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客家毛村水运经济际遇的变迁
作者:陈杏梅  期号:第2期 来源:东南文化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水运经济  毛村  变迁  命运 
描述:经济生产方式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社会变迁的信息与轨迹。通过阐述一个客家村落——广西桂林毛村的水运经济的兴衰变迁,看到素以水运为命脉的毛村,一旦失去旧有的生产方式,他们的命运又将如何呢。
客家武术传播与发展刍议
作者:曾桓辉  期号:第2期 来源: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武术  传播  发展 
描述: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客家武术受客家文化影响形成了以家庭传播,区域传播,口传身授、耳提面命等途径为主的传播方式,体现了明显的区域性特点和客家文化烙印。通过对客家武术传播方式与特点的继承与扬弃,有助于客家武术的发扬光大。
汉魏晋北朝中原大宅、坞堡与客家民居
作者:黎虎  期号:第3期 来源:文史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汉魏晋北朝  大宅  坞堡 
描述:民居的两个基本特征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在客家民系形成中具有决定性意义。凡实行这种居处方式的南下流民,就有可能形成为客家人;凡是没有实行这种居处方式的南下流民,则没有成为客家人。
番子湖客家村近50年来的环境社会变迁
作者:温绍炳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社会变迁  客家人  环境  农业社会  生活习性  小农经营  工业社会  经济活动  地形地貌  谋生方式 
描述:型态,现在正在全世界某些地方以不同方式再现。包括有形的地形地貌改变,新兴建筑物出现,以及生活在其中的人民的生活习性与谋生方式的变化,都是值得大家回味与思考,也是值得客家人对于这种改变的评判。仅与记下当作大家参考。[第一段]
客家山城小學的世界之旅-全球教育課程之合作行動研究
作者:顏佩如  期号:第2期 来源:臺中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合作行動研究  全球教育  客家教育  世界觀教育  課程發展 
描述:劃採Grundy (1987)的行動研究四大要素:計劃、行動、觀察、反省的循環螺旋,研究方式主要是採質性研究方式,並運用文獻探討、參與式觀察、半結構式訪談、文件分析與作品收集等從事資料收集與分析
找寻远去的家园:葛剑雄访谈
作者:梁清富  期号:第6期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高一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乡土中国  文化区域  乡土建筑  地理环境  访谈  杨利伟  历史  老百姓  闽西客家  湘西 
描述:目标板块:作为偶像课文导入:这篇人物专访,是东方卫视记者采访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的实录。专访是以交谈和问答的方式同采访对象进行交流的访问,是一种深层次、专题性的新闻报道方式。这次采访是在杨利伟遨游太空两个多月以后进行的,杨利伟航天的新闻信息已经为公众熟知。但对他性格、思想,心灵深处的丰富内
赣南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客家体育发展对策研究
作者:刘丽芸  期号:第24期 来源:现代商贸工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  城镇化  客家体育 
描述: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使我国部分农村社会结构和农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信仰体系等发生了或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而依附于赣南农村传统文化土壤的客家体育,其在新时期的发展必然深受这场社会和文化变迁的影响,客家体育也在城镇化过程中不断寻找新的载体和发展机遇.
大众传播背景下客家民间美术的流变研究
作者:曹佳骊  期号:第4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大众传播  客家  民间美术  流变 
描述:传统的客家民间美术通过家族传承和区域传播方式进行文化艺术的接力,受到发展历程、生存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影响,呈现出保守性、交互性和从属性等传播特征。但随着社会背景的变更,大众传媒对客家民间美术以原始记录和元素借用等方式进行传播,使其内容题材、使用价值和制作工艺发生了改变。
客家人生存智慧管窥―桂林市灵川县毛村社会历史调查
作者:李天雪  期号:第4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桂林毛村  客家  生计方式 
描述:迁徙到桂林市灵川县毛村的客家黄氏族人,根据生存环境的变化,采用捕鱼立足,兼事运商,渔耕并举的生计方式,从原来的寥寥数人发展到数万之众。这一个案折射出客家人的生存智慧:一方面通过对自然环境的选择和改造来发展农耕生产,另一方面因地制宜地采用有效而灵活的生计方式
客家婚礼饮食行为的社会记忆与象征隐喻:以广西博白县大安村为例
作者:石奕龙 谢菲  期号:第4期 来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社会记忆  饮食行为  象征隐喻  客家  婚礼  地方文化 
描述:作为社会记忆的一种传承方式,婚礼饮食行为呈现了程式性与规范性体化实践的身体记忆特征。它通过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象征符码的内在转换,以身体力行的方式将“礼”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制度规定体化为群体对周遭世界的认识与理解,以建构自我文化的真实,传承并延续地方文化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