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游文化可视化开发模式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
作者:卓衍均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旅游文化 可视化 开发模式 梅州 客家文化
-
描述:迫,而作为文化开发的关键环节——文化可视化方面的研究将成为炙手可热的话题。目前关于文化可视化方面的研究较少,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挖掘、深化和外化上,主要探讨的是如何使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通过旅游产品展示出来。但是要使旅游地具有浓郁的文化氛围同时使游客感受文化氛围,我们就要进行旅游文化传播,使旅游者真正感受到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 本文的研究在收集和借鉴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厄里的旅游“凝视”理论、双重编码理论和传播理论为指导,提出旅游文化可视化的理念,分析和指出影响旅游文化可视化开发的关键因素:旅游者的“凝视”需求差异、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挖掘深度和产品设计、旅游文化传播媒介和形式。并以此为基础建构了旅游文化可视化开发模式,重点突出旅游文化产品化和旅游文化传播,最后还把这一模式应用到梅州客家文化可视化开发的实践中。旅游文化可视化开发模式的建构是本文的创新性成果。这对探讨旅游文化可视化开发规律及完善旅游文化开发理论具有参考价值,对类似的文化的可视化开发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尝试建构一个旅游文化可视化开发模式。这个模式是从需求决定供给的假定出发,首先探讨旅游者“凝视”需求,然后再根据需求进行旅游文化主题定位、形象设计、产品化和文化传播,最终达到旅游文化可视的目的。 本文的创新点一方面在于提出旅游文化可视化的理念并确定了影响旅游文化可视性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建构了旅游文化可视化开发模式。另一个创新点在于从旅游摄影照片角度探讨了旅游者的文化产品需求。摄影是自我认同和叙述,旅游拍摄的对象往往是给旅游留下深刻印象并得到认可的事物。通过分析摄影的角度、内容等可以了解摄影者的心理乃至需求。
-
国小中高年级国语教科书乡土教育内容分析比较
-
作者:凌佩君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国语教科书 国小 乡土教育
-
描述:以「鄉土人物及團體」37課佔總體比例的27.01%最高,「音樂舞蹈」與「體育類」只有1課佔全部比例的0.73%最低。(二)「鄉土歷史」方面:多從認識、欣賞的角度介紹古蹟;較重視原住民文化,客家文化介紹
-
与「我」同行-婚姻移民二代青少年的自我认同
-
作者:邱子雅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婚姻移民二代 青少年 差异 自我认同
-
描述:對於自我是怎麼看待的?研究者以自身對於階級「差異」所引發的認同危機為起點,試圖去了解這些青少年在自我認同整合過程中對於「差異」的感知。研究者透過重要關係人的介紹,於2010年6月至2011年1月,以
-
旅游社区的利益平衡机制研究
-
作者:郑媛媛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旅游社区 利益主体 平衡机制
-
描述:nbsp;旅游景区与其所在的社区相融合,形成了旅游社区。旅游社区的发展关系到众多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各利益主体凭借其专用性资源或资产对社区旅游发展产生影响。因此,要实现旅游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处理好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国内外的诸多案例都表明,能否协调好多元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是实现旅游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通过文献回顾和评析,本文发现:对于旅游社区可持续发展问题,已有的大部分研究是从社会学和人类学的角度进行的,而从经济学、管理学等其它学科角度进行研究的较少;对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微观机制、多元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协调问题等方面的研究也较少。 