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市话融客家方言而衍生发展,独具梅州古城区域文化特色 双声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壳格嘀咕美改挤姑溪小”……这一连串基于客家方言说出的话语是什么意思?经过梅江区下市话代表性传承人杨伟煊的一番解释,记者才明白,原来这是下市话,讲的是“客都梅州好”的意思。为什么简单的5个字用下市话表述要10个字?下市话是如何演变而来的?它在历史上发挥过怎样的作用?随着他的介绍,我们走进了下市话的
-
这座客家古民居出了五个黄埔生 抗日民族英雄谢晋元举世闻名,
-
作者:暂无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谢晋元故居一角
“一门”五个黄埔生
谢晋元将军是中国现代史上举世闻名的抗日民族英雄,对于他参加黄埔军校的经历或许很多人都不陌生,但鲜为人知的是,谢晋元的两个堂兄弟和两个侄子竟也是黄埔生
-
客家人的“前世今生”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广东省拍2011秋季拍卖会将于11月27日举行。图为参加本次拍卖的王雪涛创作于1935年的国画精品《花鸟四屏》。
文化是一种符号,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会说客家话不一定是客家人,就像会说英语不一定是英国人一样。客家围屋是客家文化最具标准解释性的符号形态,谓之“围屋性”。
围屋集家、祠、堡
-
石城:客家古城演绎蝶变之舞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图为石城县西城区一角。
陈小强 摄
□吴云凯陈小强特约记者赖於艳
为增强城市影响,提升城市魅力,营造一个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赣南历史悠久的客家古城——石城县在不断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同时,积极推进城市“治脏治乱治堵”工作,创新社区建设,大力改善城市的环境,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且看——
-
探秘世界文化遗产 ———永定客家土楼
-
作者:暂无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承启楼
初溪土楼 陈军 摄
土楼王子
文/杨广 图/景区提供(署名除外)
永定县,坐落在福建西部,毗邻广东旅游重镇———梅州,距离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的珠江三角洲仅400多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因为拥有中国最多、最大、最古老的福建土楼(永定客家土楼)而闻名世界。
-
“《八子参军》也可以说是一部客家大戏”——解读大型采茶歌舞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11月7日,大型采茶歌舞剧《八子参军》在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学术报告馆进行首次对外彩排。该剧大量运用“矮子步”等赣南采茶戏特有的舞蹈动作,展现浓厚的赣南地方特色。记者吴悦 摄
■核心提示
11月7日,大型采茶歌舞剧《八子参军》首次对外彩排,剧中对白充满本土乡音,如“样么子搞(怎么办)
-
奔走一月找不到“吹打佬” 南雄民间只剩下不到十队,有着16
-
作者:暂无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一支唢呐队需要五个人,一人打鼓,两人吹唢呐,一人打钹,一人敲锣
羊城晚报记者 李维宁
通讯员 曾令华 摄影报道
大年初四,南雄市江头镇坪岗村的吴石山举行新房入伙仪式,客家人俗称“做圆工”。他想请一班“吹打佬”(客家民乐队)为入伙仪式助兴,但是找遍整个南雄市乡村,要不是人手不齐,要不
-
幸福客家论坛 “幸福客家”应当涵盖海峡两岸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徐博东(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顾问、教授):
本届客家高峰论坛提出“幸福客家”的概念,并作为大会主题进行探讨,我以为这是一件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的事情。
“幸福客家”的提出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事物,就广东省而言,它是“幸福广东”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就全国范围内而言,它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
-
雄冠粤北的中西合璧客家围屋学发公祠: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见其宏壮之规模,为北江数府州所未有。”
学发公祠,雄冠粤北的中西合璧客家围屋。
墙上的蝙蝠雕刻,寓意福到。
整个建筑内,刻有末代榜眼朱汝珍撰联并书13对石联。
保存完好的学发公祠已成为当地一个旅游景点。
学发公祠位于阳山县七拱镇大禾岗,筹建于19
-
客家古邑万绿河源 升级改造新风迎客 ——国旅深圳公司走进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深圳商报记者 徐伟林 裴 冕
万绿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崇林告诉记者,万绿湖的开发建设,始终贯彻“环保至上”的原则,坚持“生态环保”的旅游方式,她所展示的是一位恬秀的客家少女的风采,让人们在享受山水闲情的过程中,充分体验绿色文化、领略客家风情。围绕着世客会的举办,万绿湖风景区也有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