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5614)
报纸(5337)
图书(1504)
学位论文(968)
视频(518)
会议论文(232)
人物(17)
图片(4)
按栏目分组
期刊 (5614)
报纸 (5337)
图书 (1504)
学位论文 (968)
视频 (518)
会议论文 (232)
人物 (17)
图片 (4)
按年份分组
2015(550)
2014(7440)
2013(1131)
2012(1144)
2011(1082)
2010(896)
2009(518)
2008(480)
2006(146)
2005(68)
按来源分组
其它(2120)
梅州日报(1532)
闽西日报(709)
深圳侨报(124)
大众文艺(29)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8)
中国语文(11)
福建农业科技(4)
环球人文地理(2)
印刷技术(1)
浏阳客家山歌研究
作者:陈艳芳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浏阳客家  山歌  歌腔  锣鼓歌  歌词艺术性 
描述:。第五章是浏阳客家山歌的传承现状分析。主要探索浏阳客家山歌如何在当代继续保持活态的延存,本文就这个问题提出了个人见解。
兴国山歌的语音研究
作者:上官泱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兴国山歌  兴国县客籍话  语音 
描述:兴国山歌音系兴国客籍话音系有一致性,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以一致性为主。 本文的研究特色在于从语言学角度对兴国山歌进行语音方面的研究。目前对山歌的研究一般侧重历史、音乐、文化研究,而本文是运用语音学中描写、比较和分析的方法,整理出兴国山歌的声韵调系统,并从理论上探讨兴国山歌的语音特征。
赣南客家传统吉祥图案研究
作者:王贵民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赣南客家  传统  吉祥图案  装饰  应用 
描述:刻,值得我们后来人进行研究学习,并加以传承和创新。本文主要阐释了“吉祥图案”客家人民生活的关系,首先对赣南客家文化体系形成的历史原因及客家民系文化特征、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特征的联系做了概括性介绍
惠州话研究
作者:刘若云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把惠州音系和《广韵》音系、普通话音系进行了全面的比较,此外,也对惠州话词汇特点语法特点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本文把惠州话从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周围方言(客家方言以梅县话为代表,粤方言以广州话为
深圳客家建筑及其文化研究:以鹤湖新居为例
作者:陈亮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建筑  迁徙特征  地域性特征  客家民居  修缮保护 
描述:深圳客家建筑的实地考察及测量,取全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客家民居--鹤湖新居辅以深圳地区其余客家民居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归纳了深圳客家建筑的类型及其形制。在得出初步结论之后,继而通过建筑文化两者之间的比对
梅州客家民居历史建筑的再利用研究
作者:唐琳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梅州  客家民居  历史建筑  再利用 
描述:。本文共分六章,主要内容如下:(1)第一部分是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和框架。(2)第二部分主要是对国内外历史建筑再利用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进行分析,从理论和方法两个方面对梅州客家民居建筑
客家电影《一八九五》在不同族群青少年阅听人下的解读研究
作者:黄如镁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诠释社群  客家电影  青少年阅听人  英雄历程  族群 
