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客家村落的通婚圈及其成因分析―以闽西武北村落社区为例
-
作者:刘大可
期号:第1期
来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村落 通婚圈 武北 成因
-
描述:传统客家村落的通婚圈及其成因分析―以闽西武北村落社区为例
-
客家组歌《大路之子》
-
作者:暂无
期号:第3期
来源:歌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组歌 八王之乱 亚细亚人 黄巾起义 五胡乱华 东汉末年 马帝国 有源树 大动荡 黄河
-
描述:又发生了,翻开史书,你可以看到:北方匈奴大军向西导致了大罗马帝国的灭亡,往南则席卷了黄河南北,中原成了异族领地,这棘是著名的"五胡乱华"。
-
桂北船上人同姓婚姻习俗的考察研究——以漓江流域黄氏客家为个案
-
作者:陈杏梅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桂北 船上人 同姓婚姻
-
描述:对这支处于边缘地带的族群研究甚少,学术界对它的关注还远远不够。同时,由于在汉族及少数民族中很少有同姓通婚的习俗,尤其是严格恪守传统伦理的客家,更是罕见。因而,本文以漓江流域黄氏船上人的同姓婚姻习俗为
-
中壢客家的福佬化現象與客家認同之研究
-
作者:范佐勤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壢 福佬化現象 客家認同 族群同化 族群認同
-
描述:現況發展。 研究發現「福客通婚之三代同堂家庭」在純客家庭、福客家庭中,為受福佬化現象影響最深的家庭類型;而中壢客家福佬化現象形成的可能原因分成三部份份︰在個人方面與溝通方便、自利動機、客語難懂難學有關
-
罗城客家人与仫佬族文化融合探析
-
作者:袁丽红
期号:第2期
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仫佬族 族群互动 文化融合
-
描述: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与仫佬族杂居的客家人长期以来与仫佬族相互通婚,互通有无。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民族交往的深入,客家人与仫佬族在民间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出现文化融合的现象,这与两个族群的人口情况和族群特性有关。
-
试从自然科学角度探讨客家源流
-
作者:叶智彰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自然科学 客家民系 源流 中华民族 客家群体 分子遗传学
-
描述:关于客家民系的本质,目前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认为客家人的祖先从中原南迁,“是纯粹的汉族”。持这种观点的代表有台湾学者陈运栋等。第二种观点认为客家民系以汉族为主体,承认与古百越族的支系畲、瑶、苗、 等少数民族,特别是畲族通婚和血缘交融。持这种观点的人占多数。第三种观点则认为少数的
-
百米长卷《赵佗龙川启文明》问世 堪称客家文化“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长卷中赵佗带领民众建城治县、开挖越王井等场面。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 陈海峰 通讯员 陈振敏 文/图)著名连环画家张成思主笔的《赵佗龙川启文明》百米长卷,昨天在位于东源县的万绿湖客家风情馆开展,该长卷高0.8米,长116米,画卷内容包括:入主龙川、建城治县、开发生产、传播文化、迎女延嗣、汉越通婚、
-
流动的族群
-
作者:阮任艺
期号:第4期
来源:户外探险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朝处在风雨飘摇之中。永嘉四年(公元310年),洛阳城被匈奴攻破,怀帝被捕获杀害,三万军民在接下来的屠城中死于异族刀下,史称“永嘉之乱”那时的中原大地一片刀光剑影,城池被毁,生灵涂炭。无论是衣冠仕族
-
畲族与客家的文化互动研究:以平和县秀峰乡龙岭村为例
-
作者:牛玉西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畲族 客家 文化互动
-
描述: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其一是客畲聚居地的交错,引起文化的互动;其次是通婚引起文化的互动;其三是官方的统治引起文化的互动。第六章是结论。本文指出:由于地域、通婚和国家力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畲族与汉族在
-
民国时期粤北瑶汉关系研究
-
作者:李永超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民国时期 粤北 瑶汉关系 特点成因
-
描述:的经济关系。认为瑶汉族的经济交往是沟通两族的最有效、最经常的方式之一。也是其社会文化关系以及其他关系发生的基础。第三章从通婚、认同年、挨伙计、收养等方面论述瑶汉两族的社会关系;从衣着、住房、语言、医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