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邻居学做茶果
-
作者:李榕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邻居聚在一起做茶果。 南都见习记者 李榕 摄
南都讯 见习记者李榕 “一斤米粉,八两糖,干葱头、花生油不能少。”邻居古秋霞跟着张运带念起了做茶果的口诀。家住罗湖区翠岭社区的张运带是一个非常传统的客家人,做了26年茶果,前日三名同是客家人的邻居来到张运带家里学习如何做茶果。
将鸡屎藤摘下叶子放
-
客家清明话扫墓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客家人扫墓程式多多(图片来自网络)
在客家农村地区,每年到了清明节,都有“挂纸”或“打醮墓”的风俗,也即是扫墓的俗称。清明节又名“踏青节”,据道光《长乐县志·舆地略·风俗》称:“清明,同行谒墓,曰踏青挂纸钱”。如果这天不扫墓的人,也有外出到野外去,俗称“春游”。
清明扫墓前,需对先祖
-
花絮: 客家山歌“溜”起来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青年代表与贫困学生一起植树。
青年代表与贫困学生互换“爱心卡”和“感恩卡”。
昨日上午,参加首届世界客属青年大会的嘉宾入席之时,已在会场周边学生们将“一条条”山歌如《桃花开来李花开》、《阿妹今日娶老公》等大声地“溜”了出来,让进入会场的嘉宾都“乐呵”了,纷纷拿出相机拍下这些“山
-
梅州客家足球俱乐部到访梅州网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梅州网活动】
本报讯近日,梅州客家足球俱乐部副总经理、秘书长李剑锋等一行5人到梅州网洽谈相关合作事宜。梅州网负责人和相关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了访客。
据了解,梅州客家足球俱乐部是一家位于五华县的足球俱乐部,在2013赛季开始参加中国足球协会乙级联赛。该球队以成熟的中甲球员为班底,增加部分客家籍球员,主
-
梅州的客家梯田文化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梅州的客家梯田最早出现于何时,无从考证。但梯田文化遍布并随客家外迁而扩展显然是在明清之际。明清时期,梯田作为梅州客家文化的一个特质成为梅州客家山区最常见的土地利用方式被记入地方文献中。
正如一首客家山歌所唱:客家山区多梯田,层层叠叠叠上天;云间添上泥砖屋,再搭草棚傍溪边。
梯田因其主要
-
客家菜的特色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肉丸
【食话实说】
客家菜肴与潮菜、粤菜并称为广东三大菜系。与潮菜比较,客家菜偏重“肥、咸、熟”,这与客家人以往的生活水平和习惯有关。
社会在不断变革,客家菜也在不断创新,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地方特色,有“原汁原味,可口可心”之美誉。其“原汁原味”主要源于三个方面:一是选料讲求野生家养粗种
-
客家萝卜粄香飘佳节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李森洪一家在精心制作萝卜粄。
【我见我闻】
肖舒丹
春节期间,勤劳的客家人都会自己在家制作各类美味食品,比如煎圆,炸油角,蒸红钵粄等等。今年跟往年一样,梅县程江镇周塘村大水坝李森洪一家又在忙碌着
-
清明:龙岗客家人的传承与坚守
-
作者:张珊
来源:深圳侨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龙岗客家民俗博物馆一角。
鸡屎藤
艾草
鸡屎藤粄
鸡屎藤粄
艾粄
作为中国传统民俗节日之一,老深圳人延续了在清明节扫墓祭祖、踏青赏绿、制作时令茶果等传统。几百年前,生活在赣、闽、粤边境的客家人迁徙到今天的深圳东部与东北部。勤劳务实的性格加之艰苦的生存环境逐渐改变了龙岗客家人过清明节的方
-
打造客家首府花园度假城 长汀新桥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长汀县新桥镇是长汀县汀东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通往三明、宁化等地的交通要道。该镇把握被列为龙岩市中心镇建设示范乡镇的契机,按照“规划先行、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生活便利、环境优美、保障一体”的要求,在规划建设好中心集 镇的同时,做大做强中心镇。该镇充分利用新桥至庵杰汀江两岸15公里自然风光,把
-
客家小吃进军漳州超市
-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一元2个,共20个,10元……”7月25日,在漳州市丹霞路大型超市——艾美生鲜超市客家小吃美食区,一名略带客家口音的中年妇女正热情地将一袋香喷喷的水煎包递给顾客。
张县珠,45岁,宁化县安乐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