本文在界定旅游社区相关利益主体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相关利益主体的目标函数,以博弈的思想来分析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和利益冲突,认清他们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通过分析得出:各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旅游社区存在的利益冲突是各利益主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相互作用的结果。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旅游社区的利益平衡机制,包括利益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和利益约束机制,以平衡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关系、促进相关利益主体的良性互动、实现旅游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本文以福建永定客家土楼民俗文化村(洪坑村)为例,运用本文构建的利益平衡机制,进行实证运用分析。本文提出明晰旅游资源的产权、明确各方的权责;建立通畅的沟通平台和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等措施,以解决洪坑村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矛盾问题。
-
吳錦發成長文學創作脈絡研究---追尋台灣新少年英雄的文學論述
-
作者:鄭昭明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吳錦發 青少年文學 教育小說 成長小說
-
描述:雄冒險象徵;就神話學上冒險的心靈意義,來談論吳錦發小說文本中的主人公的心靈發展狀況。另外就青少年成長過程所牽涉到的心理學問題,以心理分析學派代表人物弗洛伊德的性學理論,與榮格集體無意識的「個性化理論」,來談論少年人格形成的過程;少年冒險性的危機衝突部分,則以艾瑞克森的「自我同一性」危機理論來分析。如此擴充成長小說的理論內涵,再以此理論內涵來分析文本(text)。另一線路徑則以吳錦發的文學創作脈絡來研究,主要是以他的成長小說《青春三部曲》為中心擴展。吳錦發被認為擁有一具不安的靈魂,這具靈魂讓他不斷地在各領域往來征伐,有時溫柔多情,有時叱咤狂飆,而這樣的靈魂表現的起點是文學,由文學作為開端的熱情繼而涉足於電影、鄉土、族群、環保、政治、文化,但他一再強調他的最愛還是文學,所以他終究會回到文學,而即使他所涉足的各個領域,他也都以接近於文學的文字,來試圖呈現。在閱讀吳錦發的整體文學中,發現他的寫作具有一種文學洄游的現象,其現象是以青春期的活力為中心。他的寫作歷程很早,接觸的層面也很廣,在他的文學作品中,見到了台灣各層面的生活,各族群的人民,從客家的原鄉出發,到高中時期閩南及外省同學的衝擊,大學時原住民的部落經驗,拍電影的人事經歷,記者生活的社會現實問題的發掘,與回到土地自然的情感,甚至於希望從政治上去解決他內心的情感問題。本論文試圖探求這樣一具靈魂的背後,他的形成,以及他的想像,用吳錦發過去的文字軌跡,來追尋他的文學成長背後的族群想像與回到土地文化的生命軌跡,融入成長小說的延伸理論來分析他的小說文本。論文後半以吳錦發花了十年,有計畫寫作的《青春三部曲》作為成長文學創作的中心主題,試著來呼應台灣成長文學中的少年英雄主題作為一個思考的方向,成長文學不僅賦予青少年文學成為一種類型的存在,也對於兒童與中年的文學生命給予完整性與明確性,最後試圖從這樣的包容循環中去追尋一個「台灣新少年英雄文學論述」的輪廓。
-
台湾地区中老年人长期生活满意度研究
-
作者:吕雅惠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活满意度 中老年人 长期资料 广义线性模型
-
描述:藉由長期追蹤中老年人生活滿意度來知道其生活滿意度之改變與哪些因素有關;本研究即從社會學觀點以緃貫面向之探討以了解影響台灣中老年人其生活滿意度改變的原因以及中老年人生活滿意度的世化變化。
本研究之資料來源為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1989,1993,1999,2003 年台灣地區中老年身心社會生活狀況長期追蹤調查」,主要針對台灣地區57歲以上之中老年人為研究對象,本研究利用平均反應曲線來呈現中老年人生活滿意度的長期趨勢,長期資料的廣義線性模型來分析中老年人生活滿意度之改變與哪些因素有關以及中老年人生活滿意度的世化變化。
本研究發現影響中老年人生活滿意度改變之重要因素有「性別」、「年齡」、「籍貫」、「老年居住型態」、「婚姻狀態」、「老年工作型態」、「子女數」、「手足數」、「休閒活動參與數」、「社團活動參與數」等變項,研究結果顯示,有工作之中老年人其平均生活滿意度比沒有工作者高,其中,有工作之女性中老年人其平均生活滿意度比男性低;平均生活滿意度隨著年齡增加而增加;客家族群於1989年時其平均生活滿意度高於閩南人族群,但於1993年時,其平均生活滿意度為最低;與配偶或子女孫子女同住之中老年人其平均生活滿意度比獨居之中老年人高,有偶之中老年人其生活滿意度比無偶之中老年人高;子女數愈多則中老年之之平均生活滿意度愈高;手足數愈多之女性中老年人其平均生活滿意度比男性中老年人高;社團休閒活動參與數較多者之中老年人其平均生活滿意度比參與數較少者高。
