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10478)
报纸(6260)
图书(1586)
学位论文(1284)
视频(421)
会议论文(355)
图片(44)
按栏目分组
期刊 (10478)
报纸 (6260)
图书 (1586)
学位论文 (1284)
视频 (421)
会议论文 (355)
图片 (44)
按年份分组
2015(438)
2014(12554)
2013(1281)
2012(1321)
2011(1290)
2007(362)
2006(187)
2005(86)
2004(127)
2000(56)
按来源分组
龙岩学院学报(90)
方言(65)
中华文化论坛(22)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4)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0)
四川文物(6)
中国典籍与文化(3)
山东文学(下半月)(3)
长篇小说选刊(2)
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客家方言的翻译
作者:何明清 王长兴  期号:第27期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方言  特征词  谚语  “三句半”  翻译 
描述:客家是中国汉族民系中一个独特而又稳定的民系,以操客家方言为主要特征。客家方言保留了大量古词的音调,被誉为古汉语的“活化石”。客家方言对研究中国汉语言及世界语言都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从客家特征词,谚语和独具客家特色的“三句半”出发浅谈客家方言的翻译。
客家方言“嘴”字的来历
作者:谢留文  期号:第4期 来源:方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方言  方言词典  井冈山  客赣方言  珠矾  江西省  客家话  同音字汇  瑞金方言  声母来源 
描述:暂无
论乡土童谣在启蒙教育中的作用——读四川客家《广东小儿歌》有感
作者:严奇岩  期号:第4期 来源:教育史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广东小儿歌  启蒙教育  客家 
描述:流传于四川成都东山地区客家儿童的清末启蒙教材《广东小儿歌》突出地反映客家启蒙教育的两大特点:注重用客家童谣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重视客家母语教育。《广东小儿歌》对于今天小学课程的设置仍有重要的启示作用:童谣是启蒙教育的好材料;乡土童谣是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的重要媒介。[著者文摘]
四川省西昌安宁河西岸客家情况调查
作者:罗凉昭 耿静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西昌地区  安宁河西岸地区  客家研究  源流  南华宫  客家人  客属分布  曾家祠  生活习俗  四川 
描述:四川省西昌安宁河西岸客家情况调查
洛带客家会馆四川客家人的祖堂
作者:吴曦  期号:第19期 来源:中国西部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些从不同地域而来的移民以各自的桑梓情为粘合点,先后以同乡、同业等因素聚合成不同社群,社群间互有融合,互有碰撞,互有接纳,互有坚守,在变与不变中,打造出有别于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的新群体——现代四川人群体.
四川客家海外联谊会举办“客家文化谈”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5月31日下午,四川客家海外联谊会常务理事、在该省有客家文化“活化石”之誉的李声鸿先生,在草堂路17号成都市文化馆3楼多功能厅内讲述“客家文化谈”。李声鸿先生指出,广义的客家文化,是指客家
四川客家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作者:周钰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研究  四川客家  客家先民  第一人  罗香林  张献忠  农民  明初 
描述:户口凋零,田园荒落,清廷不得已,下喻各地农民,人开垦,客家先民,得此机会,便跟着两湖农民,走上去。[第一段]
婆婆 地道的四川客家风味
作者:钱芳  期号:第1期 来源:大江周刊(焦点)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四川客家  凉粉  风味  豌豆  冰粉  店主  小吃  制作  少年宫  酸梅 
描述:,入口生香,颇得食者青睐。同时又就地取材,开发其他小吃品种。在首届客家美食节上被评为客家名小吃。
四川龙泉阴地契约文书特点与客家“二次葬”习俗
作者:王雪梅  期号:第3期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龙泉  阴地契约文书  客家  二次葬 
描述:四川龙泉阴地契约文书主要分为三类:送讨、借、买卖。各类契约满足了不同情形下对阴地的需求,各自权利义务明确。从内容上看,讲究程式,叙述严谨,其中阴地买卖契约既具有清代土地买卖契约的一般特点,又具有阴地买卖契约的特殊性。在龙泉阴地契约文书中还体现出客家“二次葬”的习俗。
学者与草根互动中的社会史研究:以四川客家研究中心为个案
作者:刘正刚 王潞  期号:第3期 来源:社会科学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社会史  学者  草根  客家人 
描述:社会史研究取向始终将学术眼光向下,学者走出书斋亲临历史现场进行考察,调动了基层草根文史工作者的热情。四川客家研究中心十年来的历程表明,学者与草根之间的互动,无论在研究方法还是史料发掘利用上,都为当代中国社会史研究摸索出了一条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