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後台湾客家运动之研究:以(客家风云杂志)与(客家杂志)为
-
作者:陈康宏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 客家运动 还我母语运动 社会运动 客家意识 客籍知识菁英
-
描述:立,客籍知識份子洞悉社會脈動,發動「還我母語」大遊行,至此展開臺灣客家運動的先頁。
本研究以內容分析法分析從1987-2008年《客家風雲雜誌》與《客家雜誌》總共245期所有的篇章,觀察客家雜誌與臺灣客家運動的關聯性。從研究中發現,《客家風雲雜誌》政治性較強,內容風格以具批判的社會運動性為主,《客家雜誌》以歷史民俗文化為主,社會運動性較弱,行政院客委會成立後,客家運動性降低,批判性相對減弱。
《客家風雲雜誌》在客家運動是扮演一種於開創者、拓荒者、奠基者的角色,具有火車頭的功能,鼓動風潮提倡臺灣客家意識,發動還我母語大遊行。《客家雜誌》在接續《客家風雲雜誌》之客家香火後,與臺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客家電臺並肩作戰,共同推動客家運動,以客籍知識菁英作者群記載客家運動過程,作為客家運動的智庫,提供策略方向思考。
-
台湾客家认同之研究:以《客家风云杂志》和《客家杂志》为探讨
-
作者:陈明裕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台湾客家认同 客家认同 客家风云杂志 客家运动 客家杂志
-
描述:類。在統計資料的處理上,採用次數分析,並計算其百分比進行分析、排序以及比較。為能釐清篇章內容與大環境的脈絡之關聯,研究取徑方面以內容分析法為主,因為雜誌內容可以傳遞社會脈動的訊息,從《客家風雲雜誌》和《客家雜誌》內容可觀看臺灣客家族群二十多年來語言文化傳承的歷程、客家認同的凝聚,客家族群在政治上的主張以及客家族群參與社會運動的過程。 研究結果發現,《客家風雲雜誌》和《客家雜誌》對於臺灣客家認同形成的客觀條件關注的程度,以「文化」類所佔的比例最高。「文化」類的次類目,如:語言、文化創意,皆為《客家風雲雜誌》到《客家雜誌》所關切的課題。《客家風雲雜誌》及《客家雜誌》關心的次要議題為「地域」類。可以發現客家族群處於臺灣獨特的時空、政經背景,逐步產生不同於原鄉的臺灣客家文化,並形成與其他地區截然不同的臺灣客家認同。在次類目的比重上,《客家風雲雜誌》及《客家雜誌》呈現臺灣客家認同形成之客觀條件前三大次類目為:「臺灣」、「政策」、「文化創意」,可說是《客家風雲雜誌》及《客家雜誌》多年來關注的焦點。
-
邓南光社会纪实摄影作品人物形象研究
-
作者:陈立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人文关怀 社会纪实摄影 人物形象 邓南光
-
描述:與「主觀情緒性」特色真實傳達出影像背後的情感與重量。1935至1960年間代表作品客家民情、社會風情與專題系列的創作,顯現了鄧氏表現人物形象主體所蘊藏的情感與內在意義,以及「人」為鏡頭主角的特色與
-
超越启蒙者与原乡人的新视野:钟理和《笠山农场》的人物形象研究
-
作者:尤俞评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钟理和 《笠山农场》 人物形象 农民
-
描述:評論家都以主題探討──分析同姓婚姻的角度理解《笠山農場》。然而在同姓婚姻以外,這部小說更有價值的部分在於人物所彰顯的意義。因此我們打破以往用「主題」閱讀《笠山農場》的習慣,改以「人物形象分析」的方式
-
台湾客家运动之研究:析论《客家风云杂志》与还我母语运动之关系
-
作者:彭玉芝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台湾客家运动 客家风云杂志 1228还我母语运动 客家意识 客家意象
-
描述: 本論文研究過程與步驟,以質化研究與量化研究並重,蒐集相關資料與文獻,進行分類與分析,研究方法以深度訪談法與文本分析,交叉分析統計研究。研究過程中,緊緊扣住臺灣社會運動與臺灣客家運動發生的異同,相同的是兩者的歷史、社會背景共同層面,是造成臺灣社會運動的產生前因,臺灣客家運動為臺灣社會運動的一環,而「1228還我母語運動」(1988)是臺灣客家運動重要的具體行動的發展,《客家風雲雜誌》的籌辦創立是臺灣客家運動的起始點。 「客家意識」的產生與強化,前者是受到社會政策與政治結構改變的影響,籌辦了《客家風雲雜誌》,後者是受語言政策的催化,繼而發展成「1228還我母語運動」(1988),這是與臺灣社會運動相異之處。研究主要發現《客家風雲雜誌》具有高度「客家意識」,議題設定意涵以此為主軸,該刊物開創性強、以形塑功能發揮形象訊息傳遞,產生客家意象。最重要的是臺灣客家運動、《客家風雲雜誌》、「1288還我母語運動」三者皆是打破一元化的觀點,以客家主體性為平衡點,追求平權多元的國家社會發展。
-
论赣南客家人物形象油画创作中的审美观照
-
作者:高健婕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赣南客家人物形象 油画创作 审美观照
-
描述:,体现客家文化深刻内涵的艺术作品。
-
廖观音事件与成都东山客家社会变迁研究
-
作者:苏东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廖观音事件 东山客家 社会变迁 民间信仰
-
描述:对事件的基本史实经过进行概述,并与同时期和同地域的运动的比较,分析其特点。为开展廖观音事件与东山客家社会的关系研究提供基础。第二章廖观音事件与东山客家社会。分析事件中的首领人物、参与主体、活动区域
-
建国后东北地区筝乐发展研究
-
作者:车焱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建国后 东北地区 筝乐 发展
-
描述:的基础上,对东北地区古筝艺术的源流、发展、形态和风格等作了较为详尽的梳理。同时通过对半个多世纪以来东北地区古筝代表人物、代表曲目以及古筝活动和古筝教育的研究,对东北地区建国后的筝乐发展做以总结,并且对其
-
钟肇政《插天山之歌》及其改编电影之研究
-
作者:曾玉菁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钟肇政 客家文学 插天山之歌 文学改编电影 台湾人三部曲
-
描述:編成電影後的相關問題。從人物的形塑和安排、情節的增刪、語言風格、主題意識、時間推移、鋪展地點以及小說語言與電影對白等方面,對《插天山之歌》電影和原著作比較,並深究小說改編成電影的差異和其意義。鍾肇政
-
国小中高年级国语教科书乡土教育内容分析比较
-
作者:凌佩君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国语教科书 国小 乡土教育
-
描述:以「鄉土人物及團體」37課佔總體比例的27.01%最高,「音樂舞蹈」與「體育類」只有1課佔全部比例的0.73%最低。(二)「鄉土歷史」方面:多從認識、欣賞的角度介紹古蹟;較重視原住民文化,客家文化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