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土楼建筑》
-
作者:黄汉民 陈立慕
期号:第10期
来源:全国新书目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福建土楼 客家土楼 夯土建筑 产生与发展 平面布局 个性特色 整体风貌 永续发展 文化内涵 建筑特色
-
描述:以及永续发展提出了新的见解。并以"楼谱"的形式,翔实介绍了近70座典型土楼。分列62幢典型土楼的调查资料,结合建筑平、立、剖面图及照片,为各学科学者的深入研究提供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
“客家之光”进入塔身组装阶段
-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8月16日,市区城市文化广场地标塔――“客家之光”开始进入塔身组装阶段。“客家之光”地标塔建在客家博物馆、城市规划展览馆和会议中心组成的建筑群中心,塔高50米,底座为圆形,直径8米,塔身中间最细处直径2米,最高处直径8米。地标塔建筑结构为钢结构,外部使用钢化玻璃。将于今年9月份与城市文化
-
客家土楼建筑探讨(田寮坑建筑群)
-
作者:吴万山
期号:第1期
来源:福建建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折纸设计 生土墙 形态特点
-
描述:采用古老的夯土技术建造的福建客家土楼,在中国众多的泥居建筑中独树一帜。本文在广泛调查基础上针对与众不同的建筑风格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论述。
-
人、建筑与环境的共生:从客家建筑看可持续发展
-
作者:郭蕾 尚百平
期号:第6期
来源:科技与企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传统建筑 客家建筑形制 可持续发展 山地生态环境
-
描述:以可持续理论为出发点,分析客家民居建筑的形式特征及生态环境特点,总结出传统山地建筑对环境的适应方式,指出了当前形势下,开源节流,尽量利用自然,谋求人、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发现传统建筑中的可持续发展方法。
-
台湾建筑师谢英俊访谈
-
作者:黄增军
期号:第5期
来源:城市环境设计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建筑师 台湾省 建筑工程 建筑设计 客家人 高科技 产业化 建筑业 规格化 系统化
-
描述:常关注《21世纪议程》和《京 都协议书》所讨论的环境危机、社会危机,他 不仅接受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而且正走在 一条探索人类社会可持续建筑发展的道路上。 他不仅组织居民以自助的方式协力自建住房
-
浅谈客家土楼建筑的魅力
-
作者:黄庭枫
期号:第1期
来源:科技风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福建土楼 建筑处理 结构
-
描述:作为世界文化保护遗产的土楼有着其独特的美,古朴又不失华丽。福建土楼有一整套源自传统、约定俗成的建筑处理手法,有着强烈的地方特色,不仅造就了土楼奇特的艺术造型,而且赋予建筑整体直率、质朴的风格。
-
岭南建筑民俗中的易学思想
-
作者:朱培坤
期号:第3期
来源:民俗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民俗风情 现代建筑 易学思想 岭南 中国传统文化 解释系统 建筑思想 围龙屋
-
描述:岭南近现代建筑具有独特的民俗风情,自成一套完整的解释系统,甚至可以说,是较早把现代建筑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结合的标本。从开平雕楼到客家围龙屋,
-
赣南古建筑(5)
-
作者:刘勇勤
期号:第2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古建筑 赣南 古村落 风水文化 文化史 客家 史料记载 风水术 兴国 唐末
-
描述:简介兴国三僚村是一个典型的客家古村落,被誉为“中国风水文化第一村”。三僚风水文化史,源于唐末掌管琼林御库的金紫光禄大夫杨筠松避黄巢之乱,携御库秘籍弃职隐居三僚开始。据史料记载,历史上三僚先后有数十人成为皇家御用风水师。通过他们担任“国师”的影响,把三僚风水术传播海内外。赣南古建筑(5)@刘勇勤
-
香港客家历史建筑简述
-
作者:余伟强
期号:第9期
来源:华中建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迁海政策 香港 客家 围屋及围村 祠堂 学舍
-
描述:三种建筑类型,并举例以说明其形式及功能.
-
客家建筑的奇葩 闽西培田古民居
-
作者:李贞刚
期号:第7期
来源:炎黄纵横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古民居 客家文化 客家人 培田 建筑艺术 民居建筑群 文化底蕴 闽西 土楼 中共福建省委
-
描述:园,与土楼一道形成客家两种截然不同建筑风格的闽西连城培田古民居建筑群,正以其精湛的建筑艺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引起海内外建筑专家、学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