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城迟暮 三户留守惠东多祝镇田坑古城融广府、潮汕、客家建筑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古巷深深。
古城大门上没有牌匾或对联,偌大的城堡显得随意自然。
陈氏宗祠里,七对功名牌匾展示着陈氏先祖的荣耀。
这样的望楼曾有七座,寓意“七星伴月”,如今仅存两座。
红砂岩、古城墙,占地12000多平方米惠东县多祝镇长坑村的田坑古城有着明显的明代建筑印记,它的建筑风格同
-
客家排屋:“上穿唐装下穿西装”到黄洞田心、龙背岭村体味客侨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龙背岭村的碉楼顶端。
东莞凤岗黄洞村田心围,阳光照耀在排屋历史久远的墙壁上。
之凤岗黄洞、塘厦龙背岭
说起东莞的客家人,因为麒麟舞、碉楼以及相对主流的客侨文化,很多人会想到东莞山区片的樟木头、凤岗、清溪等镇,然而要真正感受东莞的客家文化,不妨找个阳光明媚的
-
到林寨,领略客家四角楼雄风 古村核心区现有24幢较为出名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可与开平碉楼相媲美的客家四角楼。
▲墙上的大字见证了“文革”时期那段风起云涌的政治岁月。
古村内幽静的古巷。 本栏文/图 深圳商报驻惠州记者 戴广军 通讯员 曾海生 周 洁
以“东江商埠、客家水乡、田园古堡”著称的林寨古村落位于河源市和平县林寨镇。林寨镇地处广东省和
-
独具风味的赣南客家美食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作者简介:
杨遵贤,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江西作家协会、赣南客家联谊会会员。在全国各地报刊发表各类文学作品计400万字。
多年从事客家文化研究,发表了《崇尚教育,赣南客家传统的文化观》《赣南古代的旅游文化》《形式各样的赣南民居》《从谱牒看客家先民的迁徙轨迹》等论文百余篇。
赣南客家饮食具有深
-
“鹤湖新居”飞出客家山歌
-
作者:毕国学 黄荣 黄任远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浓缩千年客家风情,承载源远流长客家文化。今天,具有近200年历史的龙岗鹤湖新居客家围屋花团锦簇装扮一新,好一幅龙腾盛世美景,好一派喜庆热闹氛围。今晚,具有浓郁本土文化特色的“深圳市首届客家文化节”文艺晚会的大幕将在龙岗区龙岗街道客家民俗博物馆(鹤湖新居)隆重开启。$$根文化与鹤湖新居的“约
-
弘扬客家文化,是客家、中国和世界之急需 ——许嘉璐先生访谈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许嘉璐
●本报记者曾秋玲
■人物简介
许嘉璐:江苏省淮安市人,1937年6月生于北京。195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后留校任教。现任北师大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院长、汉语文化学院院长,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院长。担任的主要社会团体职务有: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理事长,世界汉语教
-
舞剧《大围屋》背后的客家文化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客家”是什么?“客家”就是“客户”,是相对于当地原有的土著居民而言的,后者应该是“主户”了。“客家”一词在客家语与广东方言中均读作“哈嘎”(Hakka)。舞剧《大围屋》就被翻译为“Hakka dance drama”。客家人的祖先源自中原,从中原迁徙到南方,是汉民族在我国南方的一个分支。客家人的主
-
茂盛村的新课题:盘活一座“深圳记忆园”200年客家围屋“茂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茂盛世居祖屋保存完整,占地面积也由8000余平方米扩至0.4平方公里。
“茂盛世居”里,负责照顾五保户何加瑞的两名年轻人在用餐,而村里其他人已迁居附近。
●龙岗区茂盛村
●抢救焦点
茂盛老屋 祭祖习俗 客家精神
快来点击奥一网“抢救城中村记忆专题”sznews.oeeee.c
-
结合客家与东南亚风格,东莞凤岗现存最好排屋楼侨屋观合楼交政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观合楼是现存最坚固的排屋楼。
凤岗排屋是当地客家文化的典型代表。
观合楼上的青绿色琉璃柱。
墙上的雕花
6月16日,东莞凤岗镇观合楼楼主的后人正式将祖居交由政府管理,成为凤岗接管的第一座私人产权排屋楼。凤岗是广东著名的侨乡,现存华侨出资建造的排屋楼1
-
THE TIME OF SUJIA WEI
-
作者:暂无
期号:第8期
来源:焦点·风土中国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似乎安抚着百年的遗憾。不管何时,历史总是忘不了这个地方,苏家围的旧墙断壁上完整地保留着从土改、大跃进、学大寨、文革、改革开放等各个历史时期的30多幅历史标语,《当年记事》和《当地记事》讲述着国家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