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报纸>赣南日报>  客家围屋如何寻求突围

客家围屋如何寻求突围

作者:傅亮 出版日期:暂无 点击数:15

【地址】 地址1 地址2

【版次】第A02版(要闻)

【入库时间】20130530

【全文挂接】

【全文】

特约记者傅亮

近来,“西安兴教寺被拆迁”“凤凰古城门票调整”事件,使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又一次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去年11月17日,国家文物局公布了更新的45项《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赣南客家围屋名列榜单。进入预备名单的客家围屋现状如何?今后如何保护和开发利用?近日,记者在“客家围屋申遗主要工作县”龙南县进行了采访。

围屋承载故土情怀

记者先后走进了龙南县关西新围、燕翼围、栗园围进行探访。

龙南县文联主席赖建青20年来一直致力于客家围屋的研究,他告诉记者,关西新围是迄今国内发现的保存最为完整,结构、功能最为齐全的一处极具代表性的赣南客家围屋;杨村镇的燕翼围则以建造奇特坚不可摧而显雄奇;始建于1501年的栗园围,其占地面积68亩,是赣南最大的围屋。

据赖建青介绍,除了以上3座围屋,龙南还有全部由麻条石砌成的龙光围、铺设了地道的沙坝围、“客家酒堡”渔仔潭围等众多各具特色的客家围屋。据不完全统计,全县目前保存有376座围屋,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风格之特别、保存之完好,均为全国之最,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

赖建青说,无论古代还是现代,客家人虽然不断在迁徙繁衍,但是都有着很深的故土情怀,而维系这份情怀的有形载体,就是那一座座经历百年沧桑的古老围屋。

合理开发是最好的保护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许多富裕起来的客家农民搬出了客家围屋,在围外盖了新房,众多围屋无人居住,年久失修,面临破损和倒塌。

“围屋申遗的工作过程也是对围屋实行保护和管理的过程,而对围屋进行合理开发就是最好的保护。”龙南县文物局局长兼围屋申遗办公室主任张贤忠告诉记者,赣南围屋是不可复制的珍贵文化遗产,但在历经几个世纪的风吹雨打后,也由最初的热闹逐渐冷清甚至破败下来,要让围屋重焕光彩,就应在开发利用上做文章。

据悉,在围屋开发上,龙南县政府部门对开发条件不成熟的先缓一缓,对正在或已经开发的20余座围屋要求做到“一围一品”出特色,如渔仔潭围以“酒”文化为主,建成客家酒堡。在此基础上,先后打造了关西围、渔仔潭、栗园围、沙坝围等围屋精品,并串点成线,形成了龙关线、横黄线两条围屋经典旅游线路。

同时,龙南县组建了客家文化旅游开发公司和围屋股份制旅游开发合作社,包装推出优势旅游项目,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招商引资,用市场化理念去运作围屋开发。

行走在关西新围内,记者发现,从珠三角地区专门来看围屋的游客络绎不绝。客家媳妇蔡春英忙着一边向游客讲解,一边推销着自己的旅游产品,她在围屋里住了几十年,原来一直从事农业生产,如今她在家里办起了农家乐,还卖起了客家小吃和手工艺品,年收入比以前提高了几倍。

申遗推动围屋保护和开发

赣南围屋入围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仅仅是拿到了进入“世界考场”的门票,离正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为了推动申遗工作,龙南县加大了对现存围屋的保护与管理力度,通过开展全县围屋普查,对围屋进行分类定级,一围一策建立记录档案及制定保护措施,从而实现对每一座围屋的个性化保姆式管理,同时安排专项资金分阶段对围屋进行保护修缮,在尽量保持原貌的前提下对围屋整体加固。

此外,龙南总占地19200平方米、蕴含赣南客家围屋文化精髓的围屋博物馆已经完成规划设计。目前,该项目已列入了省重大项目调度,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龙南围屋文化旅游产业的档次。

在做好围屋保护开发的同时,加大围屋申遗的宣传力度,增强人们对申遗的认识和对围屋的保护意识同样不容忽视。目前,龙南县已经成功举办了五届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中国龙南客家围屋文化旅游节,以各种形式传播围屋文化。同时,龙南县正计划在主流媒体开辟专栏,讲解围屋故事,并编制与围屋相关的乡土教材,通过漫画、山歌等通俗易懂的形式让围屋的魅力进校园、进山村。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