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较文学与台湾文学
-
作者:叶维廉
期号:第1期
来源:台湾文学研究雧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不同反思的交相互照互识 根本歧异的并存 原住民文化 文学的原始风貌在汉人 日本人殖民下的亏损与重建 在地化的汉诗 复杂的情结 身心错折 纠缠记忆 理想原乡的寻索 冷战时期的镇压 文字检查的内在化 创造性的晦涩 多义性的象徵与借语 借声
-
描述:。首先,臺灣文化是一個多傳統的文化:原住民文化/文學,福佬文化/文學和客家文化/文學(發展了與中國文言詩既同且異的漢詩傳統),皇民化時期的文化/文學,光復後到蔣政權冷戰時期文化/文學,解嚴後文化/文學(臺
-
亦有可聞:客家民間的伯公崇拜
-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廖楚強
客家人對「伯公」或「大伯公」的虔誠敬奉,是所有客家地區的一種普遍的風俗。我記得童年的時候,生活在自己的客家故鄉,經常跟隨祖母到附近小山坡上的一座低矮得很不顯眼的磚石砌成的小神龕裡燒香膜拜。每一次燒香的時候,祖母口中必唸:「伯公老大,保佑我全家平安納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原來這個小神龕,人
-
论客家方言“嫲”的语源
-
作者:温昌衍
期号:第3期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方言 嫲 语源 摩 母
-
描述:“嫲”在客家方言里最常见也最有代表性。部分地区用它来称母亲,不过,它主要用作性别标记,指女性或雌性。研究结果表明,客客方言“嫲”来源于中古称母亲的“摩”,本字则是鱼部平声的“母”。
-
古城方言调查报告
-
作者:彭怡玢
期号:第2期
来源: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古城方言 声母 韵母 声调
-
描述:古城方言属客家方言的一个语支,本文主要在方言调查的基础上整理出声、韵、调系统,并与中古《广韵》进行系统的比较,以窥探其语音源流。
-
浅议汉字文化圈背景下的客家话①研究:以三个入声字为例
-
作者:罗鑫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汉字文化圈 现代汉语普通话 入声字 客家话 中古时代 阴平 阳平 上声
-
描述:众所周知,中古时代(约6世纪-lO世纪)的汉语有4声,现代汉语普通话也有4声,但两者的含义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指的是“平上去人”,后者指的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
客方言中“□□真包含于la真包含于k^h ia(蜘蛛)”一
-
作者:田志军
期号:第6期
来源: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方言 客家方言 本字
-
描述:当为上古歌部(“虫奇”从奇得声)字,这部分字中古音已转入支韵,但在方言中仍然保留了区别的痕迹,表现出《切韵》前的语音征状。[著者文摘]
-
社会经济变迁下的客语学习及其困境之研究-以杨梅镇大同国小为例
-
作者:黄文政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经济变迁文件分析 质性研究 访谈 文件分析
-
描述:解,運用訪談、觀察及文件分析等研究方法進行研究。即以訪談家長、學生、學校客語教學人員之資料為主,並輔以研究者觀察所得及相關文件資料,分析上述資料並佐以楊梅鎮及大同國小之現有社會變遷分析數據,歸納出本
-
勇于进取的客家人
-
作者:黄健平
期号:第3期
来源:中国建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客家山歌 黄河 湖南 江西 聚居 福建 精神 四川 地理
-
描述:是什麼人?一句話,他們同樣是炎黄子孫,只是在東晉(三一七——四二○年》末年,當今黄河以北、河南和河北兩省相交的那片稱為中原的地方,戰亂頻仍,居住在這異的‘漢族人’,
-
重新定义「台语」-客家人对「台语」名称的态度分析
-
作者:张显荣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台语 语言态度 客家 命名
-
描述:是「閩南語」的說法,並且認為將「台語」等於「閩南語」對客家人是不公平的、不合理的且是不自然的,是霸道而且無助於族群和諧。二、大多數的客家人贊成將台灣的各種語言都稱呼為「台語」,並且認為這種擴充台語
-
国小高年级客家学童客家语学习与族群认同之相关研究—以新竹县
-
作者:徐超圣 李佳芬
期号:第28期
来源:嘉大教育研究学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语 族群认同 客家语学习 新竹关西
-
描述:獲取的資料,以次數百分比、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遜積差相關、多元逐步回歸等統計方法,以及質性方法進行分析。重要結果如下:一、關西地區國小高年級客家學童客語學習情形尚佳。二、多數的客家學童認為拼音及客
上页
1
2
3
...
9
10
11
...
25
26
27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