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围屋如何寻求突围
-
作者:傅亮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特约记者傅亮
近来,“西安兴教寺被拆迁”“凤凰古城门票调整”事件,使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又一次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去年11月17日,国家文物局公布了更新的45项《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赣南客家围屋名列榜单。进入预备名单的客家围屋现状如何?今后如何保护和开发利用?近日,记者在“客家围屋申遗主
-
不灭的客家情怀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评书论道
《英雄无语》是军旅女作家项小米1998年推出的长篇小说,因其艺术形象的独创性和对历史及文化的独特思考,对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做出了重要超越和突破。它在反思现代客家革命过程中,抒写了不灭的客家情怀。
项小米是原中央特科人员项与年的孙女、前福建省委书记项南的女儿,福建省连城客家人。爷爷是革
-
欲替山歌作郑笺《博罗客家山歌集》站在南方民歌高度观照博罗客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在惠州形态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客家山歌这种带有乡土气息的民间艺术,一直根植于惠州客家人居住的山村。千年古邑博罗,是惠州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千百年来,客家山歌在这里经久传唱、长盛不衰。在杨村、柏塘等地,一直都有一年一度的对歌习俗。
系统介绍博罗客家山歌形成和发展
近日,由广
-
百年客家瓷画像,路在何方?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蒋洪亮在自己的工作室里向记者介绍客家瓷画像的创作过程。
○记者刘航 刘念海 文/图
“赣南客家瓷画像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曾经广泛应用于客家人的生活。平常人家使用的日用
-
读你,如读客家情愫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钟新红 李坊洪,过去曾看过他许多文章,却一直未曾谋面,仅知道他文章的经纬脉络透着对赣南客家人的一种深深的爱。后来认识了、接触了,方知其人,发现他对生活充满乐观、充满好奇,对事业充满热情、充满畅想。他身上流露出的客家情愫,一丝丝、一缕缕,如乡野炊烟,如江边晨雾,很是迷人。 行走山水 激扬文字 采撷民
-
舒一夫:写满客家情的音乐人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吕继宏等多位著名歌唱家演唱,在圈内已小有名气。
1月18日,舒一夫等音乐人创作的《客家酒歌》,进入了最
-
客地特写:以油纸伞为代表的客家风华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的学者们在美浓
无烟囱的美浓,手工艺极负盛名,其最为“光彩夺目”的客家风华是油纸伞。
对客家人而言,油纸伞除了遮阳挡雨的作用,更是吉祥的象征:伞面张开后呈圆形,有“圆满”、“缘分”的涵意;“油纸伞”中的“油”,用客家话读来极像“有”字;“纸”与
-
客家作家爱写客家人邓仕勇创作的“客家人系列”得到专业人士肯定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8月29日,《东江文丛》在惠州举行首发式,省作协副主席谢望新亲临现场向惠州作家、作者表示祝贺。在这批作家、作者中,有一位刚过而立之年的年轻人特别引人注目,他就是惠州报业传媒集团惠城区发行站副站长、市散文学会秘书长邓仕勇。
17岁发表处女作
邓仕勇1976年出生于惠城区芦洲镇的一个农民家庭。
-
白蕉镇的客家咸茶摈弃了传统擂茶中的荤食,只保留了素食部分,
-
作者:刘京名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平日里乡邻小聚,也都是煮上一锅咸茶,大家一起分享。
客家咸茶用茶叶、花生、黄豆、芝麻和蔬菜制成。
(六)斗门客家咸茶
发掘地:
斗门区白蕉镇
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咸茶(2010年6月被列入珠海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茶文化,在广东最风行是广
-
刘善群:客家研究拓荒牛
-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俞祥波 文/图
11月10日,年近八旬的宁化客家研究学者刘善群完成《记忆?晚年之乐》的初稿。该书记述了他近十年来的学术求索、客家联谊和家庭生活。
70岁时,刘老写了一本《记忆》,讲述了自己70年的人生历程:童年时代、求学生涯、工作经历、学术研究、家庭生活。真实,又有深入的剖析与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