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报纸>赣州晚报>  赣南采茶戏客家艺术一枝花

赣南采茶戏客家艺术一枝花

作者: 出版日期:暂无 点击数:12

【地址】 地址1 地址2

【版次】第A04版 (新闻·专题)

【入库时间】20101230

【全文挂接】

【全文】

□记者谢东琳 采茶戏给赣南人民留下了许多深刻和美好的回忆。这个在赣南大地上土生土长的民间戏种,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称为“中国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客家艺术中最绚丽的一朵奇葩”、“客家艺术一枝花”,它依然在江西及周边省市的剧院、庙宇、宗祠、乡间上演,为客家人瞩目。 源起美丽传说 安远县九龙山,重峦叠嶂,茶林逶迤,是赣南采茶戏的最早发源地。在这个充满绿意的世界里,流传着许多古老的采茶歌,也流传着一个个美丽的传说。 唐玄宗时期,一批批南迁的中原汉人经过安远县九龙山麓,其中,有一对男女停住了匆匆的脚步。男子是当时的宫廷乐师,名叫雷光华,因他和宫廷歌女产生爱情,犯了宫禁,于是相携逃出宫廷。逃避死罪的他们,随同中原汉民辗转南迁,逃到赣州后,隐居在安远九龙山开荒种茶,改姓为田。由于雷光华能歌善舞,农事之余便不忘所好,教农民唱茶歌,玩茶灯,将采茶劳动动作与当地民歌糅合在一起,借用当时盛行茶区的马灯、龙灯和狮舞形式,编成了“九龙山摘茶”等采茶歌舞,亦名茶篮灯。宋朝以后,安远九龙山一带已是江南著名茶区,茶区里九株特别好的茶树远近闻名,新茶上市,行商坐商如云,各行买卖兴隆。和茶叶一起繁荣起来的,当然还有赣南采茶歌舞“茶篮灯”“茶灯戏”……至今,许多民间的采茶戏班里都还会供奉祖师爷“田师父”。 戏曲专家们说,采茶戏不可能是某个人发明的。赣南采茶戏是赣南土生土长的剧种,它是在当地民间灯彩和采茶歌舞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一般认为,采茶戏于明朝中叶开始流行于民间。 演绎民间故事 明朝末期,赣南民间艺人在茶篮灯的基础上,把原来12个茶女、2个男队首的“十二月采茶歌”缩减为两女一男,女的为大姐、二姐,男的叫茶童,并由原来的一唱众和改为载歌载舞,姐妹对唱,茶童手摇纸扇,插科打诨。就此,“两旦一丑”的三脚戏从茶篮灯的母胎中脱颖而出。 三脚戏是赣南采茶戏的源头。它经历了采茶歌、茶灯舞、三脚戏三个形成阶段。清代,三脚戏曾风靡一时,出现了“长日演来三脚戏,采茶歌到试茶天”的乾隆年间、“满脸烟灰十指黑,出看采茶也入魔”的嘉庆年间和“琵琶斜拨月琴张,月下争看窈窕娘”的光绪年间三个鼎盛时期。 赣南采茶戏形成后,即分几路向外发展,迅速传入到信丰、于都、石城、赣县等地,与当地方言和曲调融合,形成五大流派,每个流派中又有不同的本地腔。清乾隆年间,赣南采茶戏向外传播成为赣中、赣东、湘中、闽西、闽北、粤东、粤北及广西一带的流行戏剧。 解放初期,民间文艺大兴,采茶戏班社分别从赣南山区涌入城镇。党和政府对独具客家艺术特色和深厚群众基础的赣南采茶戏一贯高度重视,成立赣南采茶剧团,组织戏剧工作者从剧目到导演、表演,进行了全面的加工、整理、继承、创新,使得赣南采茶戏有了历史性的飞跃。 上世纪80年代的《莲妹子》、《花灯仙子》、《烽火奇缘》、《试妻》等一批优秀获奖剧目不断加工改编创新,采茶唱腔科学发声方法的吸纳,表演手法上新的探索、拓展,现代乐器的引入,现代舞美、灯光、音响的运用,使赣南采茶戏为表现现代生活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上世纪90年代,大型赣南采茶戏《山歌情》从剧本创作到音乐创作,借鉴了兴国山歌、茶腔、灯腔、路腔、杂调、道情、淦鼓等几乎所有的赣南客家艺术,荣获第四届文华大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曹禺剧作奖和梅花奖,创造了赣南采茶戏最辉煌的一页;大型音乐剧《围屋女人》在江西省第二届艺术节中获20多个一等奖,被江西省列入全省重点剧目,并被推荐申报国家精品工程、中宣部“五个一工程”、文化部文华奖评选。2004年,纪念红军长征出发70周年的电视连续剧《长征》,主题曲也是根据赣南采茶戏传统曲牌《长歌》改编的,这使赣南采茶戏再度声名鹊起。 具有400年历史的赣南采茶戏,现有专业和业余采茶剧团260余个,有传统剧目100多出,在艺术的百花园里四时如春。曾多次应邀晋京献演,赴香港、台湾交流演出,赴新加坡参加“客家文化节”演出,深受客属乡亲的喜爱,是客家人最喜爱的戏曲形式之一。 形式丰富多样 赣南采茶戏由民间歌舞发展而来,内容贴近生活,语言诙谐幽默,曲调清新甜美、歌舞动作欢乐明快。数百年来,演的是客家事(内容),穿的是客家衣(服饰),说的是客家话(方言),唱的是客家歌(茶歌),跳的是客家舞(表演),从而伴随客家人劳动生息,代代相传。它是江西采茶戏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被田汉誉为“中国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赣南采茶戏的唱腔和表演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唱腔吸收了山歌小调的素材,粗犷、朴实,易于表现现实生活,共有传统曲牌约300首。 