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园一基地”:客家文化传播平台
-
作者:曾强翟永鸣凌峰等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月16日,第四届“珠江三角洲地区 与山区及东西两翼经济技术合作洽谈会” 将正式在梅州举行。逢此盛会之际,梅州 文化建设的三大重点项目“两园一基地” 也纷纷接近完工,可在山洽会期间与与会 代表和市民见面。所谓两园一基地是指: 叶剑英纪念园、客家公园与东山教育基 地。三大工程分别对客家文化、历史印记
-
月入过万高薪背后是“高辛”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日前,几位工人在安装市区人行天桥的扶手电梯。 本报记者钟畅新 摄
城市的天空朦胧亮,有一群人开始忙碌起来,骑着电动车在城市穿行。
他们是重体力劳动者,有些人月薪过万。这些高薪的异地务工人员朴实
-
独具风味的赣南客家美食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作者简介:
杨遵贤,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江西作家协会、赣南客家联谊会会员。在全国各地报刊发表各类文学作品计400万字。
多年从事客家文化研究,发表了《崇尚教育,赣南客家传统的文化观》《赣南古代的旅游文化》《形式各样的赣南民居》《从谱牒看客家先民的迁徙轨迹》等论文百余篇。
赣南客家饮食具有深
-
一村散落五“珠玑”清代地图留盛名
-
作者:万明 陈伟斌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惠阳良井霞角村的大福地围屋有150多个房间,在历史上颇有名气。南都记者陈伟斌摄
清代乾隆年间,客家人杨凤山携家带口从梅州五华县平南镇西迁到了惠阳县良井镇,在霞角这个靠近西枝江支流的平原地带修造围屋,繁衍生息。杨凤山的两个儿子陆续诞下13个孙子,人称“十三兄弟”。从此,霞角人丁兴旺,重“清白”崇
-
一村散落五“珠玑”清代地图留盛名
-
作者:万明 陈伟斌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大福地围屋属于四进堂屋,有四进两横、九厅十八井、150多个房间。
水尾仔围屋坐北向南,南面的大门却常年不开,进出只能走东门。
霞角村围屋的古朴门窗散发着古老的味道。
清代乾隆年间,客家人杨凤山携家带口从梅州五华县平南镇西迁到了惠阳县良井镇,在霞角这个靠近西枝江支流的平原地带修造围屋
-
一村散落五“珠玑”清代地图留盛名
-
作者:万明 陈伟斌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忠心屋围屋现在是村里的祠堂,墙壁上写着寿字,木门上印着福字。
忠心屋残旧的门窗仍能看出当时的精雕细琢。
除了木雕灰雕外,围屋门口的石刻门墩也保存完好。
清代乾隆年间,客家人杨凤山携家带口从梅州五华县平南镇西迁到了惠阳县良井镇,在霞角这个靠近西枝江支流的平原地带修造围屋,繁衍生息
-
粗布蓝黑衫与裤务实简朴客家衣
-
作者:郑子龙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古时,客家妇女穿的“蓝衫”所用的蓝布,据说是用草木染成的,可以防虫和预防皮肤病,被称为“蓝百永”或“蓝包永”,按字索义,是象征永永久久、百穿不厌的意思。
“现在旗袍最多,有近一半的量,客家传统服饰只占十分之一,只有四五个客人。”李光晨做一件旗袍的手工费可达400元-600元,但客家
-
客家麒麟舞进维也纳金色大厅 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东莞清溪镇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清溪镇麒麟前往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参加第二届“文化中国·维也纳金色大厅青少年文艺晚会” 演出并获金奖。
清溪麒麟应邀参加澳大利亚国际旅游节。
传统的麒麟舞威武中透出吉祥。
深圳商报驻东莞记者 王海荣 通讯员 柯 坚 文/图
东莞市清溪镇紧邻深圳坪山和惠州新圩,是一个纯粹的客家镇。该镇的麒麟舞
-
永定客家土楼“九八”倾情迎嘉宾 六大看点将让您享受一场
-
作者:暂无
来源:福建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永定初溪集庆楼内景
电视剧《下南洋》剧照:佟大为和黄圣依在永定初溪土楼古村落
“土楼王子”永定振成楼
电视剧《欢天喜地2》海报
永定是福建土楼的发源地,党和国家领导人一直对永定客家土楼的保护和开发利用高度重视。
今年“九·八”期间,从厦门文化艺术中心美术馆、实验剧场、中山路到海峡旅博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