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下客家是一家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文瑞 11月29日,广东河源会聚全国各地的客家文化专家、学者、企业家,以及中央和有关省市三十多家媒体,举行了第23届世客会倒计时一周年新闻发布会暨《古邑客家》全国第一家客家文化电子杂志创刊上线,以及客家文化论坛、客家文化采风等世客会倒计时一周年系列活动。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既是一次传达客家亲情的联谊
-
客家四角楼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黎金本
①围屋式四角楼(摄于兴宁岗背)②城堡式四角楼(摄于兴宁岗背)③高耸的炮楼(摄于梅县丙村)
客家地区的民居建筑除了土楼和围屋以外,还有四角楼。四角楼(俗称“四点金”)以防患未然、抵御外侵为第一要素,它既有被动防守又有主动抗击的特点,是客
-
两岸学子共寻客家文化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近日,2009年海峡两岸大学生“客家文化寻踪”夏令营在我市举行。据了解,此次夏令营主要由来自广州中山大学、赣南师范学院、嘉应学院以及台湾暨南国际大学、台湾中央大学、台湾交通大学的78名师生组成
-
“没想到惠州如此包容”陈江22户三峡移民融入当地成为幸福新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陈江三峡移民村商铺林立。本报记者范海波 摄
汽车驶进一段宽广笔直的水泥路面后,两侧一座座两层或者三层的住宅楼首先映入记者的眼帘。记者在村里遛了一圈,家家窗明几净,宽敞明亮。几位妇女悠闲地坐在家门口,拉着家常,其乐融融。这就是陈江的移民村。2002年8月,因三峡工程建设需要,重庆市巫
-
日军曾火烧刀撬也打不开门400余年明朝客家围屋保存基本完好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凌樵亮说,木础可以说明这座建筑的历史。
李氏宗祠外景。
老人站在梯子上举起手也摸不到神龛。
近日,惠城区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队在惠城区三栋镇木沥村大井口村民小组,发现了一座有400多年历史的客家围屋——— 李氏宗祠,它是当地李姓村民的祖屋。经专家推断,
-
新客家盼早日实现全国统筹今年起养老保险关系省内无障碍转移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一直困扰外来务工者的养老保险关系无法转移问题已经迈出了实质性步伐。日前,国务院对此列出时间表:2009年底,在全国范围全面实现省级统筹,2012年实行全国统筹。《广东省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省内转移接续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也于今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凡在广东行政区域的不同地区(地级以上市)参加
-
走進永定土樓群 領略客家建築與人情
-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文、攝:盧寶迪鳴謝:香港中國旅行社、廈門航空
家是安身立命之所,對於重視家庭觀念的中國人,最能反映保衛家園決心的建築,莫過於客家土樓。土樓既能禦敵,又能防風防震,加上建築所構成的冬暖夏涼,堪稱一個「五星級的家」,更在去年被列入為世界文化遺產。筆者早前走訪福建一帶,參觀當地的土樓及其他歷史建築,
-
科学利用资源 打造“四大板块” 梅县思路清晰为客家民系
-
作者:黄蔚山 翁尚华 饶延志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梅县灵光寺旅游区购物一条街
→县委书记李远青深入梅江河堤除险加固工程建设现场调研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学习实践活动见成效
在广东省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梅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三促进一保持”和梅州市委推动绿色崛起的战略部署,脚踏实地理清发展思路。为了解梅县学习实践科学
-
义民爷的神格多样性:以苗栗市义民庙为例
-
作者:刘忆芳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义民爷 义民爷信仰 苗栗 神格
-
描述:栗市義民廟所供奉的義塚,同為林爽文事件所犧牲的義民們,也是同一批受到乾隆皇帝冊封「褒忠」的義士,相較於枋寮義民廟,卻少有人研究。且透過對新竹人士的實際訪談中發現,新竹地區的民眾大多認為義民爺與一般正神無異,但相較於苗栗地區的民眾卻認為義民爺是鬼,即使是神,也是神格不高的陰神。同樣為對義民爺的神格認知,卻有著地域性的差別,因此本研究將針對苗栗地區的民眾進行研究,了解民眾心中對義民爺神格的看法究竟為何。根據渡邊欣雄的「神、鬼、祖先」動態變化邏輯看義民爺神格發現,義民爺是橫死的,根據它死時的狀態,義民爺與萬善爺、有應公是屬同性質,但因為義民爺生前具有美德,死後才能被編排到神靈世界的秩序當中,又因為它們有後代子孫以外的眾人所崇祀,因此它的神格便確立了。反觀萬善爺及有應公,它們是橫死,但因為它們生前未具有美德,因此死後無法編排至神靈世界中,就算它們有後代子孫以外的眾人所崇祀,它們與義民爺也是有所區隔。本研究分為兩大部分,首先在問卷方面,透過集群分析將受訪者對義民爺的神格認知及看法加以分群,並根據交叉分析結果,例如「通常去義民廟使用什麼紙錢?」、「義民爺和哪一種神明接近?」等題項,觀察各集群的特性,再加以命名,可將之分為三群:客家烈士群、正神群、鬼魂群。客家烈士群的民眾較傾向於中間立場,對義民爺的神格較不認為是神或鬼,反而是類似黃花崗七十二烈士的烈士們。而正神群的民眾較認為義民爺是與一般正神接近。鬼魂群的民眾則較認為義民爺是類似好兄弟一類的孤魂野鬼。其次,也從實際田野觀察與義民廟有關人士的訪談中發現,民眾一般的祭祀行為以及與義民廟互動的頻率等,例如在焚燒紙錢的行為上,有民眾焚燒好兄弟使用的銀紙給義民爺,有民眾則焚燒神明使用的金紙給義民爺。亦或是在祭拜時間點上,民眾大多早上前往義民廟祭拜,下午則較少人會前去祭拜,原因是民眾有上午拜神,下午拜好兄弟的區分。進一步也觀察義民爺往來的對象發現,鄰近的廟宇會在農曆七月舉辦普渡法會,並到義民廟迎義民爺的牌位前去,原先認為鄰近廟宇是否有將義民爺視為類似城隍爺的角色看待,但民眾對此的看法卻都認為,義民爺純粹以客人的身份被邀請,並非以陰神坐鎮的身份。透過這些題項發現,民眾對義民爺的神格認知產生多樣性。進一步將問卷調查分群結果與民眾實際認知行為做對照發現,民眾對義民爺的神格態度大致分為三群:客家烈士群、正神群、鬼魂群。而民眾實際的祭祀行為及對義民爺的神格認知中,也大致分為幾類:陰神、客家人祖先、好兄弟、烈士。結果呈現一致,由此可知,民眾對義民爺的神格認知的確呈現這幾類。民眾對義民爺的神格看法實為複雜,有些民眾在開始表明義民爺是好兄弟,卻在這些民眾平日的祭祀行為中發現,他們焚燒金紙給義民爺,代表其實他們是將義民爺視為正神一般的祭拜。由此發現,民眾的行為層面與認知層面有落差,因此,義民爺的神格在民眾心中,呈現的是不穩定性的流動,永遠沒有一定的定位,若要對義民爺的神格有深入的了解,必須是長期的觀察。
-
客家文化节开坛讲述深圳民俗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 钟华生)12月18日下午,第四届客家文化节学术讲座之《民俗文化与都市生活》在罗湖外国语学校举行。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廖虹雷深入浅出地向现场观众介绍了深圳人的传统生活习俗,以及存在于都市生活中的深圳民俗文化。
讲座一开始,廖虹雷就问现场观众:“还有多少人记得起‘大鹏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