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113)
报纸(63)
学位论文(55)
图书(36)
视频(19)
会议论文(2)
按栏目分组
期刊 (113)
报纸 (63)
学位论文 (55)
图书 (36)
视频 (19)
会议论文 (2)
按年份分组
2015(19)
2014(188)
2013(15)
2012(15)
2011(18)
2010(13)
2009(7)
2007(3)
2006(2)
2002(2)
按来源分组
其它(75)
北京:商务印书馆(9)
语文研究(3)
中国语文(3)
2005台湾文学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3)
语文教学与研究(2)
汉学研究(1)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1)
读写算(教研版)(1)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
中考语文试题分类全编现代文阅读
作者:吕春昕  来源: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中考语文试题分类全编现代文阅读
中学生作文入门丛书 语文百科
作者:郁汉冲 董国超  来源: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中学生作文入门丛书 语文百科
客家传仔《陈白笔》残本的语文探讨
作者:邱春美  期号:第1期 来源:创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传仔  《陈白笔》残本  用字  修辞 
描述:顶真、层递、排比、镶嵌等手法.
客家方言与中学语文教学
作者:徐世华  期号:第1期 来源:龙岩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客家方言与中学语文教学
台湾口传文学语文统整教学研究:以「平溪相褒歌」为例
作者:洪宏元  来源:2005台湾文学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课程统整  口传文学  相褒歌  立体性 
描述:可成为教学的新概念。口传文学是先民在绵长历史中逐渐发展而来的,它包含着在地人们的智慧和情感,台湾是个多语族的社会,自然创作出各种语言的口传文学。台湾北部种植茶叶的区域发展出台湾闽南语的采茶山歌,俗称相褒歌。相褒歌是采茶时的即兴山歌对唱,唱词平易有趣,是传统中的含蓄美与通俗美,极有文学价值的民间创作。而口传文学的采录工作,不但需要田野调查的技术,更需要专业记音、汉字选用训练,这些都与语言学知识相关。所以就文学与语言的双重内涵而言,相褒歌俨然是极佳的统整教材。本研究从课程统整的角度出发,以「平溪相褒歌」为研究主轴,讨论相褒歌中语言与文学课程的统整教学模式,并尝试针对台湾客家山歌与邹族生活歌谣进行整合,探讨跨语言文学课程统整所呈现出之教学立体性。
让客家文化走进语文课堂
作者:谢小梅  期号:第63期 来源:考试周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化现象,洞察负载它的客家民系的社会,让学生加深对民族历史文化发展的层次性和历史纵深感的认识。
桂东多语族群初中语文、英语学习互促作用研究
作者:王秋梅  期号:第12期 来源:俪人(教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英语学习  族群  少数民族语言  学习汉语  初中学生  汉族人口  英语课程 
描述:基础。但在贺州,不少小学直至现在还没有正式开设英语课程,少数即使开了英语课程的小学,其开课时数也远远不足。因此他们的英语基础还十分有限,在升上初中之后学习英语都感到非常吃力。总感觉学习任务太重,
高雄汕尾国小车鼓表演艺术探讨:以『桃花过渡』剧目为例