描述:族群的襯托,進行造神運動,以達反「客」為尊的目的。並藉影像再現強化客家抗日歷史事件,再創光榮的客家集體記憶,拉抬客家形象,對閱聽大眾進行宣傳與說服。《一八九五》作為客家形象營造、宣傳、行銷的工具性用途可見一斑。閱聽人對由上而下的新世代政宣電影,呈現多義的互文解讀,並因所屬族群的不同而有差異。 本研究挑選16位不同族群的受訪者,分客家族群組8人及非客家族群組8人的兩組詮釋社群進行訪談,了解當下閱聽人的接收解讀狀況。研究發現,客家組面對客家忠勇節義意旨、客語的公領域呈現等,持嚴苛的負面思考,非客家組觀感反而較正面。另外影片各族群角色位階的解釋、與傳統習俗的集體經驗互異;而幼時的母愛經驗、客家刻板印象等相同,且均不重視國族、政治及族群議題。詮釋內容顯示,能勾動閱聽人情感,發揮傳播效果的必是貼近閱聽人日常生活經驗的片段,過於遙遠的歷史時空與壯烈悲情,在訊息多義混雜的當下,會因較難理解,無法融入閱聽人生命經驗而被忽略。茲以研究結果,提供相關單位做日後族群溝通政策時的參考。
国民小学客家语教学现况研究—以新竹县博爱国小中高年级为例
作者:曾稚庭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语  客语教学  客家语课程  客语能力  本土语言 
描述:愛國小367位學生及其家長、2位行政人員代表、與4位客語教師。學生有效問卷為299份,家長有效問卷為282份,行政有效問卷2份、教師有效問卷4份。問卷所得資料經編碼登錄後,以SPSS/19版本統計以採描述性統計、Pearson績差相關、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係數等統計方法進行處理。
本研究獲得的發現如下:
一、 「學生的客語口語能力」和「學校客語課課程影響力(在上過學校客語課之後的收穫)」之間有正相關的關係。
二、 「學生客語口語能力」與其「父親」、「母親」或「兄弟姐妹」皆有正相關的關係。
三、 「學生客語口語能力」與「父母親的職業」及「父母親的教育程度」皆沒
有差異;「學生客語口語能力」和「父親的族群」也沒有差異性,但和「母親的族群」有差異性。
四、 「學生客語口語能力」與「性別」、「社區居民主要族群」及「家庭型態」
沒有差異。
五、 「學生的客語能力」與其「喜歡學校客語課程的程度」有正相關的關係。
六、 「學生的客語能力」與其「對不同對象」及「在不同地點」時使用客語的
頻率有正相關的關係,也和「談論食衣住行」有正相關的關係,但「學生
客語口語能力」和其「談論學校課業」時使用客語的頻率,沒有關係。
屏东地区高职生对客家节庆米食喜好之研究
作者:陈艳颜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节庆米食  高职生  屏东地区  喜好 
描述:要目的。本研究參考相關文獻,編製「客家節慶米食喜好量表」、「個人飲食偏好量表」「客家文化知識量表」作為研究工具。利用問卷調查法,共得有效樣本631份,依據問卷填答結果,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薛費氏事後檢定法、Pearson相關係數,對本研究問卷資料進行統計分析、解釋與討論,以驗證研究假設是否成立。本研究主要發現與結論如下:一、屏東地區高職生對客家節慶米食,整體上還算喜歡。其中最喜好的是粽子;最不喜好的是發粄。二、屏東地區高職生最偏好的飲食是口感酥脆食物;最不偏好的是食物沾客家桔醬。三、屏東地區高職生對客家文化知識整體上是不熟悉。其中最熟悉者是客家桐花祭;最不熟悉者是哈客網路學院資訊。四、屏東地區高職生父母是否為客籍、居住地區不同、是否會聽講客語、家裡節慶米食來源不同、家人是否食用節慶米食,對客家節慶米食之喜好有顯著差異;不同性別對客家節慶米食之喜好有部分差異;國小是否上過客語鄉土課程、家中是否有祭拜習俗,對客家節慶米食之喜好無顯著差異。五、屏東地區高職生偏好傳統口味飲食、改良客家口味飲食、客家菜餚、中式飲食者,對客家節慶米食喜好度愈高。六、屏東地區高職生對客家文化知識愈熟悉者,對客家節慶米食喜好度皆愈高。
高高屏地区实施「客语生活学校」学生对客家歌谣态度调查研究
作者:徐瑜滢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语歌谣  客语生活学校  态度 
描述:校」學生對客家歌謠的態度調查問卷』作為研究的工具,以高高屏地區縣立國民小學六年級學童為母群體,並依據學校所在地採隨機抽樣,抽取19個班級,問卷回收後,共得有效樣本570份。根據受試學童問卷填答結果,以描述性統計、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處理分析。分析後之主要研究結果如下:一、居住於非六堆地區的學童對於客家歌謠的態度較六堆地區學童積極。二、客語能力較佳的學童,在客家歌謠各項態度上表現較正向積極。三、父母持鼓勵態度的學童,在客家歌謠態度的整體表現上最正向積極。四、母親族群為客家籍的學童,在客家歌謠態度的整體表現上皆較積極正向;父親族群為客家籍的學童,在對客家歌謠的功能及重要性的認知態度上沒有影響,僅在客家歌謠的喜愛及認同態度以及學習態度較為正向。五、居住於非客家地區的學童對非客家族群音樂的喜愛及認同態度較居住於客家地區學童正向。本論文並提出有關客語歌謠教學及後續研究之建議。