赣南采茶戏人物通常由“三小”(小生、小旦、小丑)组成,表演艺术特点主要表现于小丑、小旦两个行当。小丑分二,一是丑行俊扮的“正丑”,一是丑行丑扮的“反丑”。“正丑”主要扮的是劳动人民中的青年汉子,其性格勤劳朴实,爽朗大方,乐观风趣,机智勇敢。演唱时载歌载舞,活泼轻松,其高矮步法有机结合,节奏明快;“反丑”多是扮演一些烟鬼、赌棍、地痞流氓、浪荡公子等反面人物,表演动作多是模拟一些动物形象。小丑脸上抹白鼻子,形如青蛙、蜻蜓、蝴蝶之类,其语言生动、幽默、诙谐,显示出喜剧、闹剧特色;小旦主要扮一些勤劳纯朴、聪明伶俐的农村少女、少妇。其表演矫健优美、朴素大方,主要身段有扇花、灯花、伞花、梳妆、挑帘、绣花、打鞋底、采茶、做茶、上楼下楼、开门关门、床前驱蚊、倒茶端凳、过桥涉水、上山下山、摆字解谜、调情挑逗等。小旦还有一些优美的身段组合,如翻身组合、手法组合、指法组合等等,千姿百态,名目繁多。一般走台步时手拿手帕自然摆动,台前有慢步、碎步、方步、云步、蹉步、快步、快碎步、跑步等基本步法。基本功则分为彩步、挂身、扇子、手帕等,动作手巾功及梳妆、挑手、刺绣、舌花等,清新明快,精美细腻;唱腔甜润悦耳、清脆动听。 地方特色浓郁 赣南采茶戏的舞台语言是当地客家方言。它语言幽默风趣,融民间口头文学、民间歌舞、灯彩于一体,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其表演特征可以归纳为“三绝三奇”。三绝是:矮子步、单袖筒、扇子花。三奇是:传统采茶戏表现的大多是下层劳动人民的爱情与劳动,没有宫廷舞和才子佳人舞,此为一奇;大量的表演身段模仿动物的动作,并以动物的动作命名,此为二奇;剧目多是反映民间生活的小戏,并以喜剧、闹剧为主,很少正剧和悲剧,风格轻松活泼,此为三奇。 赣南采茶戏的唱腔音乐中,广泛运用到衬词。衬词编成顺口溜唱道:上山进坑打“哟喂”,出门赶路“哪嗬嗨”,做鞋绣花“哎嗨哟”,男女对花“扯当扯”。可以说,凡是唱都离不开衬词,甚至还有“唱词不够衬词凑”的情况。 剧目经典鲜活 赣南采茶戏传统剧目共82种,分为灯戏和杂套戏二大类。灯戏即茶灯戏,代表剧目是《姐妹摘茶》、《南山耕田》、《马灯》、《板凳龙》、《九龙山摘茶》等;杂套戏的代表剧目有“四大金刚”:《反情》、《卖杂货》、《上广东》、《大劝夫》,“四小金刚”:《睄妹子》、《补皮鞋》、《钓■》、《老少配》。 新中国成立后,赣南采茶戏得到了新的发展,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政策指引下,通过戏曲工作者的努力,涌现了一批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优秀剧目。如《卖茶叶》、《王三卖肉》、《满妹添喜》、《阿三打铁》、《当棉布》、《失绣鞋》、《唐二试妻》、《莲妹子》等。《茶童哥》、《怎么谈不拢》、《风雨姐妹花》先后搬上银幕。与此同时,赣南采茶戏移植上演了大量现代戏如《志愿军未婚妻》、《祥林嫂》、《金黛莱》、《江姐》、《瑶山春》、《南方风雷》、《南海长城》、《甜蜜的事业》和现代戏《家》、神话剧《马兰花》等。 当前,赣南采茶戏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它正为赣州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和发展掀起新高潮,为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挥其更大的作用。以新农村建设为题材的赣南采茶戏有《三杯酒》、《豆腐哥、豆腐嫂》、《受气包》等。 采茶梨园一“梅花”——龙红 赣南采茶戏著名演员有徐荣秀、丁少年、刘日凤、李宝春、张宇俊、张曼君、黄玉英、龙红等。 龙红,赣南采茶歌舞剧院院长,国家一级演员,第十一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荣获第二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1981年,15岁的她以优异成绩从江西省文艺学校赣南采茶班毕业。凭着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和对采茶戏的满腔热爱,龙红先后主演过《花田错》、《双玉婵》、《人与人不同》、《爱情与商品》、《弹吉他的姑娘》、《孙成打酒》、《烽火奇缘》、《阿三打铁》、《山歌情》、《围屋女人》、《茶童戏主》、《花灯仙子》、《补皮鞋》、《试妻》、《远山》等剧目,成功塑造了众多风格迥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她多次代表赣南采茶戏赴香港、台湾等地区交流演出。1999年,她成功举办了赣南首场个人演唱会;她曾获省级以上专业奖20余项,其中主演《山歌情》获得1993年度第十一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化部第四届“文华表演奖”、全国地方戏曲交流演出“优秀表演奖”;2000年,她主演的《围屋女人》获江西省第二届艺术节表演一等奖,该剧在艺术节上荣获15个奖项,名列全省获奖剧目榜首;2006年,她主演的《夏姑》获第七届江西省玉茗花戏剧节表演一等奖。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