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LA-A、-B、-DRB1对偶基因与单套型频率估计:以慈
-
作者:林雅惠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HLA alleles Haplotypes Taiwanese HLA 对偶基因 单套型 台湾人
-
描述:資料的樣本有77位(0.16 %),所以同時提供雙親資料且父母同族的數量則有61位(0.13 %)。本研究中我們估計台灣四個族群的HLA-A、-B、-DRB1對偶基因與3-locus單套型頻率。我們
-
深圳观澜文化产业发展思路与对策
-
作者:蒋波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观澜文化 文化产业 文化资源 产业化开发
-
描述:的作用,前景十分可观。随着深圳市把文化产业作为第四大支柱产业,前所未有的黄金期和战略机遇开始显现。深圳宝安区观澜街道素有“文化之乡”的美誉,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既有历史遗留下的堪称“深圳近代民俗文化第一
-
桐花祭游客对桐花商品符号消费之研究
-
作者:张继尹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桐花祭 桐花商品 客家 符号消费
-
描述:息息相關。桐花商品推廣後,桐花祭遊客對於傳統客家人保守等經濟行為意象為「有點不同意」,顯示對傳統的客家人經濟行為意象已有所改觀。最後關於桐花商品促進桐花祭四大總體目標「深耕文化、振興產業、帶動觀光
-
「飘零‧生根‧繁衍」陈芬玲油彩创作及作品解析
-
作者:陈芬玲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眷村 透视 灰色调 油彩
-
描述:行創作。三、學理基礎畫面空間表現以透視學(高空透視、空氣透視、平行透視)、蒙太奇為構圖依據,色彩表現以色彩學理論為依據。四、作品內容形式以文化的角度出發,表現人文景觀,敘述如下:「飄零」-----〈遷
-
“申遗”:全球化背景下的再地方化:以永定县湖坑镇洪坑村客家
-
作者:曹晓佩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申遗 认同 再地方化
-
描述:产生怎样的影响(第四章)。在“申遗”的刺激下当地人开始强调客家文化的价值,但这绝不单纯是为了复兴传统文化的目的,经济利益毫无疑问是其中重要的因素,而国家权力对传统社区的介入又在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
金广福文教基金会参与客家地区社区营造之研究
-
作者:彭瑞麟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社区 社区充权 非营利组织 金广福文教基金会 社区总体营造
-
描述:。四、金廣福文教基金會發揮凝聚社區居民共同意識的效益,達到社區充權、培力的目標。五、金廣福文教基金會展現了獨特的社區營造操作模式,為企業捐助型非營利組織參與公民社會,協力政府推行公共政策樹立了良好的典範。
-
从连城正一道看闽西道教的区域特征
-
作者:赖炜芳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闽西道教 连城正一道 区域特征
-
描述:都有其师承龙虎山正一道的影子,连城至今流传的《三官经》、《玉皇经》、《消灾忏》、《玉皇忏》等与《道藏》收录的相应道经相似;仪式上既有“开师”、“谢师”等对张天师绝对尊崇的科仪,又有“三朝仪”等沿袭正一道传统的基本科仪。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为了更好融入地方社会,连城正一道吸纳了佛、巫、阊山法及民间信仰等多种文化元素。不仅在《消灾忏》等正统经文的神灵体系中加入地方神灵,还为地方神欧阳仙创造了介绍其生平、道场、思想的《大乘尊经》及《仙公诰传科》和相应的斋醮仪式。仪式上有吸纳傩文化的“五方颁赦”、“天师回宫”、吸纳闾山法的“和瘟送船”及吸纳巫文化的收惊仪。连城正一道之所以能在变异中保持正统地位根源于道教所构建的“神、仙、人、鬼”的世界观体系。而客家的独特土壤也使连城正一道呈现出多元的表象,并与血缘、家族和社区组织紧密联系,渗透于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与闽西其他地区闾山派的盛行相比,连城从南宋第一代道祖陈道协传教至今保留着较完整的正一道元素,这既是研究传统道教与地方社会相融的典型,也有利于我们把握客家信仰结构中的深层因素,了解闽西道教与客家文化的关系及其独特表现。
-
将军故里客家风情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从惠阳秋长街道办事处转入一条种满柏树的水泥大道,往前走3公里,便是叶挺将军的故乡周田村。村东一个叫会水楼的自然村里,有一座建于1884年的客家围屋,这便是叶挺故居,也是惠州首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叶挺故居为二进四合对称结构,是一间6房2厅2天井的客家围屋。进入故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叶
-
两岸客家高峰论坛明举行:期间将巡展上杭客家家谱
-
作者:暂无
来源:海峡导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导报讯(记者薛洋)昨日记者从台湾“中华海峡两岸客家文经交流协会”获悉,由该协会主办的“第三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将于20日在台北圆山大饭店开幕,这是论坛创办以来首度移师宝岛台湾举行。届时有来自祖国大陆、美国、日本及台湾本岛等地近500名嘉宾与会,参加人数创历届之最。
本届论坛以“两岸客家携手共创
-
承载人生理想与世俗生活的围龙屋——以梅县侯屋为例
-
作者:李珩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 围龙屋 聚族而居 人生理想
-
描述:屋是一族之所,强烈的家族观念渗透在围龙屋空间结构上。在围龙屋的建造之初,客家人就寄寓了财丁兴旺的大家族理想,希望家族兴旺发达。其二,在围龙屋内,族人是人生理想的实践者,而神灵是族人的庇护者。在世俗生活中,族人的家庭起居生活必须遵从家族的共同原则,维护家族的群体利益。另外,生命仪礼的举行也强化了客家人多子多福的人生理想,族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中通过角色的转换践行着延续血脉的人生职责。其三,在改革开放、经济腾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迅猛发展的今天,族人纷纷搬离围龙屋,追求新的生活方式,另建新居,围龙屋作为文化遗产,必定会给世人留下一份宝贵而又永恒的社会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