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报纸>梅州日报>  我市以“三名城”建设为抓手,初步形成了客家特色鲜明、生态环

我市以“三名城”建设为抓手,初步形成了客家特色鲜明、生态环

作者: 出版日期:暂无 点击数:12

【地址】 地址1 地址2

【版次】第2版:梅州新闻

【入库时间】201209001

【全文挂接】

【全文】

2009年,我市被确定为广东省建设宜居城市试点,成为全省仅有的两个之一、山区市中惟一的试点市,并与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签订了共建协议。借此契机,我市以“三名城”建设为抓手,结合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从环境治理、生态建设、公共服务、交通便捷等方面下功夫,全力加快宜居城乡建设,全面提升梅州宜居档次,使我市成为全省宜居城乡的一颗璀璨明珠。

 环境综合治理不断强化

宜居城乡首先少不了宜居环境。2009年以来,我市严格按照《梅州市“十一五”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实行总量前置审核和环保“三同时”制度,对无总量指标和高污染、高耗能、工艺落后等项目一律不予审批,从源头控制污染。为加强保护水环境,我市专门出台了《梅州城区突发性饮用水源污染事件应急预案》等制度,严密监控水质变化情况,确保梅城供水水质综合合格率达到100%。与此同时,我市还加强江南污水处理厂、梅县污水处理厂的运营管理,大力完善污水管网建设,并对市区内周溪河等河涌加强整治,有效保障江河水体质量。

近两年来,我市努力开展重点行业专项污染治理,对石材加工场、煤炭加工场、饮食业污水油烟、文化娱乐场所噪声、水上餐厅排污等进行从严整治,并在饮食服务业中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同时充分利用江南污水处理厂、龙丰垃圾无害化填埋场有效消化梅州城区的生活污水、垃圾,极大地改善了城市环境质量。其中龙丰垃圾无害化填埋场CDM综合治理项目还荣获2009年度“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至今我市共有三个项目获得该奖,获奖数占全省五分之一。

为将住有所居与提升居住品位有机结合,我市编制了“三旧”改造工作规划,在梅州城区江南东片等地开展了“三旧”改造试点工作,将过去的旧城镇、旧工业区建设成为休闲公园、文教胜地、示范居住小区等城市新亮点,既提升了城市品位又节约了土地,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在建设江南新区的同时,我市还将江北老城区的人居环境改善提上日程,拟在近期实施相关规划。

通过不断强化环境综合治理,2009年,梅州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63天,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为88.66%,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生态建设拓宽绿色空间

继去年7月入选“全国十佳绿色环保标志城市”后,我市今年2月再次成功获授“国家园林城市”金字招牌,两项荣誉也成为我市拓宽绿色空间的最好注解。绿色生态是梅州的既有优势,为将这种优势转化为梅州的宜居环境,我市充分结合创建园林城市活动,专门组织编制了《梅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除进一步完善城区的文化公园、西桥公园、剑英公园、归读公园外,还着重对城郊的泮坑、百岁山、梅花山等森林公园进行林分改造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为市民休闲、娱乐、健身、亲近自然提供好去处。如今,百岁山等森林公园每天均吸引数千市民前去登山健身。截至目前,梅州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79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2.82%。

在生态建设过程中,我市去年共整治关闭各类木材加工厂(点)1017个,完成造林作业面积25.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9%。平远南台山、蕉岭镇山公园被评为国家级森林公园,蕉岭被评为“中国全面小康生态文明县”,大埔成为省级林业生态县。

公共服务保障日益完善

完善公共服务,是打造宜居城乡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近两年来,我市除加快城市排污管网、天然气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外,还大力促进文体卫生事业发展。我市以创建“教育强市”为推手,努力扩大优质中小学的办学规模和容量,16所学校被省教育厅确认为“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梅江区已率先建成教育强区,全市学前教育毛入学率达100%,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达标率为81.81%,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为98%。与此同时,学校体育场馆已全部做到向社会开放,使梅州城区人均体育设施用地面积达到1.84平方米,人均文化场馆建筑面积达到0.69平方米。医疗服务方面,市人民医院住院大楼竣工验收、五官科院区顺利开业,嘉应学院医学院附属医院全面开业,全市建成5个中心卫生院、3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间街道卫生院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我市社会保障体系在宜居城乡建设中也得到不断巩固。2009年,全市社保扩面征缴工作保持良好势头,参保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全市参加养老、失业、职工医保、工伤、生育保险的实际缴费人数达到应保人数的90%以上。与此同时,我市去年成功调解各类纠纷2.43万件,调解成功率97.4%,公众安全感持续居全省第一。

 城乡群众出行更加便捷

交通是否便捷,是衡量一座城市是否宜居的重要标准。为切实改善城乡群众出行条件,我市近两年结合“项目建设年”活动,全面加快推进世界客都大道、梅大高速、西环高速三期、广州大桥、梅县机场扩建等重点交通工程建设,其中世界客都大道、西环高速三期可望年内建成通车,届时将极大地优化梅州的交通区位环境。与此同时,我市还进一步落实市政设施建设计划,去年相继完成了广梅路改造、梅江桥加固大修等市政重点交通工程建设,共新建或改造市政道路5000多米、路灯线路23公里,在主要交通干道设置了隔离带。通过着力构建城市公共交通网络,目前城区人均人行道面积3.7平方米,万人公交车线路达到11.3公里,万人公交车辆数量为4.25台,公交线路覆盖率达90%以上,居民出行更加方便、快捷。

 始终致力推广节能环保

在全面建设宜居城乡过程中,我市始终致力于推广节能环保理念。结合大气污染防治,我市近两年加快推进小钢铁、小水泥等落后产能淘汰工作,淘汰落后产能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水泥生产企业实现“消烟除尘”,大大改善了区域大气环境质量,2009年梅州城区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为100%。此外,我市还结合自身实际大力推进建筑节能工作,大力推广使用粉煤灰砖、加气混凝土隔热砖等低能耗环保建筑材料,推广节能灯、节能玻璃等节能环保产品。2009年,梅州城区新建建筑节能达标率100%,节能目标完成率100%。(宋健军李金富)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