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大嫂”来深做家政保底工资1500元,梅州欲打造客家大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客家保姆在练习做她们的拿手菜——梅菜扣肉。深城记者霍健斌 摄
深城记者陈铭 报道 地板擦得几乎可以照出人影,梅菜扣肉、酿豆腐这两道常见的客家菜做得香喷喷,谁的“杰作”———客家大嫂!昨日,由广东省梅州市政府打造的首批60多名客家大嫂抵深,她们将在深圳从事家政服务工作。
这是广东首个由地方政府
-
东客家 西广府 薪火相传岭南人
-
作者:徐松兰牛娜何文琦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观澜麒麟:舞了二百五十年$$早在250多年前,当观澜松元厦开基始祖陈振能来到这里时,就有了“舞麒麟”这一喜庆祭奠形式,因为在清代,陈氏族中的“舞麒麟”队伍中,出现了两名武举人和12名武秀才,其人其事在松元厦《陈氏族谱》中可见。$$观澜客家麒麟一般长5至6米,其头部用竹片等扎成,讲究玲珑精致,眼睛可以
-
为人勤俭 为官廉明 ――客家人的为人为官之道
-
作者:温国能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客家先民来自中原,在几千年的颠沛流离中经历了国亡家破之痛,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深尝风刀霜剑之苦,加上疫疠疾病,或家破人亡,或亲人仳离,在生存斗争中,除了团结互助,甘苦共尝之外,尤其悟出了一个真理:要生存,要发展,必须有勤与俭的精神。客家文化源自中原文化,中原文化以儒家为核 心,而这一批离乡背井的中
-
客家高僧慈航法师的传奇人生
-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宁江炳
慈航于光绪乙末年(公元1895―1954年)八月初七出身于耕读世家,建宁县溪口镇艾阳村人。据建宁《艾氏族谱》载:南宋末年,元兵侵犯凉州,艾姓兄弟自甘肃天水逃难至建宁西图际定居。建宁艾氏奉艾淑南为始祖,后西图际改称艾阳村。父亲艾炳元是清末国子监生,母亲谢氏系出当地名门。艾炳元给婴
-
客家人的风俗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赣州市红旗二校五(5)班 曾姝瑜
朋友,当你们乘坐K2公交车时,就会很有亲切感,因为每当车子经过一站时,就可以听到三种语言的提示语,第一种是建议推广的普通话,第二种是世界通用的英文,最后一种就是亲切的客家话了。假如你是客家人,听到自己家乡的语言,你一定会觉得有种家的温暖在你身边。
一千多年前,
-
客家仙人冻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盛夏季节,烈日当空,热浪如炙。要是此时在客家祖地福建宁化品尝一碗凉丝丝的客家仙人冻,就会暑热顿消,神清气爽,一股“凉入衣襟骨有风”的感觉就会油然而生。
仙人冻是客家地区的一种风味小吃。每年五六月间,气温渐渐上升,到农历入伏那天熬吃仙人冻,是客家人的习俗。仙人冻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称呼,长汀叫仙人冻,
-
勇当文化生态保护排头兵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编者按:2010年底,梅州成为继闽南、徽州、热贡、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之后的第五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013年7月,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大埔县建设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今年3月3日,市委书记朱泽君到大埔召开创建客家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现场会时指出,创建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是保护传
-
感动“最美客家妹”更应反思自我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报道,梅城60岁的詹伯近日骑摩托回家时,不小心摔倒在路上昏了过去。危急时刻,路过的20岁梅州女孩邓佳莹毫不犹豫地扶起老人,并帮老人联系家人。面对记者的采访,女孩却表示“这只是件很小的事情,举手之劳罢了”,认为没必要报道,甚至不愿意告知姓名。
邓佳莹敢于扶别人之不敢扶,让人感动;而其对于“举
-
客家人的门
-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门林荣哲文/摄
宁江炳
在客家人的眼里,门管着一家人的出入平安,福禄寿喜。客家人认为门有神,称之为门神。特别是对大厅门、厨房门,客家人很崇敬。客家人外出时,都会说一句:“我出门了。”外出
-
客家人的服饰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邱金湟邱育斌
客家是中国汉民族的一个庞大的民系共同体。长久以来形成的客家文化,虽然仍源于中原文化,但又与当地居民的风俗习惯相融合,形成了客家人自己的特色。从客家服饰来讲,就可见一斑。
客家衣着讲究朴素实用,宽敞简便。在色调方面,喜欢素色,以蓝、黑、灰、白色为主,除少数妇女有镶边衣着外,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