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川佗城承载2200余年沧桑 南越王赵佗引导中原人与南越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佗城的考棚。
佗城内修缮一新的学宫。
龙川孔庙大钟。
越王井至今保存完好。
上世纪90年代初,一场关于赵佗龙川故城究竟在双江牛颈岭上还是佗城的学术讨论在广东省史学界激烈地进行着。10多年过去了,这场争论的最终答案已经勿庸置疑。从那时起,广东省的龙川县,就以其独特的人文魅力
-
新客家送祝福老客家不吝热情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市国有文化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承办的“快乐时光——— 青海花儿·唱响惠州”雄越科技花儿艺术团迎新年首场演出
-
饶荣发讲授客家山歌创新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 郑丽虹)前晚,宝安区新安街道海华社区休闲广场不时响起悠美的客家山歌。这是市文联“文艺进社区”系列活动之“弘扬客家文化,传承客家山歌”讲座现场,著名作曲家、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饶荣发给社区居民带来了生动的讲座,既有客家山歌的讲解,又有专业歌手现场演唱,让居民们切身感受客家文化魅
-
[2004-12-01] 特稿:客家山歌曲隨心 交流求愛
-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客家山歌是客家人由來已久的民俗文化,老一輩的客家人可以說人人都能哼上兩句,有的更是自編歌詞,出口成「曲」。據聞,客家人居住的地方地勢崎嶇,人與人在勞動時雖然互相看得見,但距離卻很遠,說話交流極不方便,因此,就出現了用唱歌來代替說話的形式,用高亢的歌聲傳遞信息,久而久之,唱山歌成了客家人交流、求愛
-
村民文化需求高客家山村民俗活动庆丰收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客家祖地”福建连城县的北团镇江园、罗王两村,在欢乐的民俗文化活动中庆祝丰收。
11月9日至11日两村共同举行十二公王建醮民俗文化活动,村民共同戒荤吃斋,各家各户做糍粑或炸米糍,邀请亲戚朋友一起看走古事、听戏剧、品尝糍粑。
“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对文化需求也越来越旺盛。”江园村村主任江正
-
客家粽 紧紧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南都讯 见习记者李榕过端午,包粽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在客家人的习俗里,粽子里裹着亲情、友情,粽子裹得越紧,亲情和友情就越牢靠。前日上午,在罗湖区翠岭社区袁女士家里,几个客家邻居一边裹粽子,一边讲述客家端午习俗,好不热闹。(南方都市报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
-
客家山歌王初赛开锣
-
作者:刘云汪浩生继锋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大婶们台型十足想唱就唱 邓毅富 摄
羊城晚报讯 记者刘云,通讯员汪浩、生继锋报道:客家山歌是自创的民间音乐,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1月12日,“放歌越秀山,越唱越响亮
-
“大美客家”首推跨界艺术联展
-
作者:杨媚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参展作品: 刘沅声《对歌》 (雕塑)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杨媚
作为创意十二月的重点活动之一,第七届“深圳客家文化节”暨龙华新区第二届文化艺术节将于12月8日上午10点在深圳博物馆(老馆)举行开幕式暨“大美客家”艺术联展。记者从昨日举行的发布会上获悉,这将是文化节首次推出艺术联展,七个类别的“老
-
客家土楼里的“新”农民
-
作者:刘永良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摇身变“演员”。湖山乡农民李福渊(右)身怀绝技,被聘为永定客家土楼民俗文化村的演员。他同时能演奏9种乐器,成了“一个人乐队”,给游客带来意外的乐趣。
摇身变“老板”。洪坑村的林尚上开办了一家土楼旅游纪念品和土楼特产的专卖店,当上了“老板”。像林尚上这样靠参与旅游服务增收的土楼农民越
-
清溪客家麒麟 舞向世界
-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在廣東民族民間藝術的百花園裡,東莞市清溪鎮的客家麒麟舞堪稱一朵耀眼的奇葩。三百多年的歷史積澱,代代相傳的繼承與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後的發掘與弘揚,使東莞清溪麒麟舞之花越開越艷,聲名也越傳越遠。
舞麒麟是東莞客家人傳統的民間文化活動。麒麟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動物,據說,麒麟與鳳凰、龜、龍並稱「四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