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两款客家菜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炎炎夏日,不少市民都会出现食欲不振、肠胃不适的现象,这时一道能够合自己胃口的菜品成为众多市民寻求的餐桌美味。下面就介绍两款客家家常菜,原材料和做法都是客家人常见的。
客家酿豆腐
客家酿豆腐经历代流传,成为了客家菜的典型代表菜式。穿梭在有客家特色的各大饮食餐饮店,这样一道经典菜式,必定会为您推
-
客家“五虎”游江南
-
作者:杨力翔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宋湘的孤本诗钞(图片来自网络)
客家地区,卧虎藏龙,贤能俊彦,层出不穷。相传清朝嘉庆年间,宋湘曾经与张翱等人“五虎游江南,一路无敌手”,便是其中一则佳话。
宋湘,字焕襄,号芷湾,梅县白渡镇象湖村人,名列“梅州八贤”之一;张翱,字思飞,号仪坡,大埔县百侯镇南山村人。前者既是一位著述颇丰、异常杰出的
-
用壹号土猪肉烹制客家菜肴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五花肉苦瓜煲。
五花肉梅菜卷。
6月虽然还未到最热的天气,但高温已影响了人们的胃口:主食摄入量不足,消化能力减弱。苦夏还未到来,如果不把这些因胃口不好而失去的营养从食物中补回来,人体就会变得虚弱。有营养专家提出,可以用营养价值较高的汤羹来补充失去的营养。什么汤羹最适合眼下的气候,还能让
-
说说客家传统的度量衡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刘永泰
计算物品长短的器具叫度,测量物品容积的器具叫量,测量物品轻重的器具叫衡。秦灭六国以后,秦始皇就在全国统一度量衡,对尺寸、升斗、斤两,作出整齐划一的规定。以后,历朝历代都对度量衡强制推行。因为这关乎民生,关乎国家经济发展,关乎社会稳定。
客家度量衡,与中国传统度量衡一致,乃中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
-
连城客家美食“清明粄”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文/图邹善水
连城县美食“清明粄”,是客家美食中,米的一个特定种类。在连城县农村,流行数百年历史。
每年的清明节前,百草葱绿,万物生长。“清明时节雨纷纷……”,在闽西客家地区,清明节前后是传统祭祖扫墓的时期。供奉祖先的祭品之一,就要做一些“清明”。清明跟客家人平常的美食黄米最大区别是青皮。事先,
-
不是“肥咸烧”而是“味浓香醇”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记者 曾秋玲
根据省疾控最新调查显示,广东人日平均摄盐量为9.1克,高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6克标准,其中梅州人最嗜咸。与此相对应的是,许多人认为传统客家菜的特点就是“肥、咸、烧(热)”。“肥、咸”显然是与现代健康饮食理念相悖的。那么,客家菜真正的特色、优势何在?近日记者走访了中国烹饪
-
皆歌传承人创作百余首客家山歌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廖强在演唱淡水客家山歌。本报记者黄尉宏 摄
“沥翻歌沥翻歌,沥翻拿凳沥翻坐,拿梯下井捉鸟仔,提梯上树捞滑哥……”这是客家山歌《沥翻歌》的唱词,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一直广为传唱,词曲的作者是廖强,他被誉为客家山歌王,创作了100多首客家山歌。在惠阳区公布的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他是传统
-
客家米酒
-
作者:谢海潮
来源:福建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用糯米酿的客家米酒,如是初开坛提取的酒,则称之为“酒娘”。在闽西连城,存放时间短、所放酒曲和米都较少的米酒被称作“水酒”,可以长时间存放且口味较浓的叫“老酒”。向外地朋友劝酒时,闽西客家人往往又称之为“红军可乐”,这是当年为红军长征壮行的酒。这酒黄褐中透着清亮,清淡如水好入口,度数虽然不高但后劲大,
-
松口碼頭客家漂南洋
-
作者:暂无
来源:澳门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昔日繁盛的松口碼頭
梅縣松口碼頭是聯合國認定 的中國唯一移民碼頭
松口碼頭設有一排石雕皮箱,象徵客家人下南洋的行李。
松口碼頭周轉倉已改為 客僑移民展覽館
碼頭附近有南洋風格的店舖連綿千米
梅江是客家人遠下南洋的始發地
碼頭廣場一側設有警備崗樓應付戰亂
展覽館由舊貨倉改造而成
松口
-
客家尚文传统的体现
-
作者:王日根
来源:福建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四堡书坊从清初邹葆初创办起,历300余年,成为清至民国时期民间书籍的一个主要生产地和集散地,表现出生产规模化、技术专业化、产品大众化、销售市场化的鲜明特点。其兴盛则有赖于旺盛的科举教育需求、重学尊教的人文环境陶育、邹马两大家族族商的积极推动以及四堡天然的资源供给充足等优越条件,郑振铎先生认为四堡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