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627)
期刊(771)
学位论文(171)
图书(74)
视频(34)
会议论文(24)
图片(5)
按栏目分组
报纸 (1627)
期刊 (771)
学位论文 (171)
图书 (74)
视频 (34)
会议论文 (24)
图片 (5)
按年份分组
2015(35)
2014(1040)
2013(345)
2012(319)
2011(296)
2010(247)
2008(122)
2007(55)
2006(38)
2000(5)
按来源分组
其它(239)
福建乡土(7)
炎黄纵横(5)
大众文艺(5)
中外建筑(3)
住区(3)
中文信息(行游数码)(2)
教育文化论坛(1)
连城县印刷厂(1)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拜访培田
作者:陈祥龙  期号:第6期 来源:福建文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民居建筑群  培田  明清  客家土楼  客家人  建筑风格  乡村  文官  传统思想  田园 
描述:客家土楼早已闻名遐迩。但是,同是客家人南迁路上的温馨家园、与土楼一道形成客家两种截然不同的建筑风格的培田古民居建筑群,却鲜为人知。
八仙山下畲族
作者:吴惠聪  期号:第12期 来源:闽南风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畲族  边远山区  少数民族  占地面积  诏安县  自然村 
描述:汀洋是诏安县三个畲族少数民族之一,地处闺粤边界,村庄坐落于八仙山麓。是诏安县西部边远山区.也是革命老区。该村下辖两个自然,全村共650户,总人1:32650人,占地面积2.5平方千米。因从山区迁居。建早期操客家语,由于地缘习惯与风尚婚配诸多原因的变化,语言渐杂.现通行闽南语。
福建连城民俗“走事”的客家文化内涵分析
作者:雷聪  期号:第4期 来源: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罗坊“走古事”  客家民系  客家文化  文化内涵 
描述:“走事”是福建省连城县罗坊乡人民每年元宵节举行的客家民俗活动,其历史起源、发展经历、组织准备、活动过程等都有着独特的客家文化特色。罗坊“走事”这一客家民俗既有客家文化的普遍性,又有自己的独特性。
广东蕉岭南磜石寨 闽粤交汇处的客家古村落
作者:孙霄 张新忠  期号:第4期 来源:中国文化遗产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广东省  交汇  古村落  岭南  西南地区  自然风光  福建省 
描述:松源镇.西依海拔上千米的皇佑笔、金山笔,居于闽粤交汇处,可见客家南迁足迹,尽显闽西与粤东客家文化之精华。石寨是一座有着五百多年悠久历史的古老山村,这里依山傍水,人文荟萃,是自然与人文环境保存良好
连城 客家事应犹在
作者:本刊编辑部  期号:第9期 来源:海峡旅游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了一个注视客家族群的绝好窗口。 培田古村落 培田位于福建省连城县西南部,离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冠豸山约20公里,地理上虽被武夷山南脉、冠豸山与笔架山环抱,古时却也并不闭塞,它曾是连城通往汀州府的交通要道,一度属长汀县管辖。
大山深处英雄:豆畲
作者:黄家祥  期号:第3期 来源:红土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英雄  大山  中央苏区  自然村  诏安县  解放前  客家话  居民 
描述:豆畲是原中央苏区诏安县的一个自然,住着张姓客属人家,解放前居民仅50余口,到如今亦不到80人。村子深藏于广袤的乌山中,微小如豆,故有“豆畲”之称,又因住地坡度较陡,又有人称其为“头斜”,客家话头斜也是最斜的意思。该村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号——“英雄”。
客家邑民居
作者:吴招胜 宋韵琪 谭元亨  来源: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客家邑民居
客家邑方言
作者:练春招 侯小英 刘立恒  来源: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客家邑方言
客家邑传说
作者:吴敏慧编  来源: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客家邑传说
客家邑民俗
作者:梁伟光编  来源: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客家邑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