作者:张玉芬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汕尾国小  车鼓  车鼓戏  桃花过渡  表演艺术  宜兰本地歌仔  客家三脚采茶戏  七子戏 
描述:過渡』的源流與發展、以及舞步動作或是曲調音律的比較。因此本文將以汕尾車鼓手抄本中的『桃花過渡』作為研究基礎,首先探討目前汕尾國小車鼓表演藝術中,教練編修的『桃花過渡』與原抄本的差異。接著分析手抄本中的劇情內容,對於手抄本的文字語詞進行校對與修正,然後輔以閩南語拼音註解。期望藉著本研究使汕尾國小車鼓社團『桃花過渡』演出的文句、語詞能夠更清楚明瞭。接著再探討教練缺頁補齊後編修『桃花過渡』的文本內容與表演形式,從中去分析與印證流傳於民間的小戲,在演變過程中如何因為環境與人為(傳承者、藝人、與文人的編修)因素而改變。 論文寫作首先從抄本資料的比對進行文本內容的分析,再從『桃花過渡』的劇情內容進行結構分析,然後比較汕尾國小車鼓、台南七股竹橋里牛犁歌陣、與台灣其他車鼓的表演形式,了解彼此間的關連性。 對於這一齣『桃花過渡』小戲,也將從出現在台灣其他劇種中的研究資料進行收集解讀與分析探討。研究中發現宜蘭本地歌仔將『桃花過渡』穿插在《呂蒙正》中演出;客家三腳採茶戲則將『桃花過渡』的演出加入《賣茶郎》的情節中;還有曾經流傳於台灣的七子戲也有『桃花過渡』的演出。 從以上這些其他劇種的『桃花過渡』與車鼓的『桃花過渡』相互比對、分析和探討,然後比較各劇種裡的劇情內容與表演形式的異同,可以讓大家更深入的了解『桃花過渡』在台灣的流佈和發展。
客家文化融入国小艺术与人文课程之研究
作者:程瑞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文化  艺术与人文  课程统整  行动研究 
描述:探討、教學之觀察、訪談、教學札記、客家文化認知評量表、學習單、學生作品等方式,規劃教學策略與教學模式。本研究以探討客家文化融入國小藝術與人文課程統整教學方案的發展歷程,分析學生學習成效,探討教師自我的成長與教學省思,並分析教學困境;研究者可從課程教學行動研究中提昇、精進自我專業知能。本研究之目的可分成四個部份:一、發展客家文化融入國小藝術與人文課程統整教學方案;二、了解客家文化融入國小藝術與人文課程統整教學方案學生的學習成效;三、探討客家文化融入國小藝術與人文課程統整教學方案教師的成長;四、分析客家文化融入國小藝術與人文課程統整教學方案教師所面臨之困難。綜合歸納分析得到以下四點研究結果:
一、客家文化融入國小藝術與人文課程統整教學方案發展歷程涵蓋三階段及九大步驟。
二、客家文化融入國小藝術與人文課程統整教學方案能提升學生在知識、情意、藝術技能學習之成效。
三、實施客家文化融入國小藝術與人文課程統整教學方案能增進教師在課程設計、教學策略、教學評量及教師專業知能之成長。
四、分析客家文化融入國小藝術與人文課程統整教學方案教師在課程內容、教學實施、教學評量等三部份面臨之困難。
根據上述研究結果,分別針對課程教學、學校、未來之研究提出具體相關之建議。
台湾游戏童谣在国小多元文化音乐课程中之研究与应用
作者:陈正芬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多元文化教育  国小音乐课程  台湾游戏童谣  阿美族童谣  福佬系童谣  客家系童谣  国语童谣  游戏理论 
描述:、各族群童謠之相關文獻;接著再以遊戲理論將所蒐集到之臺灣阿美族、福佬、客家、國語四種語系之遊戲童謠加以分類,之後再以內容分析法探討其音樂特質與文化意涵。並進一步根據多元文化教育理念探討其在國小多元文化音樂課程中的應用與可行之音樂課程設計範例。
根據研究結果,歸納出如下結論:
一、以遊戲理論作為臺灣遊戲童謠之分類依據,更能將童謠中之遊戲性質
詮釋出來。
二、臺灣遊戲童謠之音樂特質與豐富的文化意涵,相當適合作為國小多元
文化音樂課程教材。
三、臺灣遊戲童謠具有豐富的多元文化意涵,其豐富的文化意涵相當適合
應用於課程統整之教材中。
四、研究者亦就遊戲童謠、多元文化音樂課程、多元文化音樂教材等方
面,提出進一步研究之相關建議,期能作為音樂學研究者、音樂教育
研究者,以及其他相觀教育工作者未來研究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