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珍妮:吃客家围餐过元宵
-
作者:暂无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记者杨明、罗桦琳)萝卜糕、松子鱼、长寿伊面、客家酿豆腐……昨天傍晚,为寻根问祖而第一次踏上中国土地的加勒比女子珍妮·杨亭·何,在丈夫何大卫和公公何施爱的带领下,回到丈夫出生的深圳横岗南塘村,与200多位村民在村头吃起了客家围餐,过了个地地道道的粤味元宵节。
新奇:露天大厨房筵席很壮观
-
梅州冲刺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翟永鸣通讯员/罗伟章肖伟光)昨日笔者获悉,梅州市继“一江两岸”建设获国家“人居环境范例奖”后,再度以公厕模式和国内首个采用3R技术的龙丰垃圾厂CDM项目申报该奖项。继续解放思想大潮中,该市围绕“宜居带动宜业,宜业提升宜居”的绿色崛起科学发展战略,在城市建设方面一改国内城市“千城一貌”的
-
客家古戏台与古戏联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客家人爱看戏。过去,戏剧演出便是客家人最主要的文化生活,甚至于私人请戏班演戏,成了某种身份和社会地位的象征。于是,在许多地方都建有固定的戏台,这些古戏台,都贴有文人墨客留下的古戏联。如上杭中都“千年台”就贴着清光绪年间文人何金甫撰的对联:千万英雄豪杰扭转乾坤显功绩;百十年岁周转忠孝贞节蔚成风。
永
-
闽西客家文化的作用和影响
-
作者:傅子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首先,它充实和丰富了客家文化的内涵,并为延续和光大中华传统文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作为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闽西客家文化在这文化演进运动中,无疑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正因为如此,我们在闽西客家文化具体事象中,才会看到诸如方言多古汉语成分、习俗类同中原古风,以及连民居布局 都讲求等级、次序等儒家伦
-
各地客家山歌专家吹响集结号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 何文琦)客家山歌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客家山歌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上周末在罗湖区文化馆举行,来自北京、广州、梅州、深圳以及台湾的客家山歌专家齐集一堂,探讨客家山歌的继承、创新与发展,共议如何让客家山歌焕发新魅力。
尝试山歌交响化
-
架起闽台客家文化交流桥梁 ――武平县政协着力打
-
作者:钟德彪 钟茂富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今年7月19―20日,闽西客家联谊会、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在龙岩共同举办“海峡两岸定光古佛与民间信仰”学术研讨会,有关领导和海内外客家学专家学者80人参加了研讨会。此次学术研讨会共收到论文30多篇并结集出版。与会专家学者从定光古佛信仰的形成和传播、台湾定光古佛信仰与中原文化的关系、 汀州定光古佛信仰
-
“惠州是最适合我打拼的舞台” 舍弃大城市 留洋博士王飞波想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王飞波博士
日本国立神户大学博士王飞波曾担任日本Horiba公司中国市场总监和加拿大桑威尔公司亚太市场总监的职务。如今,他把自己的新家安在了我市仲恺高新区,注册了一家公司准备大展拳脚。市科技局副局长周章玉说:“王飞波是第一个留在仲恺高新区创业中心的留学博士。”
谈创业
四个原因让我选择惠州
-
“低盐”并非越低越好在粤菜和客家菜菜系中,“清淡”是主要特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食盐有“百味之母”的美称。它不仅仅是人们日常饮食不可缺少的调味品,同时还是维持人体正常发育不可缺少的物质。在广东人的饮食习惯中,“清淡”是其主要特色,这符合现代健康学的低盐要求,但健康营养专家提醒,“低盐”并不是越低越好。适当控制好盐的摄入量,将其保持在一定的控制范围内,才是科学健康的“
-
相见欢 客家山区,省里下来了演出队。群众看到了最有趣的
-
作者:阙道华叶蓝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记者 阙道华 通讯员 叶蓝 摄影报道
一台露天的演出,对于省里来的艺术家和演员们来说,这只不过是职业生涯里一次微不足道的经历,这只是一道例牌欢乐制造工序。然而对于广东最东边梅州山区的客家人来说,那些说着电视里的人一样标准的普通话的俊男美女,让这个元宵节跟以往有了些不同。
-
新客家“围屋”惠及大家 金沙洲的“围屋”正吸引五湖四海的“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金沙洲,广佛交界处的新型居住区,一栋外圆内方的“客家围屋”正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南漂新客家”,其名万汇汇楼。
这栋由万科企业集团出资兴建的“土楼”,将展开为期三年的实验期,以探索中低收入人群的居住模式、自治模式以及及共同发展模式,为广州建设“宜居”的首善之区提供一个样板实例。目前,万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