟理和纪念馆
在南台湾采访“客家庄”,当地朋友大都推荐美浓:“到那里看看吧,美浓是南部客家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小镇,也是台湾客家文化坚守的最后堡垒。”
自高
-
高观音与客家民间信仰
-
作者:刘奕宏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云雾中的高观音山色图片摄影/吴晓秋
高观音资料图
【采风】
位于梅城东南方的黄沙嶂,群峰耸翠,有一个登高览胜的好去处,名叫高观音。高观音集雄伟的山地风光、人文历史乃至民间信仰禅林于一身,同时它又是衔接泮坑风景区和清凉山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景观链条,还是当年太平天国南方最后一支
-
海南宝岛,南国珍珠。据文献记载,早在900多年前,客家先贤
-
作者:古小彬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渡琼会馆”匾额的右边有一行小字,清楚标明刻匾的时间:“民国八年九月谷且”;左边也有一行小字,是书写人的落款:“琼崖道尹饶芙裳书”(道尹相当于清朝知府,民国初改称),还有印章。因年深日久又经多次搬迁,其中间明显已有一条裂缝。匾额目前由“渡琼会馆”创办人钟鹰扬(1856—1911)的孙子钟振
-
我市以“三名城”建设为抓手,初步形成了客家特色鲜明、生态环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2009年,我市被确定为广东省建设宜居城市试点,成为全省仅有的两个之一、山区市中惟一的试点市,并与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签订了共建协议。借此契机,我市以“三名城”建设为抓手,结合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从环境治理、生态建设、公共服务、交通便捷等方面下功夫,全力加快宜居城乡建设,全面提升梅
-
陈立侨:客家之子名耀京华 这位从梅县大山里走出的农民娃,一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梅州儿女]
丘峰刘军刘世锦
上海客家联谊会会长丘峰、客籍乡贤廖万清院士与陈立侨合影(从左至右)
陈立侨在工作室
北京,1月14日,虽然天气寒冷,但人民大会堂里却热气腾腾,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正在这里召开。由华东师范大学生科院陈立侨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经过20余年的科研攻关
-
踏上客家之都 圆梦客乡之旅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吴伯雄向朱小丹赠送礼物
▲省委副书记、省长朱小丹和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世界客属总会会长吴伯雄在梅州市委书记朱泽君和市长谭君铁的陪同下参观客商产品展销会
▲《梦里客家》主题晚会精彩的节目让吴伯
-
《客家意象》轰动台湾“桃竹苗”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表演现场。
观众与演员合影留念。
本报记者曾秋玲
3月7日至14日,梅州大型民系风情歌舞《客家意象》首次离开大陆,在台湾“桃竹苗”地区共作3场交流演出,受到当地尤其是客家乡亲的热烈欢迎。观众一场比一场多,场面一场比一场火爆,在“桃竹苗”地区掀起一股“梅州热”、“客家热”和“交流热”——
—从马来
-
客地特写:以油纸伞为代表的客家风华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的学者们在美浓
无烟囱的美浓,手工艺极负盛名,其最为“光彩夺目”的客家风华是油纸伞。
对客家人而言,油纸伞除了遮阳挡雨的作用,更是吉祥的象征:伞面张开后呈圆形,有“圆满”、“缘分”的涵意;“油纸伞”中的“油”,用客家话读来极像“有”字;“纸”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