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迎亲
-
作者:陈留弟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接亲,赣南客家人叫迎亲,男方叫“娶亲”,女方叫“过门”,在整个婚礼中是一个高潮。在传统的婚姻礼俗中,一顶花轿是婚礼中不可或缺的道具。花轿的种类及样式繁多,简单的有两人抬的,中等有四人抬的、八人抬的,还有十六人抬的豪华大轿。兴国茶园的花轿是木制结构,一般选用樟木、梓木等木材。造型类似四方四角出檐的
-
客家圣地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孙中山
朱德
叶剑英
李光耀
郭沫若
宁化,地处福建省西部,这里不仅拥有被海内外客家人公认为客家人的“麦加”——石壁客家祖地,作为客家民俗文化的发祥地,更是全球客家人追溯历史、传承文化的心灵圣地。
客家祖地石壁村
“北有大槐树,南有石壁村。”宁化石壁是客家民系形成的重
-
客家之舞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有一次坐出租,开车的是个客家小伙子,热情、直率。谈到了社会风气,客家小伙说你们北方人如何,我们客家人如何,意思是,好多不良风气是北方人带来的。
我说,你们客家人也是北方人;他说,不是,我们是广东人;我说,你们的确是北方人,是古代从北方迁移过来的,不然为什么叫“客家”呢?回去问问老人就知道了。
说
-
客家米酒
-
作者:谢海潮
来源:福建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用糯米酿的客家米酒,如是初开坛提取的酒,则称之为“酒娘”。在闽西连城,存放时间短、所放酒曲和米都较少的米酒被称作“水酒”,可以长时间存放且口味较浓的叫“老酒”。向外地朋友劝酒时,闽西客家人往往又称之为“红军可乐”,这是当年为红军长征壮行的酒。这酒黄褐中透着清亮,清淡如水好入口,度数虽然不高但后劲大,
-
客家五月节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刘永泰
夏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端午节、端阳节,客家人俗称“五月节”。在我的心里,端午节是那么亲近,粽子、艾叶、杨梅的韵味和合着黄鳝炒黄瓜的香味,洋溢在我童年的梦里,情之深,韵之切,味之浓……
端午节是春节后的第一个大节。“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端午节前经过紧张而又繁忙的春耕
-
“客家制造”传承客家文化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一改客家餐馆传统经营模式,将客家传统、创新菜品与客家文化同时搬上餐台的新客家餐馆“客家制造”开业已有半月。半个月来,客家制造以纯正、地道的客家传统菜及客家文化吸引着众多热爱客家文化的惠州食客。
传统菜、创新菜老少咸宜
王先生一家五口选在奎聚楼吃饭,他告诉记者:“父母亲都喜爱吃客家菜,对客家酿
-
远去的客家手艺 风土人情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杨遵贤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离不开手艺人,他们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由于金属、塑料等的推广,传统的三百六十行受到极大的冲击。一切仿佛时过境迁,许多在当年还兴旺一时的传统手工技能逐渐淡去。这些渐渐远去的老行当,像过去的时光一样,注
-
巧手剪出客家文化的精彩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郑汉明 这是一个中等身体的女人,圆圆的脸上总是露出纯朴的笑,一对明亮的大眼睛闪烁着聪慧的光,说话声音甜润,两只手喜欢轻轻比划着,特别惹人注目。她就是宁都县旅游局干部曾晓梅。 说起曾晓梅这双手,那可是精巧着呢。纤纤小手,细细嫩嫩,握一把剪刀,随便拿一张纸,片刻之间,那纸便一下变成蝴蝶,或是蜻蜒,或是
-
让赣南客家文化大放光彩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赣南采茶戏经典剧目《补皮鞋》。记者郭智勇摄
□康诗俊记者幸菲菲
1月6日,文化部正式发文,同意在赣州市设立国家级“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实验区”。这是继婺源县被列入跨地域(安徽、婺源)的“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之后,江西省第二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这无疑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
赣南采茶戏客家艺术一枝花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记者谢东琳 采茶戏给赣南人民留下了许多深刻和美好的回忆。这个在赣南大地上土生土长的民间戏种,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称为“中国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客家艺术中最绚丽的一朵奇葩”、“客家艺术一枝花”,它依然在江西及周边省市的剧院、庙宇、宗祠、乡间上演,为客家人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