研究發現1993年時其中老年人平均生活滿意度為最低,而該年也社會經濟發展開始衰退之際,顯示社會經濟發展對中老年之生活滿意度深具影響;綜上所言,經濟、男女工作平等及族群認同度等因素對中老年人之生活滿意度具有影響力,本研究之結論希望能提供未來政府相關單位做為如何因應未來老人生活規劃之參考。
-
台湾卓兰饶平客语音韵研究
-
作者:彭美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卓兰 饶平 客语 音韵 山摄
-
描述:果。
正文各章具體研究成果如下:
第二章主要為共時音韻系統的描述,分為聲母、韻母、聲調及音節結構四個部分。聲母包括零聲母在內共有十八個;韻母部分,主要元音有六、介音為 i和 u、元音韻尾為 i 和 u,輔音韻尾-m、-n、-ŋ、-p、-t、-k 俱全,再加上兩個成音節鼻音韻 m、ŋ,共有57個韻母。鼻化韻的例字數量少且分佈零散,暫不納入韻母系統當中。單字調有六:11、53、42、55、2、5,陰平調值特低,為饒平客語共有之特色。變調只發生在前字,其變調行為與構詞無關,一致由左至右進行變調。音節結構不脫一般客語之同化、異化限制,唯聲母與介音、主要元音結合之緊密,以及Z系聲母其後只接 i 或 e,較為特殊。
第三章主要探討聲母與聲調的歷史音韻。聲母表現大致與三十六字母之架構相符,也有例外之處,如「輕重脣不分」、「端知不分」、「群匣不分」…等,應是中古之前的聲母格局反映。此外,「書母、禪母少數讀為 f」是饒平客語的特色,古全濁聲母清化送氣」、「癸菊譜」今讀為送氣都有客家內部的一致性。聲調方面,大致上以聲母的清濁為決定聲調歸屬的主要因素,「次濁上、全濁上歸陰平」、「次濁平聲歸陰平」、「次濁入聲分陰入、陽入」、「次濁去歸陰去」都是客語內部的共同表現。少數親屬稱謂、地名、動物名稱則有較特殊的聲調表現。
第四章主要以十六攝為架構,依次探討該攝內的韻母表現,並對韻母的相對層次、來源提出個人的看法。山攝三四等讀 en、et,是卓蘭饒平獨有之特色,我們經由:音節結構、三等元音表現、四等元音表現、影母字洪音化、見系二等讀 en/et、咸攝四等「跌」字讀 et、南投國姓海陸部分山攝三四等讀 en、et,等現象進行探討,認為山攝三四等讀 en、et是經 ian、iat> ien、iet > en、et 變化的結果,基本形式應為 ian 與 iat,且細音介音失落與閩南漳州腔有關,與「四等元音為 e」無涉。
-
幕阜山方言语音研究
-
作者:陈凌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湘鄂赣 幕阜山 带音声母 边/鼻韵尾 送气分调
-
描述:。(3)定来二母多洪音不混而细音混同念[d‘],但有些方言洪音也混同念边音[1],如都昌县和湖口县。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现象值得关注,如残存“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章组归端”、“照二归精
-
我国跨县市合作机制之探讨- 以桃园县对外合作为例
-
作者:林静茹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跨县市合作
-
描述:進行分析。個案研究係以2002年至2006年桃園縣拓展區域及雙邊合作計畫為研究主軸,並探討參與議題(休閒遊憩、交通運輸、產業發展、環境資源、防災與治安、文化教育、健康社福、原住民與客家族群及新移民)之合作成效。試圖藉此分析可能影響跨縣市合作之變數,並研提跨縣市合作整合機制及優先發展議題之相關建議。
透過前開研究方法,本研究獲致結論包括:應加強縣市生活圈及產業圈之觀念始能共同解決跨域問題;跨縣市合作須摒除政治干擾始能達成效益;跨縣市合作議題須具「互蒙其利」性質始能順利推展;「整合難易度」及「計畫複雜性」將影響跨縣市合作之意願及成效;跨縣市合作須考量與現制接軌及整合之問題;「個別利益」與「合作利益」之衝突將影響跨縣市合作之持續;中央政府並無處理跨縣市合作之專責機關、法令及相關補助計畫等。爰跨縣市合作議題若涉及相關法令訂(修)定及各縣市資源分配(如:水資源調度、成立土方銀行、營建剩餘土石方管理、爭取中央既有之資源等),因整合難度及複雜度較高,將影響合作意願及成效。
本研究研提相關建議包括:地方政府應建立資訊分享機制,並型塑合作文化;跨縣市合作機制須權責分明,並研訂合作計畫及期程;跨縣市合作應依「共同利益」、「避免衝突」之原則研訂優先發展議題;應導正中央管理作法,並建立輔導機制;中央應儘速修訂財政收支劃分法,合理充實地方財源;中央應設置區域型計畫補助經費,以鼓勵跨縣市合作等。爰地方政府應依據事務性質、地方產業特色、政策領域類別發展合作關係,並建立合作機制(如:府際論壇、工作小組會議、局處首長會議、縣市首長會報等)分層級定期會商,以隨時掌握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