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客家族群史 移垦篇 下 台湾客家的初垦与二次移民
-
作者:刘还月
来源:台湾省文献委员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
描述:台湾客家族群史 移垦篇 下 台湾客家的初垦与二次移民
-
台湾客家族群史 移垦篇 上 台湾客家的初垦与二次移民
-
作者:刘还月
来源:台湾省文献委员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
描述:台湾客家族群史 移垦篇 上 台湾客家的初垦与二次移民
-
三明地区客家民俗语汇的特色
-
作者:张群 邓享璋
期号:第1期
来源:三明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三明 客家方言 民俗语汇
-
描述:语汇存在差异:赣南更多表现为走出国垦与回流的特点。粤东则更多地表现出漂泊的海洋文化特点。
-
清代客家汉番界外合股移垦研究:以台中东势为例
-
作者:张学年
期号:第3期
来源:龙岩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台中 东势 客家 合股 移垦
-
描述:清代以降政府限制台湾汉人进垦番界,在中部近山地区也不意外.在现今台中市石冈区东侧留有乾隆26年(1761)的“土牛界碑”,直到嘉庆20年(1815)官府解除禁令,大规模的汉人从此深入东势角及新社地区垦拓.这个界外的移垦有着合股、宗族合约式的开发形式,间接说明台湾客家地区的一种开发模式.
-
帝国边区的客庄聚落:以清代屏东平原为中心,1700—1890
-
作者:陈秋坤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边区 清代 平原 聚落 帝国 土地商品化 比较视野 经济中心
-
描述:一、前言 本文试图从清朝边区拓垦的比较视野,叙述清代早期土著和汉人垦佃在台湾开垦过程中,经由政府地赋政策和土地商品化,逐渐建立以家户为地权所有单位,并以村庄作为纳税单元的体制。①文中选择台南府城政治经济中心的边区——屏东平原作为论述焦点,主要原因在于边缘地区的占垦和开辟,
-
福建汀州客家移民台湾之缘由及渡台路线
-
作者:蓝泰华
期号:第2期
来源: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汀州客家 移民台湾 缘由 渡台路线
-
描述:因素是造成明末清初汀州客家人纷纷向台湾移民垦耕的原因。闽台两地客家同宗同源,一脉相传,共同造就和传承了闽台客家文化。
-
“义民”与台湾客家“忠”“义”性格的强化
-
作者:汤韵旋
期号:第8期
来源:中国报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义民 台湾客家 性格
-
描述:客家有忠义的传统,而台湾客家在动荡的移垦社会里扮演了"义民"的角色,进一步继承了和强化了客家人传统的忠义性格,对于台湾客家的"义民"角色应该要辩证地看待。
-
访“客家蓝”的故乡
-
作者:林万春
期号:第4期
来源:福建乡土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系 客家人 宁化石壁 故乡 先民 祖先 州府 红石 百姓 台阶
-
描述:过去,宁化客家人的衣食具有浓厚的移垦社会的色彩,粗茶淡饭、苎麻布衣,服装多染成蓝、乌二色,以漂蓝色为主,俗称"客家蓝"。至今,乡间女子的嫁妆中,还特别裁制一套麻布衣裙和蓝底绣花围兜。
-
客家族群台湾西部山麓开发的经验:以六堆为例
-
作者:陈国彦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西部开发 台湾 客家族群 雍正年间 道光年间 客家先民 乾隆年间 乾隆时期 丘陵地区 东南地区
-
描述:时期再北移至台北、桃园、新竹、苗粟等丘陵地区。迟至道光年间始垦新竹东南地区,算是把台湾西部开发完成。[第一段]
-
“三山国王”在台湾兴盛的原因
-
作者:郭新志 房学嘉
期号:第7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三山国王 台湾 环境 原因
-
描述:明清之际,闽粤人大量移入台湾。与此同时,他们将闽粤文化、信仰植入台湾并使之传播。三山国王就是随着移民迁台而被带入台湾的众多乡梓神明之一。这一神明在台的兴盛与台湾移垦之初的社会环境及自然环境紧密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