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1735)
学位论文(863)
报纸(424)
图书(156)
会议论文(71)
视频(19)
按栏目分组
期刊 (1735)
学位论文 (863)
报纸 (424)
图书 (156)
会议论文 (71)
视频 (19)
按年份分组
2015(19)
2014(2170)
2013(133)
2012(151)
2011(156)
2009(121)
2007(79)
2006(45)
2005(32)
2001(11)
按来源分组
其它(899)
嘉应学院学报(81)
客家研究辑刊(77)
方言(65)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4)
韶关学院学报(9)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6)
北京:语文出版社(4)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3)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1)
客家文化与客家菜翻译
作者:何正国 高琳佳  期号:第5期 来源: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客家菜  翻译  常规菜名 
描述:因客家文化以及客家菜名有其特殊之处,所以在翻译时需要采取与翻译其他菜系的不同方法。客家菜中有注明原料和烹调方法的常规菜名;也有非常规菜名,例如使用客家方言、菜品的形状以及附加寓意命名,翻译时可采用音译,直译,注释等技巧。另外,向外宾推荐客家菜应注意中西方文化差异,特别是狗肉的菜肴。
谈“蛇话”与客家话的渊源及特质
作者:邹联芳  期号:第6期 来源: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话  “蛇话”  发音  词汇 
描述:通过对客家话及河源蛇话的调查与对比研究发现,蛇话是客家话的一种变体,是界于客家话与粤语之间的一种方言,其得名缘由与客家地区的生活环境和客家人心理有关。蛇话与单纯客家话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在发音及用词上却有诸多不同。
广义文化空间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以福建土楼为例
作者:郑春霞 周常春  期号:第6期 来源: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广义文化空间  福建土楼  非物质文化遗产 
描述:于福建土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从文化空间维护角度和文化空间再造角度两个方面展开。文化空间的维护主要包括政府的重视、民俗活动的支撑、非物质文化资源的普查抢救、客家方言的使用。文化空间的再造主要
赣南客家人与中原汉人的关系刍议
作者:杨昶  期号:第0期 来源:历史文献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  客家民系  汉民族  中原遗民  客家文化 
描述:在客家人几次往南大迁徙的过程中,赣南作为中转站和集散地之一,留下了中原遗民和客家文化印记。本文从赣南客家人的族谱、标志祖籍之堂匾、今之赣南客家方言和风俗习惯、赣南客家的称谓等层面,论述了赣南客家人与中原汉民族的亲缘关系。
素月清辉:客家文化传承的隐形力量
作者:郭一丹  期号:第1期 来源: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妇女  文化传承  妇女地住 
描述:客家妇女普遍贤劳,承担着维持家庭生产生活及日常运作的很多责任,在琐碎的日常活动中承载文化、传承文化。本文选取四川客家聚落中的客家方言、传统习俗、家庭教育三个维度进行了考察与论述。本文认为,虽然,现代妇女的家庭地位有了明显提升,但社会地位的相对低下对其文化传承产生了一定的消解作用。
两岸客家民间文学比较研究
作者:夏敏  期号:第2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海峡两岸  客家文化  民间文学 
描述:海峡两岸客家民间文学有异同之处。闽台客家民间文学与中原传统民间文学有关,同出于北方口头文字体系,台湾客家民歌是随客家人迁台带入的,腔调各有特点。台湾客家民间文学有别于闽南人的民间文学,民间故事有共同共享的地方,讲述所操方言有差别。
审视福建历史文化的独特视角:读曾纪鑫《永远的驿站》
作者:苏碧亮  期号:第1期 来源:闽台文化交流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历史文化  地域文化  福建  海洋文化  厦门  陈嘉庚  古田会议  郑成功  客家  圆楼 
描述:间参加过"纪念古田会议70周年理论研讨会",永定土楼、长汀古城、连城四堡、客家方言等等更是常有接触的。2 003年始,又到厦门集美一所高校任职,郑成功的"延平故垒"、陈嘉庚的"鳌园"是夜间漫步多走
闽粤?福客?清代台湾汉人族群关系新探-以屏东平原为起点
作者:林正慧  期号:第6期 来源:国史馆学术集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闽人  粤人  福佬  客家  屏东平原 
描述:解清代屏東平原漢人間的分類衝突,其人我界定標準並非省籍等行政疆界,即當時屏東平原漢人的族群關係,與其說是依分籍對立,毋寧說是依方言分類,因為只有從這個觀點切入,方能瞭解為何當時閩屬汀州移民「附粵不附閩
闽西汉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者:暂无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闽西  汉剧  国家级  地方戏曲剧种  东南亚地区  乾隆年间  民间音乐 
描述:闽西汉剧是福建省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属西皮、二簧声腔体系,旧称外江戏,亦称乱弹,主要流行于闽西、粤东、赣南、闽南、台湾等地,影响遍及东南亚地区。清代乾隆年间,乱弹流人闽西后,不断吸收当地方言和民间音乐,于嘉庆年间逐步衍化成闽西本地的地方戏曲剧种。
客家文化广场“落户”盘龙镇
作者:侯正康  期号:第15期 来源:乡镇论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文化广场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项目  民间文化  生产生活  客家文化  民间艺人 
描述:重庆市最大的客家方言岛荣昌县盘龙镇,总人口8.3万,其中客家人就有4万左右。他们在生产生活中创造了丰富的民间文化.如已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荣昌夏布编织技艺等。图为民间艺人正在雕刻客家文化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